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或调外援人数:每场报3+1

新浪体育讯
摘要|12月23日上午,中国足协向各中超俱乐部下发了《关于修改中超联赛规程有关外籍球员报名条款的征求意见函》 。在《意见函》中足协提议,将中超球队的外援人数由“4+1”改为“3+1”。

足协征求意见函内容
今年中超联赛各俱乐部因持续引进高水平外援而造成的高投入受到社会广泛关注,高水平的外援给中超联赛带来了活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超联赛的观赏性,但也增加了俱乐部的财务负担,减少了国内球员上场机会。
为了引导职业联赛各俱乐部立足长远发展,中国足球协会将继续完善落实俱乐部准入关于俱乐部财务要求的同时,提议对《2017中超联赛规程》关于外籍球员上场人数的条款进行微调,具体调整为:即,将原每场比赛的11名首发上场及7名替补运动员中的外籍球员人数限制由“4+1”调整为“3+1”。
足协从年中开始酝酿更改外援政策
据了解,此次足协调整的只是上场人数,注册外籍球员人数不变,人次限制不变。也就是说,每个中超俱乐部仍然可以注册5名外援, 但是每场比赛的18人大名单,只能上报3+1个外援。
其实,足协想更改2017年中超联赛的外援政策并不是临时起意,而是从2016赛季中期便“早有预谋”。今年6月足协就外援数量修改进行的研讨中称有可能将2017赛季作为过渡赛季,6月16日,中国足协2016年注册工作培训会在贵阳召开,这次会议中就提到中超联赛准备调整外援注册人数,由现行的4+1调整为3+1,这样也将与亚足联规定的亚冠外援数量完全一致。目前,足协已经将《意见函》下发了给了各俱乐部,各俱乐部可通过填写回执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足协也将会听取各俱乐部的意见。一旦通过,新的外援政策就将在2017赛季的中超联赛中开始执行。
足协又在开倒车?各媒体众说纷纭
足协的决策一经出炉,就引起了媒体的广泛热议。
中超话题帝:[话题]解读足协减少外援出场名额的幕后思路。外援政策的改变无疑是一则重磅消息,很多球队为了在2017赛季能争取一个好成绩,从2016赛季结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为新赛季秣兵历马,搞军备竞赛了。足协把外援上场人员由4+1变成3+1,经过多方解读,意思就是外援名额不变,也是4+1的名额,但是上场的外援由首发3+1和一个替补外援变成亚冠外援出场人数一样,只能首发外援的3+1,不能有外援替补上场。这样的上场外援限制,对于4+1的外援名额的中超,也许会增加外援的竞争力,因为每场比赛5个外援只能有4个可以上场,但这对于大牌云集的中超很容易引发大牌外援的不满,假如教练轮换能力不够,会出现更衣室危机。
而且对于内援市场如此紧缺的情况下,限制和减少外援出场名额,看似对内援腾空间有利于内援有更多机会上场,但是面对青训的荒漠,球员能力不够只会出现揠苗助长,影响中超的观赏性。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外援,而在于自身能力不足。而且外援的限制必将会引发更严重的内援的竞争,以后中超内援的价格可能会更加离谱,2亿以上不是梦。
《足球》报赵震:中国足球拍脑袋的毛病又犯了,明年中超要调整外援上场人数。不是说这个决定好坏。涉及到这样的调整,一要所有俱乐部坐下协商讨论吧。二,你总得给出过渡期吧。现在有点俱乐部外援引进都基本完成了,你让一个外援连18人都报不上,你这是省钱了?还是浪费钱了呢?好的决策机制和程序才能产生好的政策!
《足球》报李璇:足协发文征求意见,2017外援注册人数人次不变,但出场名单里外援只有四个,从4+1变成3+1,跟亚冠统一。这事之前有动议,我记得说的是外援注册人数就减少一个,当时好多小俱乐部反对,认为那会让国内球员身价更高,完全买不起。
Asaikana:我可以理解为想计划以后和亚冠统一,但内援的培养和控制泡沫是联赛的任务,高水平外援是联赛商务价值的保证,宏观调控应去寻找这两者之间的平衡,单限制掉一个外援出场,不仅让内援的泡沫不降反升,而且还降低了联赛的商务价值,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