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陕西

#乐活陕西#作为陕西人你该知道这些

#乐活陕西#作为陕西人你该知道这些

新浪原创

关注

#乐活陕西#作为陕西人你该知道的历史

    相信很多亲还在惦记主页君和韩国欧巴的交往情况吧,哎!主页君很遗憾的告诉你们,我们的事已经黄了!只因为人家才貌兼备的欧巴嫌弃主页君我没文化,我带着他去陕西各地游玩,连那些地方发生的历史故事都不知道!!!

    尽管一再挽留并道歉,欧巴还是拂袖而去。。。伤心痛苦之余,主页君再次发奋苦学。发誓不搞懂陕西的历史,誓不谈对象!

    有了主页君的前车之鉴,也为了叫各位乡党们勿忘传承历史的责任,主页君今日将自己所积累一些知识与各位分享,以便和大家共同进步,做一个合格的陕西人!!

1、秦腔(Qinqiang Opera),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源于西府(核心地区是陕西省宝鸡市的岐山(西岐)与凤翔(雍城))。成熟于秦。秦腔又称乱弹,流行于中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其中以宝鸡的西府秦腔口音最为古老,保留了较多古老发音。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因为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陕西最著名的寺庙是法门寺,然而很多陕西本地人却不知道汉传佛教八个宗派,有六个祖庭都在长安周围。分别是三论宗祖庭草堂寺,华严宗祖庭至相寺、华严寺,法相宗祖庭大慈恩寺,律宗祖庭净业寺,净土宗祖庭香积寺、悟真寺以及密宗祖庭大兴善寺、青龙寺。另外两个禅宗祖庭在河南登封,天台宗祖庭在浙江天台山。

3、区分羊肉泡馍的馍,如果是死面,就是回民的吃法。如果不是死面,就是汉民的吃法。

4、历经千年岁月,陕西的风味在西安市一直被改良。而真正保留着陕西本土风味小吃的地方全部在关中某些县城,而非在大城市!

5、其实在陕西关中境内还有一座战国秦长城,也就是秦国和晋国的交界。位于蒲城境内的这段长城遗址修筑于战国秦简公时期,北起蒲城县西头乡,向南经东陈庄、平路庙至钤饵乡,全长约50公里。它是战国时期最早的长城,又称秦东长城。

6、肉夹馍其实是“肉夹之于馍”的古汉语省略;“不知道” 有时也会在陕西读作“知不道”属于倒装;当然“扑西来海”和“克里马擦”属于盛唐时阿拉伯,欧洲人融入长安后留下来的语言。当然,关中人不会知道的。

7、到现在,终南山、华山等地仍有来自超过2000名全世界的隐士在这里隐居。

8、很多人都知道哈萨克有个“陕西村”,说陕西方言,用俄文记录。但却不知道他们是关中回乱白彦虎的后裔。“关中回乱”对陕西人来说是前所未有灾难。

9、神雕侠侣中的王重阳是陕西咸阳人,而位于户县祖庵镇得重阳宫是全真教三大祖庭之一。
10、中国的大地原点在陕西泾阳,而东八区的授时中心在临潼。

11、在关中,传唱最广,妇孺皆知皆会唱的秦腔是三滴血选段:“祖籍陕西韩城县,杏花村中有家园,姐弟姻缘生了变,姐入牢笼她又逃窜。”

12、在关中,除了春节,一般吃不到牛肉。因为牛和驴马都是劳力牲口。虽然没有吃牛的惯例,但是“秦川牛”却是中国肉牛最好的品种,堪比日本的松阪牛。

13、在陕西旧时,有种职业叫麦客。真正的好把式,仍然是一身洗得白净的裤褂。真正的关中农民割麦,割得整齐漂亮,放得很讲究,不散乱,麦茬尽量留得很低,一是可以收获更多麦秆;二是方便耕种秋庄稼。目前,麦客这种职业已经被时代摒弃了。

