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果仁眼中的国产手机:谁第一

新浪科技
摘要|新浪科技的编辑带着一捆常用的手机在IFA展进行了街头调查,产品包括“Mate S、一加二代、小米Note、努比亚Z9、乐Max、中兴天机AXON、魅族MX5”共七款,并没有特别严谨的过程,只是一时起意,想知道歪果仁们的想法跟我们猜的是否一致。结果如何,我们一点点说。
猛刷存在感|中国手机品牌认知度
虽然小米魅族这些互联网品牌在国内不少人都听说过,但是到国外情况似乎就不那么好说了。在实际测试有效的五十三份调查中,仅有两个人知道“小米手机”,魅族、乐视、努比亚同样没有存在感(品牌认知人数均在5以下);而看到中兴ZTE后,有少数人会表示知道这个品牌但是却不了解相关手机。
再来说点有意思的,不知道是否偶遇国外五毛,在采访一对少(nan)年(xing)璧(ji)人(you)的时候,少年果断掏出了一部华为手机。比较尴尬的是,俺们身为职业选手的编辑似乎没看出这是哪一款,瞬间有种业务不合格的感觉。

当然“天雷滚滚的永远不是柯南,而是扎了麻醉针的毛利小五郎”,这位少年郎的朋友在被问到“哪个中国品牌你有了解”这种问题时,两次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索尼。怎么说呢,你地(gan)理(de)真(piao)好(liang)!
说些正经的,华为凭借强大营销手段和铺货量,成为本次调查认知最好的手机品牌,共有23人表示认识这一手机品牌。出乎意料,一加品牌在国外认知相对较多,现场7人表示听说过这个手机品牌。
遍地果粉|你看谁最像iPhone
鉴于苹果帝国强大的实力,世界各地都分布着果粉,此次街头调查我们也遇到了他们,并且直接表示“魅族MX5看起来最像iPhone”。同时由于“正面看起来比较好看”、“看起来还行”这种莫名其妙的理由(其实很有可能就是看着像iPhone所以比较顺眼),魅族MX5也获得了16票这样的好成绩,成为本次评选冠军。

呃,其实我们很想告诉他们,在遥远的东方,还有一大票向苹果致敬的厂商。
注重整体握感|老外并不爱大屏
由于屏幕和机身尺寸过大,乐Max和小米Note成为最先被排除出筛选范围的产品,可见欧洲人对于巨屏没什么好感。需要强调,因为就是在展馆前短暂游荡,此次调查基本上只体验了手机外观,UI的初步上手。

华为Mate S由于品牌认知和整体手感较好而被选择;一加二代整体握感和UI似乎优势更大;努比亚Z9虽然品牌认知度没那么高,但是无边框视觉效果确实更为讨喜,也便成了老外关注它的理由。这里面有两个手机在国内媒体评测时候都被说“厚重”,但人高马大的欧洲人似乎倒没那么在意这点。
如何脱颖而出|看品牌也要看脸
要在这一捆手机中脱颖而出,看脸和看品牌一样重要。
特色、个性化无疑高端手机品牌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可以看到,高关注的手机产品也都集中在以上几个方面。品牌认知作为消费购买的心理因素,也对用户选择起着不小因素。不过由于这里是柏林,所以会有这样的最终结果;如果换到印度,结局可能就是另外一种样子了。

特别预告:一位来自波兰的同行被我们的小调查激起了表现欲。当然,新浪科技报道小分队与他愉快地约了。最后,他也应我们的邀请,专门撰写一篇东欧媒体人对中国手机的印象。请期待幸运策划《外国人评中国手机:来自波兰的惊叹》。
自信的背后|中国手机企业误区
在德国举行的IFA2015再次成为中国手机厂商的秀场,其中以华为最为引人注目。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华为发布了可以在价格上比肩苹果和三星旗舰机的Mate S。有媒体和分析认为,中国手机产业(包括厂商)已经具备与苹果和三星对标的实力,尤其是在高端市场。事实真的完全如此吗?
只要稍加观察,我们就会发现,所谓中国手机厂商在今年高端手机市场的突破最初源自于国内相关分析机构的分析和报道,当然我们这里高端标准是3000元左右价格段的高端,与苹果、三星高端机4000—6000元的价格区间仍差了至少一个价位段。

我们不能完全确定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均价的提升是否就是中国手机企业高端突破的象征,但从不同分析机构不同的原因看,中国手机市场均价的提升苹果和三星在其中肯定起到了相当的作用,尤其是苹果iPhone6和iPhone6 Plus自发布之后一直在中国市场的热销。
不可否认,经过多年的努力,华为已经取代小米成为中国手机产业和企业的代表,但与苹果、三星相比,无论是在市场份额、营收和利润上均存有较大差距,这种情况下,华为需要的是客观认清竞争形势,稳扎稳打,而不应过于自信,并导致盲目的冒进,毕竟如上分析,Mate S这款华为,乃至中国智能手机最高价格的高端机是许多我们分析机构和媒体报道(包括华为自己)对于手机市场上的误区之上的产物,至少含有相当的误区成分。
新浪科技综合新浪、创事记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