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四川

四川艾滋病学生病例同性增长

四川艾滋病学生病例同性增长

新浪四川

关注

摘要丨从成都市卫计委官方微信上了解到,在四川近几年新增的艾滋病患者当中,青少年感染者的数量在逐年上升。2014年新增的感染者中,20岁以下的青少年所占比重上升幅度超过20%。学生病例中,同性传播所占比例从8%上升为36.9%,排第一位;异性传播比例从4%上升到10.9%。

数据丨成都市卫生局公布的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新发现的艾滋病例中,96.88%为经性传播感染,经性传播感染的比例明显高于全国新发现病例经性传播的90.8%和整个四川省的79.3%。在成都中心城区,艾滋病是以同性传播为主,占城区新发现病例的60%,而郊区县则是异性传播为主,占新发现病例的80%。

四川现存活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约占全国总人数的13%。在卫计委公布的数据中,四川2014年新增的艾滋病感染者中,异性传播占了69.3% , 同 性传播占了11.68%,经静脉吸毒和经母婴传播降至了较低水平。

调查状态:进行中 欢迎参加问卷调查
1.

艾滋病学生病例激增原因何在?(必选)*

青少年太过新奇,尝试高危性行为
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不到位
2.

你知道如何预防艾滋病吗?(必选)*

知道
不知道
3.

对于艾滋病你是什么态度?(必选)*

艾滋不可怕,有正确认知,懂得保护自己即可
躲和恐惧是最直接的反应
不歧视患艾人士,但是生活在身边就不能容忍

数据引用注明新浪四川

关注丨成都50岁以上中老年人感染艾滋增多

数据显示,成都市50岁以上年龄组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人呈逐年上升,他们已经成为新发感染的重点人群。

在成都2014年新发现病例中,50岁以上的占31.20%,其中96.26%是经异性传播感染。另外一个特点是,50岁以上感染者和病人,只有22.89%分布在主城区,而77.11%是在郊区县市。中老年人成为艾滋病高危群体,与他们参与不洁的性行为有关。

艾滋病疫情除了在往老龄化人群发展外,另外一个不能忽视的特点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学生人群,在20至29岁这个组别中,占新发现病例29.33%。

案例丨成都男孩被前男友传染艾滋病

18岁的小东在今年8月,被确诊感染了艾滋病。更令他痛苦的是,他患病的信息在网络上被四处公开,他怀疑是“前男友”所为。不堪压力的小东无数次想到过自杀。如今,他打算用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今年8月,得知小东患艾的陈凯便以小东的名字注册了QQ号,以小东的名义在网络上发表状态,公开小东的患艾信息。并用该QQ号添加小东的亲朋好友,告知对方小东患艾的信息。小东的父亲也从陈凯处得知了儿子患艾的消息。盛怒的父亲在电话中质问小东,而小东却无言以对,父亲丢下一句“没有人会接受你”便挂了电话。

据小东回忆,今年11月,陈凯找到他复合。心软的小东和陈凯待了几天,但马上发现对方并未悔改,他再次选择了离开。陈凯在此期间趁他拿快递的空当,偷拍了他的患艾病历。陈凯以此要挟复合未果,便把病历图片、小东的私人照等信息公布到网上,并告知小东的亲朋好友,就连小东之前工作的单位都知道了他患艾的事实。

得知小东患艾后,几乎所有的亲友都对小东避之而无不及,唯一曾让小东感到温暖的奶奶已于去年一月去世,接二连三的打击让小东一下子觉得“生活失去了意义”,他想到了自杀。

今年11月一天上午,他独自一人爬上了33楼的楼顶,坐在楼顶边沿,双脚悬空。他甚至做好了死的准备,给父亲打了一个“诀别电话”。然而,志愿者和病友的关怀又把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小东说,只要在休息的间隙,他就会想到死亡。绝望至极的时候,他甚至想过报复对方。

教训|大学生染上艾滋病的四大主要原因

大学生染上艾滋病的四大主要原因:

1、新生从家乡来到大中城市,诱惑太多,他们正处于性活跃期,由于自控能力差,喜欢尝试新鲜事物,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护能力。

