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开银行不做500万以上贷款

新浪科技
摘要|阿里巴巴银行来了!6月25日,中国首家运行在“云”上的银行——浙江网商银行在杭州正式开业,初期的小贷业务将在7月展开。
网商银行新特点:不设网点没有柜台
6月25日,首批民营银行试点之一网商银行在杭州宣布正式开业。目前,网商银行的管理团队已经全部到位,具体业务有望在7月开展。据悉,根据规划,网商银行不设物理网点、不做现金业务,没有分行、没有柜台,纯粹线上运营。
蚂蚁金服CEO彭蕾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希望网商银行在5年之内服务1000万消费者,并用普惠金融缩小城乡差距。
网商银行是中国首批民营银行试点之一,在2014年9月底获准筹建,由蚂蚁金服、复星、万向、宁波金润、杭州禾博士和金字火腿等六家股东发起设立,注册资本40亿元。2015年5月27日,网商银行获开业批复。
不做500万元以上贷款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在现场发言时透露,开设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银行这一想法在1992年就有了,一直没有停止过。“当时我要办一个翻译社,需要借3万块钱,但是艰难程度超过了想象。我把家里所有资产、发票、甚至家具去做抵押,最终也没有借到。”
他还称,网商银行将立足于服务小微、专注年轻人、专注创新、专注创造。不做500万元以上的贷款,不服务“二八法则”里20%的头部客户,而是以互联网的方式,服务“长尾客户”。
据悉,网商银行是国内首家去IOE(其本意是,在阿里巴巴的IT构架中,去掉IBM的小型机、Oracle的数据库、EMC存储设备,代之以自己在开源软件基础上的开发系统)的银行,目前团队大约有300人,其中三分之二都是技术人员,也是第一个完全基于金融云的银行系统。

网商银行行长俞胜法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透露,小微企业、个人消费者和农村用户,是网商银行的三大目标客户群体。作为现有金融机构的补充,网商银行要探索一套新的运营方式,来服务好这三类客户,必须要了解他们的真正需求。比如说,小微企业用贷款,最看中时效,希望能“即贷即到即用”,以往,银行的贷款审批流程都比较长。此外,小微企业贷款还看中灵活性,希望能随借随用、随时还款。
据悉,网商银行将在7月正式展开业务。未来,网商银行与蚂蚁小贷的部分业务将逐步融合,网商银行也会推出独立运行的APP。
民营银行发展低于预期
“大部分互联网企业搞金融没戏,用户都是玩游戏和聊天的,没有支付,怎么做银行?阿里网商银行有戏,有数据和管理,肯定做得成。”史玉柱在开业现场说。
事实上,史玉柱所言并非没有道理。首批五家获批的民营银行,如今已全部开业,其中第一家开业的腾讯主导的微众银行,从今年一月份开业至今,由于没有实现“刷脸”开户,只上线了一款产品“微粒贷”。而其他民营银行的发展也比较缓慢。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现在民营银行的发展低于预期,在技术上,比如“刷”脸开户等都能实现,但政策监管方面还未放开,这是制约民营银行发展的主要因素。

但是,民营资本仍对这一行业寄予厚望。今年以来,金发科技、御银股份也计划联合其他广州企业,尝试设立花城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拟定注册资本50亿元。塔牌集团6月11日也公告称,拟联合宝新能源等民营企业,设立广东客商银行,拟定注册资本为20亿元。
不过,民营银行的特殊性将使得这些企业对资金有更高要求。俞胜法透露,存款将不是网商银行的主要业务,网商银行的资金问题将通过注册资本金、同业拆借等方式解决。如果注册资本金不够厚实,且风险无法通过大数据进行小成本的控制,则会面临很大风险。
此外,因为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在起步初期,监管层和民营银行的一举一动都显得十分谨慎。马云也坦言,互联网公司办银行,不仅对阿里巴巴是挑战,对监管也是一种挑战。
民营银行来袭,传统银行死期将至?
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向深水区推进、存款保险制度正式实施后,民营银行试点的批量落地无疑是这轮金融改革剧目里的大戏点。
传统银行躺着挣钱这么多年,已经深深陷入到房地产行业的漩涡,挑肥拣瘦脱离实体经济,进入到一种畸形的逐利模式。这种惯性带来的自我束缚让传统银行在将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的动力上存在着较强的惰性。而这种资金调节效率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经济新常态下对创新经济增长点的扶持要求。
让不同背景的民营资本参与金融创新,特别是互联网巨头发起民营银行,从目前来看,他们所扮演的已经不仅仅是沙丁鱼群中的鲢鱼角色。他们是没有链子的野狗,甚至是游荡在牧场之外的孤狼。在监管的篱笆逐渐削低后,相对市场化的竞争环境里,传统银行肯定将会有一批“老弱病残”率先倒下。这次一次完整竞争生态重构的过程,传统银行的好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
目前农村金融机构除了一些政策性的金融服务和老年群体的固定客户群外,将会很快面临年轻客户群体快速流失与增长匮乏的局面。并在很大程度对互联网金融渠道产生较高的依赖,乃至于沦为管道,将前端拱手让给互联网企业。
民营银行的正式开闸,特别是像微众银行、网商银行这些具有腾讯、阿里互联网巨头背景的民营银行的加入,才是金融服务业新旧秩序交替的开始。目前支付宝注册用户3.5亿,微信支付用户4亿,并都具有传统银行储户或者说是客户所不可比拟的黏性、活跃度,以及大数据沉淀。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走向前台,意味着这两个庞大互联网金融流量入口正式具备了构建新金融生态的能力,而不用再看传统银行的脸色行事。
而在人才流失方面,与传统银行内部层级森严,晋升机会稀缺,全行业要求降薪的调整氛围相比,互联网金融和民营银行的高速发展所提的舞台乃至收入对于传统银行中的骨干而言都是极具诱惑力的。
新浪科技综合新浪、每日经济新闻、创事记(田黄)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