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科技

珠三角制造业倒闭:电子厂重灾

珠三角制造业倒闭:电子厂重灾

每日经济新闻

关注

摘要: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也步履维艰。记者通过对公开报道的不完全梳理发现,今年以来,珠三角地区共有76家企业关门,其中东莞占27家,比例超关门企业总数的1/3。

低迷霜降|劳动密集型行业最困难

过了一个“十一”长假,东莞金宝电子(中国)有限公司的上千名员工怎么也料不到,公司已经将部分生产线搬走了。没过两天,10月10日,中兴手机一级供应商福昌电子有限公司也倒闭了。

记者梳理公开报道发现,10月1日至今,珠三角地区已有8家中小企业宣布倒闭,另有2家大型企业由于经营问题引发员工纠纷。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来珠三角被公开报道的倒闭的大中型工厂共有76家,主要集中在陶瓷、家具、纺织鞋子、玩具、纸品包装、电子、LED等7大行业,记者注意到,这些行业均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

今年来,珠三角共有12家陶企倒闭,主要集中在清远、佛山、肇庆3地。产能过剩是这轮陶瓷洗牌的主要原因,据了解,陶瓷行业产能过剩高达40%。房地产的低迷同样影响了家具、LED行业。今年来,珠三角地区家具行业有10家企业倒闭,LED有6家关门。而2010年开始,造纸行业也难逃产能过剩引发的洗牌。2015年以来,珠三角有10家纸品包装企业倒闭。

珠三角电子行业则因订单不足引发倒闭或员工停工现象。据不完全统计,珠三角今年14家电子类企业关门或倒闭,4家公司因订单不足引发员工纠纷。今年7月份,江门鹤山四海电路板有限公司在因订单不足停工2个月后贴出通知称,公司出现的问题一直没能解决,公司决定结业,终止与员工的劳动合同。

而受外贸严重缩水影响,服装鞋子企业共有11家关门,主要集中在广州、惠州两地。值得注意的是,这只是进入媒体视野的数据,还不包括那些因为外债而悄无声息倒闭的小厂。据海关统计,2015年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17.87万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7.9%。其中,出口10.24万亿元,下降1.8%;进口7.63万亿元,下降15.1%。

  • 配件商接连倒闭:珠三角低端制造现危局

    继10月8日华为中兴一级供应商、深圳市明星企业福昌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宣布破产之后,市场又传两家知名手机零配件生产商关门停产。

    查看详情
  • 福昌工厂倒闭启示录:很可能引起连锁反应

    福昌公司只不过是供应链公司倒闭大潮中的冰山一角,事实上,在以硬件生产加工闻名的珠三角地区,类似的情况时有发生。

    查看详情
  • 华为中兴供应商倒闭调查:勉强生存

    10月8日深圳福昌公司发了一则倒闭公告,揭开了手机硬件供应商生存现状的一个边角。

    查看详情

关停外迁|企业关门在正常范围?

东莞当地一家P2P互联网金融公司网投网,早在去年12月份就开始有意识地压缩东莞当地业务,扩展外地业务,转战泛西部地区。

网投网CEO汪瑶告诉记者,钢贸、家具、纺织等传统行业是公司基本不会碰的行业。汪瑶表示,实际上今年的倒闭现象并非突发情况,而是前几年实体经济的累积和延续,“东莞这边的行业比较特殊,可能一个核心企业,周边有几十上百家企业为之服务,大企业一倒,受牵连的就是几十上百家企业。”

广东(东莞)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龚佳勇则表示,珠三角企业关门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像鞋帽、家具等都是劳动密集型行业,随着劳动成本不断提高,原先赖以生存的低成本优势就消失了。另外,企业家在经营中缺乏向品牌、高端方向转型的眼光,所以在这一波外贸经济形势、国内经济形势都不是特别好的情况下,导致了目前这种情况。

“中小企业的生存率是个通病,即便在美国,大多数企业都熬不过5年这个时间节点,倒闭是时时刻刻存在的。”

他认为,之所以今年的倒闭现象得到了外界的特别关注,是因为在这样的国际经济形势情况下,以及国内总体的经济增长从高速转向中低速的发展过程中,大家的经营效益都不是很好。

