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快递员:送一个件只赚7毛

观察者网
摘要:当双十一网购的热情慢慢散去,剁手一族正等待着自己的战果,而对于快递员而言,最忙碌的日子才刚刚开始。
双十一带伤上班|送快递曾差点挨打
此时正是快递员外出派件的时间,韵达松江九亭分拨中心的仓库里,只留下几十个身穿便服、袖子上别着“临时工”标志的男男女女学着写分包袋。指挥他们的是一个26岁的安徽小伙陶云飞,皮肤黝黑,身高接近一米八,含胸站着,右手还缠着厚厚的纱布。古铜色的皮肤,小眼睛笑得弯弯的。
初中学历的陶云飞做快递也有5年了,这5年间双十一逐渐为人所知,物流行业的竞争日益白热化。陶云飞从快递员做起,如今已经成了九亭分部的行政人员。

韵达快递陶云飞:有一次,差点被揍了!
陶云飞回忆说,还记得2011年的光棍节第一次带来快件的明显激增,“我们那时还不知道什么叫‘双十一’,就感觉像派不完一样”。记者问“有很委屈的时候吗?”他说“好像也没什么。”小眼睛又笑成一线,“哦!就是有一次差点被打了。”在陶云飞的语气里,还有些得意于这则江湖逸闻。
“他家住四楼,单元门开着,我就直接上了楼。因为没看见门铃,就敲了敲门。没想到他家是复式,主人在二楼没听见。”小陶重复“我真的没看到门铃。”跑下楼后,他打电话给对方,被告知在家,他满腹狐疑回到四楼,使劲敲了敲门,没想到开门出来的大个子上来就推开了他“你知道我家门多少钱嘛?!”
陶云飞顿了顿,“你看我的个子,我还要仰头看他,你就知道他有多高。”他后仰了身体,以示惊吓。“还好被他老婆劝住了,不然就要被打了。”记者问及手上的伤是怎么弄的,陶云飞有些不好意思:“自己弄的”。后来记者得知,他是9月末受的伤,还住了院,为了双十一带伤上班。
16日最忙碌|送一个快递赚7毛
上海胶州路圆通快递静安分拨中心,快递员们各自整理好自己的第一批快递,整装待发,虽然没有网络上热传的满载包裹的样子夸张,但对于不算强壮的快递员而言,这已经够多了。
分拨中心并没有想象中的繁忙。圆通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双11的快递还没到。接下来的几天,到11月16日周一才是最忙的时候。
雷开贵是此次记者跟访的主角。雷开贵,很中国的一个名字,湖北恩施人,小个子,年龄二十四五岁,尽管穿着工作服,但还是透出几分精神和帅气。 传说快递这年头也是高收入行业,我们试探着问小雷。小雷也不回避,“我好的时候一个月七八千。”这是一个高中毕业工作了五年的快递员的收入。

“一万多?承包了片区的快递员能挣这么多。”也就是说,上万高薪仅仅是那些快递头儿能赚的价。小雷还告诉我们他们的工资结构:送一个件7毛;收一个件,拿营业额的8%,如果一个快递件费用8元,快递员提成6毛4;其余为底薪,新来的快递员底薪一般3000多。
小雷对自己的工作很满足,他说,“这总比在工厂里干活强。而且,我从小在山里长大,小时候一直跟着爸妈在农田干活,习惯了在外面跑,自由。”
装好货,帮我们指了个捷径,小雷绅士地等我们先走,他的电动车这才嗖的一声远去。背影很熟悉,这是每一位勤奋的中国人都有的背影。
月薪并未过万|不是素质差只是比较直
记者的第三站,是申通快递松江总部。大门口竖起了一块崭新的招聘牌:“16-45岁,下班就发工资,每天12小时,包工作餐。”