2、学校性教育缺失也是造成学生不能安全进行防范的重要原因之一,学校性教育已远远落后于学生的身心需要和社会文化的开放程度。

3、部分学校领导不重视学生的性教育,“谈性色变”;一些与学生生理、心理有关的课程流于形式,走过场。学生在校期间,未能获得全面而系统的艾滋病防控知识。

4、学校领导认识上存在误区,不接受艾滋病防控的一些社团组织走进校园进行宣传;害怕有关宣教知识(如安全套、性行为等)会给学生带来不良影响。

  • 四川省传染病疫情通报 艾滋病致死最多

    4月1日至30日,21个市州报告甲乙类传染病18种,报告死亡131人。报告死亡数居前3位的病种依次是:艾滋病、肺结核、乙肝。

    查看详情
  • 西充感染艾滋病男童有望就地上学

    来自四川西充县政府新闻办的消息称,相关部门正在为坤坤入学等相关事宜做工作,当地警方也将介入,调查坤坤父母下落。

    查看详情
  • 高校艾滋病感染调查:大学生为何容易中招

    作为青年学生的优秀分子,大学生感染艾滋病备受关注。是何原因让艾滋病伸向高校园区,依靠什么才能让学生筑起防护艾滋病安全网?

    查看详情

反思丨亡羊补牢犹未晚,性教育不能缺课

近年来,我国艾滋病流行传播模式发生较大变化,性传播取代静脉吸毒和非法采供血成为艾滋病毒感染主要途径,青年学生成为艾滋病毒感染高发人群,防控形势更加严峻。

这一变化是否表明,过去我们忽视了青年学生的性教育,过于相信他们与性行为无关,与艾滋病无关?确实如此,过去我们谈到艾滋病时,习惯于对准吸毒者和卖血者两类人群,而忽视了一般人群,忽视了网络交友的巨大风险,忽视了青年学生成为艾滋病感染人群的可能性。

众所周知,中国人不同于西方人,一向比较保守,闭口不谈性,潜意识里认为性是龌龊不堪的,羞于启齿,谈性色变。在家里,家长不跟孩子谈性,在学校,老师不给学生讲性,性教育一直处于盲区、真空状态。学生无法通过正规途径、正当渠道,正大光明地了解性,获取性知识,受到性教育。他们仅有的可怜的那点性知识,往往是通过网络视频、影视小说等获得的。

特别是随着网络的发达,网络交友迅速成为互联网时代人们尤其是青少年交友的主要方式或重要方式。在网络交友中,他们出于对性的好奇,对性的解谜,和对性的渴望,有意无意地谈到了性,迫不及待地接触到了性,发生了性行为,于是不可避免地感染了性疾病。专家指出,网络交友是青年学生沦为艾滋病感染高发人群的主要推手。

笔者认为,正是因为性历来被视为不可谈及不可触及的禁区、雷区,正是因为性教育的严重“缺课”,正是因为青少年对性的无知,才导致了青年学生成为艾滋病感染高发人群的可怕恶果。这一严峻现实,迫使我们不得不深刻反省反思在性教育问题上的失误失策失职。

青年学生是我们的下一代,是祖国未来的栋梁。他们是否受到良好的性教育,能否得到健康成长,既关系到他们自身的素质,更影响到民族国家的未来。亡羊补牢,犹未为晚。性教育“缺课”给我们这个社会这个国家带来了可怕的严重后果,我们再也不能抱残守缺,谈性色变了。我们必须赶紧补课,全面落实性教育要求,在计划中、教材里、课堂上、活动时,必须正大光明地讲,旗帜鲜明地讲,大张旗鼓地讲,义正辞严地讲,给学生灌输科学的性知识,加强性道德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性,严肃对待性行为,严守性道德、性法律,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对家庭对社会负责。

综上所述,网络交友成为青年学生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主要推手,从反面警示和提醒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青年学生性教育,不能让他们为性教育缺失付出身体甚至生命的代价。

新浪四川综合华西都市报、南方都市报、人民网、中国新闻网等媒体报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