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四川

今日关注:成都火车北站改造

今日关注:成都火车北站改造

新浪四川

关注

摘要阅读丨据成都市交委相关负责人透露,火车北站扩能改造总体建设两大部分,目前东环线引入线工程已经启动,预计北站扩能改造全部工程将于2017年前完成。同时,火车北站扩能改造站房工程也已开始招投标阶段。未来,成都北站片区也将形成一个综合交通枢纽,公共交通将四通八达,各种方式无缝衔接。

点这里:策划:春运变迁中的火车北站

北站怎么改丨扩大近四倍

据了解,现阶段成都铁路局客站指挥部在网络上发布了公开招标公告。关于火车北站站房,公告指出,车站站房为线上式高架候车特大型站房,主体为三层,地上二层,地下一层。站房建筑面积为79992.5平方米,还建行包房面积1.84万平方米,无柱雨棚约6.5万平方米,以及与站房结构相关联的站房高架车道、匝道、北架空广场相连平台、负一层出租车道及出租车候车区、出站层与地下广场相接空间等配套工程约3.9万平方米。

与现在相比,站房规模将扩大近四倍,形成18条旅客列车到发线规模,客流量将从现在的每天10万人次提升到20万人次以上。

坐车怎么办丨成都东站迎来更多客流

据市交委消息,火车北站封闭改造后,原有班列将分流转移至成都东站和西站。成都东站将成为成都火车到发最主要的车站。火车西站初定设于苏坡立交附近,主要办理宝成、成昆线普速客车、环线客车等及由成都西至都江堰、雅安、蒲江等地的客运业务。

日常来讲,火车北站日均发送旅客量7.7万人次,东站发送旅客6.5万人次。到春运阶段,每个车站的客流还会大幅攀升。按照东站的设计规划,预计2020年旅客发送量每天将达到20.7万人,2030年可达37.6万人。再者,从设计理念来讲,北站是把旅客迎进候车大厅,候车、检票、上车,到站换乘其他交通工具也需要先出站。东站则是分流方式,客流即到即走,因此很多旅客到东站感觉空旷;又是立体换乘,下了火车就在站内换乘地铁、公交等。足以吸纳火车北站的客流。

北站春运管制丨社会车辆禁入中心区域

由于火车北站4号线地铁在建,面对强大的春运,火车北站中心区域开始实行新的交通组织。车辆与行人都实行单边进出并取消原有的停车场,除公交车、出租车及持证的区间车辆外,社会车辆禁止驶入火车北站中心区域。因此,为了节省时间,同时保持道路畅通,“要到火车北站,市民朋友可尽量选择公共交通。”成都市交警二分局刘警官说。

交警二分局提醒广大市民,前往火车北站最好选择公共交通工具,社会车辆严禁驶入火车北站中心区域,违者将受到罚款100元、记3分的处罚。

简史丨六十四年的火车北站

火车北站“简史”

◎1952年7月1日

新中国成立后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竣工,随着蒸汽机牵引车缓缓驶出,人员不过60名的一等站——成都站也宣告诞生,投入运营。那时的火车站只是一个临时性的简易站,总面积不足一千平方米,集售票、候车、行包为一体,站内仅有4股道。站务员用铁皮喇叭和手摇铃通知列车到站,旅客上下车。

◎1964年

进行了一次扩建,站房面积有所增加,候车室达到了1860平方米,售票处为587平方米,行李房1448平方米,风雨棚5288平方米。

◎1975~1981年

进行了部分扩建和增建。

◎1982年

成都站继续分期扩建,到1984年主体建筑面积达到14774平方米,上下共有4个候车室,一次最高可聚集7000名旅客,设计预留3000人,如今的火车站雏形已具。

◎2004年

进行了外立面改造,更加焕发生机。

北站记忆丨老铁路职工的最后一个春运

值得一提的是与火车北站一同“成长”的老北站人,今年成都铁路局将有数千名员工在春运结束后告别工作岗位,成为退休员工。这个春运对于他们来说,也别有意味和特殊的意义。

这是他们最后的春运,这也是一个关于时代与记忆的暂时句点……

如今见证成都火车北站由兴起到繁忙64年的老北站人已难觅踪影,最后一个春运,浓缩到一个人身上,更意味着一生的经历与沉淀。罗红今年50岁,2016年春运结束之后,最多到今年夏天,她就会退休,离开自己熟悉的火车北站的工作岗位,成为一名退休员工。

数字看北站丨32年 每人卖出超500万张车票

在2016年春运结束后,她们也将为自己铁路的职业生涯画上一个圆满句号。1984年,李小莉成为火车北站的一名员工,司职检票工作,“用检票夹,对进站乘车的旅客车票留下记号。”李小莉说,春运时候,每天要检几千张票,一干就是五六年。

坐在售票窗口,每天面对上千旅客,其实工作并不轻松。“在没有网络售票时,凌晨也在售票,一直卖到两三点钟,早晨5点钟又爬起来接着卖票,那时提起春运,大家都是害怕的。”李勃梅说。

两人估算,每天差不多可以卖500至600张票,虽然技术在进步,但人工售票量并没有显著提高,以此计算,除去休息时间等,两人在32年的工作时间每人售票超过500万张。

社区居民丨北站,我不会再回来

张容家的老房子,位于金牛区站西桥西街8号,火车北站地区的边缘。深深烙在人们心目中“脏乱差”的印象,让张容都不好意思告诉别人自己住在火车北站。

这一片区的居民,搬迁改造意愿非常强烈。前两年,金牛区准备投入资金,对部分老旧院落进行改造,谁知竟遭遇了“冷脸”。“居民们都说最好不要改,破破烂烂的,正好等搬迁。改好了,不给搬了咋办?”杨芳说。

“片区内整个二环路外侧、北站东西广场区域,将不再有居民区。”杨芳说,上个月,火车北站扩能改造东西广场项目自改委正式成立,涵盖两个社区的多个院落。

杨芳已经在琢磨未来,“希望能和相关管理部门一起,搭建一个志愿者服务平台,服务‘新北站’。”

商场宾馆丨期待迎来又一次“客满”

“火车跑得快了,旅客疏散就快,到商场购物的人明显减少。”付达星说,本世纪初,生意越来越难做,到2006年,成商集团将北站分场部分拆零转租,到2010年,甚至整体转租。付达星的岗位,也随之变动到二环路对面的成商宾馆,再次见证了一个由盛转衰的过程,“早几年生意好得很,旺季的时候天天挂着‘客满’的牌子。但自从东站启用,客源遭遇了断崖式的下滑。”

这种不景气的状态,在今年达到了顶峰。虽然已经进入春运,但每天的入住率不到30%。宾馆楼下的一家旅行社,业务下滑了几乎一半。

尽管不景气,但付达星仍对这个地方充满留恋:改造后,原本的北站分场大楼也将不复存在,其所在的区域,将崛起新的综合交通枢纽。

不过,他对新北站仍然充满期待,“听说比现在大得多,而且各种功能也更齐全。”付达星尤其期望的是,改造后的周边环境变好,他所在的成商宾馆,也许将迎来又一次“客满”。

成都车站扩能改造站内工程已启动,施工队伍正式进场。3年半左右的改造时间内,我们将暂时对火车北站说再见。即使如此,关于火车北站的记忆依然在延续……对于很多人来说,不管怎样改变,火车北站都是他们记忆中那个融合了情感和回忆的出发点,它始终都是成都人的火车北站。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