申通快递松江总部前的临时工招聘广告
我们刚走进门,联系人的李姐就从右手边大食堂的窗口探出身来挥手示意。食堂里已经坐了几十个穿橘色背心的临时工。
李姐给我们找来了两位快递员,娃娃脸的戴浩忠和面容沧桑的何永辉。两位都已逾而立之年,戴浩忠初中毕业,何勇辉高一就辍学出来打工。
戴浩忠十分健谈,入行10年,从摩托车到小面包车,黑峻峻的手比脸粗糙许多。他把孩子留在了盐城老家,因为在上海读到6年级还是要回家。
听到我们搜寻送快递中碰到的趣事糟心事,戴浩忠马上接话说,“委屈的事儿?上个月我还碰到过一次。”此时的他,谈起往事眉飞色舞,看不出太多不悦。

戴浩忠:上海来再多快件,也没问题!
戴浩忠派送的区域分布着不少厂商,这天出来签收的是这个公司的领导,“他就这么一划,划破了两层快递单。”他擎着的手在空气中划出一道弧线“我和他解释, 这样草签,万一出麻烦没法证明签收,让他好好签字,没想到他说不要了。”戴浩忠于是开车就走,不料对方稍后又要回快件,可临到签字,又是一笔划破两层快递单。他重申自己已经尽力解释,但接下来发生的事出乎大家意料,“他躺倒在我车前面,威胁我不让我启动。”戴浩忠也觉得有些好笑,只是一个签名就闹了35分钟,直到保安出面劝解才勉强和解。
“我也遇到过好心人”,戴浩忠说,“几年前,有一次摩托车在一个偏僻的地方抛锚了,车上还有一堆快件。”既怕丢件,又急需找来修车人,他陷入了两难。“我知道如果耽误一会儿,肯定会有很多电话来催。”这时,保安大叔出来解了围,“我以为他是坐在门卫间里,顺便帮我看一下,没想到他是站在我车旁边帮我看着。”戴浩忠抿了抿嘴,对于不时会和保安起冲突的快递员而言,无助时的点滴善意就让他铭记至今。
旁边的何勇辉一直沉默着,不时点点头。我们把话题带给他时,脸上的皱纹便生动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其实还可以,有一次去揽件,电话里谈好了价格,我过去之后,他又讨价还价。”何勇辉双手交叠放在桌上,始终有些拘谨,“他非要寄,我说你钱给的不够,其实我们也不会在意你会不会选择别家快递,钱少了没法寄, 现在快递已经成本那么低了,对不对?”他问我们。“我就有点气,说了一句‘你没钱寄快递就不要寄’,后来就没寄成。”

何勇辉:我就有点气,说了一句“你没钱寄快递就不要寄”,后来就没寄成。
“我还是觉得,互相之间缺少理解”,戴浩忠接过话茬,“就像我开始几年不太高兴上楼送快递,主要是因为丢了一件,如果客户不愿意私了,公司一件就要罚我们1000元,相当于一个多礼拜的收入呢。我自己的快递包就被偷过,小偷还勒索我5000块。我们有个快递员摩托车都被偷过。”我们问“不是说双十一传说月入能破万?”他笑了,“不可能。”
走出我们进行采访的食堂,外面集装箱车密集起来,戴浩忠陪我们参观了分拣流水线,此时的履带上,快递已经叠放起来。“大家普遍认为快递这行素质比较差,其实我们就是比较直。”戴浩忠突如其来的率直,让我们有些尴尬,安慰着他说“没有没有”,但不得不承认,这句话多少命中了我们的成见。
采访即将结束,戴浩忠主动要求送我们去地铁站。此行在他的信心满满中画上句号。“我觉得上海来再多件我们都能应对。我们有经验了,上海硬件软件都是最好的。绝对不可能爆仓!”
小编手记:各个行业都有它自己的特点,不了解时就像从门缝里窥探,略有所知却不能一览全景,只有切身去观察和感受才知道工作者的辛苦与不易。就像文中第三个快递员戴浩忠说的那样:“大家普遍认为快递这行素质比较差,其实我们就是比较直。”每一个认真工作、努力生活的人都值得被尊重,收件的时候请别忘了对他们说一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