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科技

三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三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新浪科技

关注

摘要: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瑞典科学家托马斯-林道尔、土耳其科学家阿齐兹-桑卡、美国科学家保罗-莫德里奇三人,因DNA修复获奖。

三名科学家共享|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出炉

北京时间10月7日消息,诺贝尔奖官方消息,瑞典科学家托马斯·林道尔(Tomas Lindahl)、美国科学家保罗·莫德里奇(Paul Modrich)以及土耳其科学家阿奇兹·桑卡(Aziz Sancar)获得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他们在DNA修复的细胞机制方面的研究。

托马斯-林道尔(Tomas Lindahl,1938-),瑞典科学家,1967年在卡罗琳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现任职于英国弗兰西斯克里克学院,因在“DNA修复机制方面”的研究而被授予2015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保罗-莫德里奇(Paul Modrich,1946-),美国科学家,1973年获得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著名的霍华德修斯医学研究所。

阿奇兹-桑卡(Aziz Sancar,1946-),土耳其科学家,毕业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大学,现任职于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

诺贝尔物理学奖|日加科学家发现中微子震荡 解决谜题

10月6日,日本物理学家梶田隆章以及加拿大物理学家阿瑟-麦克唐纳因为发现中微子振荡而获得2015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人解决了中微子之谜,从而开启了粒子物理学研究的崭新篇章。物理学家梶田隆章以及亚瑟·麦克唐纳(Arthur B。 McDonald)分别来自两个大型研究团队:超级神冈探测器团队以及萨德伯里微中子观测站,他们发现了中微子在飞行过程中的转变现象。

搜寻正在进行——在地下深处,巨大的研究设施中数以千计的探测器正等待着时机,以揭开中微子的谜团。1998年,梶田隆章首先发现中微子似乎存在转 变现象,在它们抵达日本超级神冈探测器的过程中,中微子的形式似乎发生了改变。这一探测设施所捕捉到的中微子是宇宙射线与地球大气层相互作用所产生的。

与此同时,在地球的另一端,加拿大萨德伯里微中子观测站的科学家们正在开展对来自太阳的中微子的研究工作。2001年,由亚瑟·麦克唐纳率领的研究组首次证明这些中微子同样存在类似的转变现象。

5TYY-fximeyy6321560

于是这两项实验的结果导致了一种新现象的发现——中微子震荡。而更进一步的意义还在于,曾经长期被认为是没有质量的中微子其实是有质量的。这不管是对于粒子物理学还是对于我们理解宇宙的本质都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我们生活在一个中微子的世界里。每一秒都有数以万亿计的中微子通过你的身体。但你看不到它们,也感受不到它们的存在。中微子几乎以光速在宇宙中传播,几乎不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那么它们究竟来自何方?

其中一些中微子是在宇宙大爆炸中产生的,其他则产生于空间或地球上的各种不同过程之中——从恒星衰亡时的超新星爆发,到核电站内的反应堆,以及自然发生的放射性衰变过程等等。甚至在我们的身体内部,平均每秒也有超过5000个中微子在钾的同位素衰变过程中被产生出来。在抵达地球的中微子中,大部分都源自太阳内部的核反应过程。在整个宇宙中,中微子的数量仅次于光子,是宇宙中数量最多的粒子之一。

  • 日本和加拿大科学家获2015诺贝尔物理学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日本科学家梶田隆章和加拿大科学家阿瑟-麦克唐纳因为发现中微子震荡而获得2015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查看详情
  • 超高能中微子发现使宇宙射线起源变复杂

    近日,在南极的IceCube中微子观测站,研究人员探测到了第4个超高能中微子,这也是目前发现的能量最高的中微子。

    查看详情
  • 神秘幽灵粒子中微子:来源地球地壳下方

    在过去的数十年里,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试图找出一种被称作“幽灵粒子”的神秘粒子——中微子的来源。

    查看详情

四项前所未有的实验有望改变现状。其中,中国和印度的两个项目已经获得许可,而日本和美国的建造探测器方案也在规划当中。为了防止其他粒子的干扰,四个实验基地都将深埋于地下。这些实验中心将检测到更多的中微子,并能比任何现有实验更详细地研究中微子的转换过程。

研究结果有望助力于解决某些宇宙学中最基本的问题。有一些实验将会自己制造出中微子,所有实验都会使用他们从太阳或从超新星爆炸中捕获的所有中微子。“中微子的时代,”洛克耶说,“会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撰文 伊丽莎白·吉布尼(ELIZABETH GIBNEY)绘图 奈杰尔·霍庭(NIGEL HAWTIN)文章来源:环球科学 翻译 李韵琦 审校 张旭阳)

  • 中科院外籍院士王中林成诺贝尔奖热门

    在这项被称为“诺贝尔奖得主预测”的奖项中,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华裔科学家王中林榜上有名。

    查看详情
  • 诺贝尔奖5日鸣锣开跑 获奖者都咋花奖金?

    今年诺贝尔奖5日起跑,最先公布出医学奖。今年的桂冠得主在正式露面与颁奖典礼都落幕后,将面临800万克朗奖金该怎么花的问题。

    查看详情
  • 汤森路透预测2015年诺贝尔奖得主

    全球领先的专业信息服务提供商汤森路透旗下的知识产权与科技事业部已在九月就发布了2015年度引文桂冠奖获奖名单。

    查看详情

中国人再获奖|药学家屠呦呦昨日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当地时间10月5日11时30分(北京时间17时30分),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药学家屠呦呦,美国科学家威廉-坎贝尔、日本科学家聪大村共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也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屠呦呦从中医古籍里得到启发,通过对提取方法的改进,首先发现中药青蒿的提取物有高效抑制疟原虫的成分,她的发现,在抗疟疾新药青蒿素的开发过程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由于这一发现在全球范围内挽救了数以百万人的生命,屠呦呦今年获得医学科学领域重要的大奖——拉斯克奖。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致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中国著名药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表示祝贺。

  • 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揭晓:中国人首次获奖

    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已经宣布,其奖金的一半授予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另一半授予屠呦呦。

    查看详情
  • 李克强祝贺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致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中国著名药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表示祝贺。

    查看详情
  •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药学家屠呦呦,美国科学家威廉-坎贝尔、日本科学家聪大村共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查看详情

其他奖项|和平奖9日揭晓 文学奖未定

据诺贝尔奖官方网站2015年9月27日报道,2015年诺贝尔奖的揭晓时间已经确定(以下时间均为欧洲中部时间):

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时间最早为:2015年10月5日上午11:30(北京时间5日17时30分)

物理学奖揭晓时间最早为:2015年10月6日上午11:45(北京时间6日17时45分)

化学奖揭晓时间最早为:2015年10月7日上午11:45(北京时间7日17时45分)

和平奖揭晓时间最早为:2015年10月9日上午11:00(北京时间9日17时)

经济学奖揭晓时间最早为:2015年10月12日下午1:00(北京时间12日19时)

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尚未确定。根据传统,瑞典皇家科学院将稍后择日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