据《南方日报》10月26日报道,东莞市商务局称,从该局负责的领域看,目前东莞关停外迁的外资企业无论是从规模还是质量来看,都属于正常范围,没有出现所谓的“搬迁潮”现象。

广东省中小企业局相关负责人则告诉记者,目前尚未有具体的统计数据。

  • 手机配套企业倒闭探因:销售价低于成本

    此前不少手机配套公司为了融资不计成本地抢夺市场,销售价格甚至低于采购成本,价格倒挂,当资本车轮停下的时候,倒闭在所难免

    查看详情
  • 珠三角机器换人困局:难拼境外廉价劳动力

    在珠三角,制造领域的各大企业正深陷招工难的困局,一场由政府主导的“机器换人”计划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行。

    查看详情
  • 珠三角制造业集体煎熬:代工厂密集停产

    随着产业环境的变化,不少中低端的代工厂已经到了熬不下去的边界,长单变成短单,短单变成急单,手机代工产业链风光不再。

    查看详情

2015对比2008|人工成本翻倍企业融资难

在广东(东莞)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龚佳勇看来,相对于2008年,今年中小企业面临的局势要复杂些。随着劳动成本不断提高,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正在失去赖以生存的优势。

据了解,2008年至今,广东省一类城市(广州)的最低工资标准从860元/月提升至1895元/月。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BCG)发布的《全球制造业的经济大挪移》报告显示,目前中国的制造成本已经与美国相差无几。

东莞虎门镇一家小型服装加工厂老板乐建波今年日子过得有些愁,他的工厂主要做中高端服装的外单加工,但越来越多的外单被转移到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国内接单价格也被压低,而员工工资上涨使得生产利润缩小。“今年外单的数量少了三四成。”

BCG今年8月发布的《全球制造业的经济大挪移》报告指出,以美国为基准(100),中国制造成本指数是96,换句话说,同样一件产品,美国制造成本是1美元,中国则需要0.96美元。该报告认为,中国制造业面临很大压力,因为人力成本从2004年的4.35美元时薪涨到2014年的12.47美元,涨幅达187%。

“2008年到现在,工人工资最少翻了一倍。”乐建波告诉记者,在他的工厂里,一名技术工人的月薪为5000元左右,而普通工人月薪3000元起。

在东莞拥有一家LED设备公司的王鑫也表示,2008年至今,设备类技术工的月薪已经从3000元涨到了6000元,涨幅达到了一倍。

记者注意到,服装行业中,优衣库、无印良品、东京style、honeys正在大幅削减投向中国的订单,大批量发给东南亚、印度等地的代工商。

民间借贷|中小企业的资金困局

从去年开始,LED荧光粉商李维就明显地感受到经手的现金越来越少,支票越来越多。今年来,李维经手的基本都是支票,而且拿到的不是原手票,到他手上之前,就已经转了好几手。“目前的这个形势,我只能有选择性地做一些客户。现金比利润更重要,新开发客户必须得谨慎,收不到款的话,做也没有意义。”李维表示。

“只要是个工厂,基本上你去问,都会说需要融资。”网投网总裁助理段炼告诉记者。在段炼看来,银行抽贷是东莞实体经济现状的一个导火索。据他介绍,2012年东莞市巨千家具有限公司的没落就与银行抽贷有关,当时银行对其有一笔5000万元的抽贷,使得巨千家具开始发不出工资,最终没能撑住,最后不得不被重组拍卖。“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银行觉得风险大就会抽贷。一抽贷,行业就会更不好。”网投网CEO汪瑶表示。

据了解,银行贷款对象一般是大中型企业,小微企业不容易申请到贷款,部分企业为了补充流动资金,不得不寻求融资成本比银行高得多的民间借贷。

“民间借贷的成本是银行的5-10倍,中小企业找高成本融资,但实际上只是撑过了这段时间,但最后窟窿还是在。”汪瑶告诉记者。龚佳勇则表示,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存在。只是随着劳动力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比较薄,目前很多行业利润率都只有2%~3%。这样的一个利润水平下,就体现出对现金的需求很大。

“中小企业的成长以前是依托政策优势发展起来的,发展并不十分规范,信用体系或者固定资产等关联项很难打动银行放贷。”龚佳勇表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