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1号移民计划被曝不靠谱:只顾敛财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3月2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在公布共有100名候选人入围的决选名单之后,荷兰“火星一号”公司的火星移民计划再度登上全球各大媒体的头版。决选名单上的候选人将在地球上接受训练,其中的幸运儿将在2025年踏上“有去无回”的火星之旅。其中一名候选人爆料称“火星一号”移民计划存在严重而危险的缺陷,将导致人们质疑其是否进行严谨的火星任务研究,进而对整个计划丧失信心。如果不幸被这名候选人言中,一直备受关注的火星移民计划最终可能变成一场闹剧。
组织混乱 不切实际
这名爆料火星移民计划存在严重缺陷的候选人名叫约瑟夫-罗彻,是都柏林圣三一学院教育学院的一名助理教授。罗彻表示“火星一号”移民计划组织混乱,不切实际,很难兑现其承诺。这位前美国宇航局研究员在接受medium.com网站的埃尔默-基普采访时表示,随着自己在竞争中不断晋级,他开始发现这项移民计划存在的严重问题。一些主要竞争者花钱买名次,让自己进入决选名单。此外,他们还被鼓励“捐献”所有出场费。

罗彻在写给基普的一封电子邮件中指出:“当你加入‘火星一号社区’,申请成为一名候选人,一切便自动发生。他们开始给你分数。在筛选过程中,你需要获得相应的分数通过每一轮的考核。在此之后,获得更多分数的唯一方式便是购买‘火星一号’的商品或者给他们捐钱。”他指出“火星一号”公司会向进入决选名单的候选人提出建议,告诉他们如何与媒体打交道。他们在提建议时说:“如果你获得一次有偿采访的机会,是否接受完全由你说了算。我们希望你将采访所得的75%捐给‘火星一号’计划。”
据罗彻透露,在最热门的申请者中,很多人之所以进入决选名单不过是因为给“火星一号”捐了钱。但“火星一号”公司的一名女发言人表示分数与他们的筛选过程没有任何关系。令罗彻感到担忧的是,他从未在筛选过程中当面见过其他任何申请者。取而代之的是,“火星一号”公司按照承诺为申请者举行了一场地区采访,罗彻被选择了一次10分钟的Skype电话交流。此外,他也没接受过任何心理测试或者心理计量测验,而“火星一号”公司却声称心理测试是申请者评估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这种做法不仅会导致人们对“火星一号”移民计划丧失信心,同时也会对美国宇航局以及其他目标直指火星的探索计划丧失兴趣。
延伸阅读
NASA测试新型火箭推进器:动力足以到火星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建造出了一种新型火箭推进器,其强大动力足以完成未来前往火星的太空任务。
火星海洋消失之谜:彗星太阳风或为元凶
在宇宙各处,都有曾经存在过海洋的地方。幽深、闪烁、覆盖行星的海洋翻腾了几十亿年,然后干涸了。
只是一场白日梦
对“火星一号”移民计划的未来感到忧虑的并不只有罗彻。自2011年首次对外宣布以来,这项移民计划便遭到很多人的批评。专家们表示“火星一号”移民计划尚未启动任何科学方面的工作,整个计划的未来令人怀疑。这项计划缺乏资金,迄今为止没有取得任何进展,雄心勃勃的电视真人秀也遭到广泛质疑。很多人认为“火星一号”只是一场白日梦。

根据“火星一号”公司的官方时间表,他们将在2018年向火星发射一颗固定登陆器和卫星。2020年,他们将把一辆探测车送上火星,2022年开始向这颗红色星球运送货物。2025年,“火星一号”公司将把首批人类探险家送上火星,第二年将把第二批移民送上火星。这个时间表听起来很令人兴奋,但批评人士指出这家公司没有实施任何让人相信他们能够在这个时间框架内完成移民计划的举措。
《火星:红色星球的新视角》一书作者吉勒斯-斯帕罗在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表示:“你不得不为这项雄心勃勃的计划鼓掌,但不幸的是,如果你审视每一个细节,整个计划给人的感觉就是在碰运气。他们说能够以60亿美元的成本将首批探险家送上火星。这是一个极低的成本。相比之下,阿波罗计划的耗资达到250亿美元。要知道,那是上世纪60年代的250亿美元。”
斯帕罗指出:“他们说之所以能够以如此低的成本移民火星是因为他们将利用现有的技术,但移民火星所需要的很多技术当前并不存在。他们只能寄希望于未来10年相关技术能够出现并且足够先进,在他们需要的时候可以直接花钱从货架上拿下来。即便如他们所说,可以用60亿美元实施火星移民计划,这笔钱又从哪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只能认为大部分资金将来自于广告和电视真人秀协议。不过,我觉得这些做法都不靠谱。”