14、所谓的biangbiang面,必须经过三次醒面,颇费功夫和时间。所以这道面的精华在于面的口感。

15、关中的乡下,用的是轮杯礼仪,即一席一杯依次轮流喝,有古人“共饭不泽手”之仪,席间气氛端庄而文雅。

16、三国时期“蜀汉”的“汉”,不仅指刘备继承汉室正统,也指汉中。汉中和成都是蜀国两个重要城市。

17、在关中等地,“大大”这个称谓是指“伯父”“叔父”,还包括“二大,三大,四大等等”。“娘”是和“大大”相匹配的,是指“伯父”“叔父”的妻子。“大”是指父亲,和“大大”略有不同。若其父亲在同辈中为长子,”伯“也用来指父亲,而父亲的弟弟则用”二大“”三大“表示。

18、陕西消失的古老职业,还有关中刀客。这类人受传统观念影响很大。有点像近代的保镖,但又相对独立。

19、所谓,刁蒲城,野渭南,不讲理的大荔县。不仅说明这些地方民风彪悍,其实是指蒲城南北较长,所以称吊蒲城,渭南四野宽广,大荔县更难以用多少里来说明路线。吊蒲城,野渭南,不讲里的大荔县,“里”应是公里之意。

20、两华地区匪气很重。这句话是没错的。如《水浒传》中九纹龙—史进的传说。
21、关中水质硬,对地域人性格也有很大影响。因此有陕西冷娃一说!
22、关中陕北过度带是中国最大的苹果产区。

23、陕西只有3000万人口,集中了很多高校。因此陕西也是高考移入省份。但教育资源过于集中,也为人诟病。铁一中和高新一中和西工大附中几乎囊括了所有的清华名额。

24、不要以为谁都能做出油泼辣子。辣椒必须是用碾子碾成的,才能呈现完美的粉末状。
25、陕西现存的民俗中,细狗撵兔为很多人喜欢,但如今沦为赌博的一种颇为惋惜。

26、除了土生土长的陕西人,陕西境内容纳移民最多的来自河南,其次是甘肃和山东,另有部分四川安徽人口迁入。

27、临潼最开始不归西安市管辖,只因兵马俑的出土才划归西安。
28、汉中人做的面皮和米皮最地道,秦镇的米皮也不错,两种大米皮吃起来还是不相同的。
29“ 洞房”与“丈夫”

在西安市有一处6000至7000年前遗留下来的原始社会遗址—半坡遗址。它是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村落遗址,反映了当时婚俗。

    当时的人们住在半洞半房的房子里,男人与女人到了婚期时男方就嫁到女方的村子,与女方一起住在事先安排好的“洞房”里(这样就有了洞房一词)。

    此外,为了防止抢婚情况的发生,还要将这对男女关在一起至少3日,并且在婚期内男方将从事所有女方要干的家务及承担女方在村子里的义务,但是不论男方干什么事情都必须与他的妻子保持“一丈”的距离,只有这样做才能保证妻子不被别人带走(这样就有了“丈夫”一词)。

30、二百五的来历

    唐朝的长安“市长”京兆尹权势很大,出巡时有庞大的仪仗队伍。在最前开路的小吏原为一员,官名叫喝道伍佰,他手里拿着一根长竿赶开路人。后来,喝道伍佰增为二员,但长安群众并没有以两个伍佰称他们,反而说他们是共称伍佰,于是每人就被称为二百五,又因为他们每人手中持一长竿,所以又称他们为二秆子。

    该词语也说明了唐长安群众对作威作福的官吏的反感。

 今天,二百五与二秆子都是莽撞、无礼、粗鲁之人的代名词。

    

当然,陕西的历史渊源和文化积淀,只言片语根本难以概括,以上只是就牛之一毛,还望各位继续补充,并能与各位乡党们取长补短,做一个正儿八经的多学的陕西人~~~

欲知更多陕西知识,可叨扰主页君的这位美女同事哦~~~你们都别客气~~~
​【交流电话:029-81778097 】

【新浪陕西新闻中心出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

 进入手机新浪陕西站查看更多热门资讯:http://sx.sina.cn/

更多新浪陕西站原创栏目:http://top.sina.cn/sx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