精品阅读 科技

自然界绝命毒师:箭毒蛙1克蛙毒可致1.5万人死亡

自然界绝命毒师:箭毒蛙1克蛙毒可致1.5万人死亡

新浪综合

关注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有许多身带剧毒的致命动物。它们看上去体型很小,毫不起眼,但毒性却着实惊人。

箭毒蛙色彩鲜艳,一般体型不超过5厘米,皮肤里有许多腺体,能分泌一种毒性极强的神经性毒素,冻结神经、阻止神经传递脉冲,在几分钟内,导致受害者肌肉不自觉收缩并最终导致心脏骤停。黄金箭毒蛙是箭毒蛙中毒性最强的物种之一,其1克蛙毒可以致1.5万人死亡。

蓝环章鱼大小如网球,腕足展开也不过200毫米。但它却可以分泌含有河豚毒素的毒液,河豚毒素会阻断人体肌肉的钠通道,使肌肉瘫痪,并导致呼吸或心跳停止。一旦它被激怒,放出的毒素足以让26个成年人在半小时内全部死亡。

河豚圆鼓鼓,看上去似乎很可爱。但它体内的神经性毒素可以使人神经麻痹、呕吐、四肢发冷,进而心跳和呼吸停止。其毒性相当于剧毒药品氰化钠的1250倍,只需要0.48毫克就能致人死亡,并且目前没有对抗这种毒素的解药。

除了以上提到的这几种毒物之外,自然界的“绝命毒师”还有漏斗形蜘蛛、石头鱼、巴勒斯坦毒蝎……数不胜数。

自然界有一个原则,那就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因此各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大多数注毒动物的目标猎物都是一个特定且范围狭小的物种群,而就是这些物种塑造着毒液的演化。其结果就是一场协同演化的军备竞争。猎物们演化出了对毒液的抗性,但等待着它们的只有更加强悍的毒液。

另一种传统观点认为,这种加强的毒性是演化为了补偿其他方面的缺陷而产生的。箱形水母就是个好例子。它长有很多触须,上面布满无数鱼叉形毒针,虽然它在世界毒物中名列前茅,但是同时它们也非常脆弱,其毒液必须百分之百有效,而且迅速致命。

此外,经济性可能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太攀蛇栖息在澳大利亚干旱的中心地带,在那里,毒液能否带来确定而致命的一击至关重要。在沙漠里,每顿饭都很要紧,所以太攀蛇决不允许任何一只猎物逃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