对于这个问题,“火星一号”公司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如果以真人秀的形式播出候选者的训练过程以及最终的火星任务,必将吸引数亿观众,进而获得大量收入,满足这项任务的资金需求。这家公司在他们的网站上表示:“当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登上月球时,全世界的人们都目睹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未来10年,将有大约40亿人观看视频图像。‘火星一号’认为他们中几乎每一个人都会观看首批人类探险家登上火星的震撼瞬间。”
延伸阅读
火星移民候选人曝光:1中国小伙遭父母反对
“火星一号”公布了该项目第三轮的百人候选名单,边思恩和李大鹏都在其中,是全球4名华人入选者之中的两位。
建筑师设计概念火星栖息地:可栽种农作物
据国外媒体报道,对于“火星一号”移民计划,有些人认为过于雄心勃勃,有些人认为具有可行性,有些则认为是一场骗局。
时间太紧 任务太重
对于“火星一号”的筹款计划,英国作家和科学节目主持人克里斯托夫-莱利博士也提出质疑。他说:“一方面,我认为提出类似这样大胆的想法非常有必要,是最终实现登陆火星这一梦想的关键一步。另一方面,我又对这项提议感到担忧。这项计划严重资金短缺,短缺程度就像地球与火星之间的距离一样。很难想象如何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如果被选中奔赴火星的人不为他们的太空飞行买单,究竟谁要买单呢?目前,他们提出的唯一一个筹资方式是通过电视真人秀,但这一举措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非常有限。”
“火星一号”移民计划面临的最大障碍可能就是计划本身。它只是一个奇思妙想或者一幅概念图,除此之外什么都不是。“火星一号”公司可能因此浇灭公众对一系列几乎已确定实施的火星任务的激情,例如美国宇航局2016年的“洞察”号火星任务,欧洲航天局的“火星快车”探测车以及美国宇航局将于2020年发射的“好奇”号继承者。目前,多个国家的航天机构的太空探索计划取得重大进步,计划在本世纪30年代派遣宇航员登陆火星,其中包括美国宇航局、欧洲航天局、俄罗斯联邦航天局以及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
迄今为止,“火星一号”计划没有任何进展迹象,没有进行任何测试,甚至没有透露何时建造验证用航天器,更不用说功能齐备的载人太空舱了。根据“火星一号”公司的官方时间表,他们将在2018年向火星发射一颗探测器。眼下,距离此次发射只有短短3年时间。鉴于美国宇航局也需要3年多时间才能制造出登陆火星的航天器,3年对“火星一号”公司来说显然太短。宇航局的“凤凰”号登陆器2003年研发,2007年制造完毕。
技术挑战难以克服
“火星一号”公司向火星发射的第一颗探测器可能与“凤凰”号类似。“凤凰”号登陆器耗资2.5亿英镑(约合3.86亿美元)。这笔钱对当前的“火星一号”公司来说也是一个天文数字。据估计,这家公司目前筹集到的资金最多也不过几百万美元。2014年,他们在众筹网站Indiegogo发起一项筹款活动,但最后只筹集到26万英镑(约合40万美元)资金。他们声称要在9年内将人类送上火星。现在看来,他们的话太过天真。
除了资金问题外,“火星一号”公司还面临一些似乎无法克服的技术挑战。莱斯特大学太空研究中心的刘易斯-达特内尔博士指出:“如果想安全地将人类送上火星,你需要考虑大量技术方面的东西,其中包括生命支持系统的长期可靠性,如何栽种足够作物以满足粮食需求以及如何实现均衡饮食。实现这些所需的技术并不成熟或者未在月球基地等风险较低的环境下进行全面测试。整个计划的第一步是设计制造足够大的火箭,用于发射火星飞船,但连这个第一步,‘火星一号’都没有进行验证。”
“火星一号”移民计划面临很多问题,这些只是其中之一。他们甚至不能保证一定能够在火箭上争取到一些空间,用于向轨道发射他们所需的任何东西。鉴于火箭发射计划都是提前几年敲定,“火星一号”公司不可能在2018年向轨道发射任何东西。
“火星一号”公司在其网站上指出他们将从世界上其中一家经验丰富的供应商那里购买着陆舱,例如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SpaceX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表示“火星一号”公司已经对他们的登陆器失去兴趣,说明这项任务可能已经“搁浅”。对于此事以及其他与移民计划有关的疑问,“火星一号”公司拒绝发表任何评论。(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