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新闻

新加坡国父李光耀国葬举行

新加坡国父李光耀国葬举行

新浪新闻客户端

关注

摘要|29日李光耀的国葬礼从下午2时至5时15分在国大文化中心举行,出席者包括李光耀长子、现任总理李显龙和家人、新加坡总统、内阁部长、司法代表、议员、外国政要以及来自各阶层的新加坡人。

国葬仪式开始时,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向李光耀的遗像鞠躬。全体出席者起立目送李光耀灵柩入场。国葬仪式上,新加坡现任总理李显龙等10名代表分别致悼词。李显龙称颂李光耀“度过了充实及丰硕的一生”。

国葬礼之后,李光耀的灵车从国大文化中心移往万里火化场。在万里火化场举行的私人仪式将不对公众开放。

全程直击

李显龙致40分钟悼词数度哽咽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的国葬仪式今日下午2时已经开始。新加坡现任总理李显龙等10名代表分别致悼词。在超过40分钟的发言中,李显龙称颂父亲李光耀“度过了充实及丰硕的一生”,并数度哽咽。

报道称,李光耀长子、现任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文化中心举行的国葬仪式上首先发表悼词,称颂李光耀“度过了充实及丰硕的一生”。

在超过40分钟的发言中,身为长子的李显龙在追溯父亲一生业绩时,数度哽咽,眼眶泛红。

他形容:“因为李光耀先生从未动摇,我们没被击垮。因为他勇敢面对挑战,我们也有了勇气和他一起并肩作战,最终获胜。于是李光耀先生带领着新加坡,从第三世界晋升到第一世界国家。”

在国际社会,李显龙说,李光耀密切观察国际事务,也是一名善于研判局势的政治家,有效地阐明新加坡的国际立场,扩展战略空间,提升了新加坡的国际地位。

李显龙形容, 李光耀有如一名交响乐团的指挥,说话坦率且具有说服力,重视经济发展、廉洁和社会保障,李光耀也与多国领袖建立深厚友谊,包括中国已故领导人邓小平。

李显龙说,虽然这些年来指引我们的明灯熄灭了,但其实不然。“因为李光耀先生秉持的原则和理想将继续激励新加坡政府和引导我国人民。他的人生事迹将启迪新加坡人和其他人,一代又一代。”

下午约12时30分,移灵队开始从国会大厦出发,途经政府大厦、大草场、职总中心、达士岭组屋和女皇镇组屋区。

鸣警笛全民默哀1分钟

移灵队从国会大厦出发,武装部队展开对李光耀的敬礼仪式。在大草场上的炮架进行21响礼炮,空军部队的精英飞行团队“黑骑士”也划过天空。

四架“黑骑士”在上空以“陨落队形”(Missing Man Formation)向建国总理致意,其中一架脱队往西飞行,象征逝者朝着夕阳的方向陨落。

移灵队经过滨海大桥时,舰船“坚毅号”和“刚韧号”长鸣三次笛声,象征对李光耀行三个鞠躬礼,舰上官兵也向他致以最后敬意。

新加坡公共告警系统的警笛4点在全岛范围内鸣响两次,作为为李光耀默哀一分钟时间的开始和结束标志。

下午全民默哀时,所有地铁列车暂时靠站,并打开车门。原定从巴士转换站或终点站出发的巴士,也暂缓到默哀结束后再发车,让乘客和司机都能为建国总理李光耀默哀一分钟。

李光耀灵柩雨中运往仪式现场全程15.4公里

移灵全程15.4公里公务员沿途列队

移灵队在中午1时从国会大厦出发,途经旧国会大厦、政府大厦、全国职工总会中心等多个重要地标,到达新加坡国立大学文化中心,全程15.4公里。

各机构公共服务人员沿途列队,向李光耀献上最后敬意。当安载灵柩的拖曳炮架经过广东民警察大厦时,新加坡警察部队的风笛手奏响《友谊万岁》,为建国总理送行。

在移灵队行进期间多条道路关闭

国葬仪式有李光耀家庭成员、新加坡总统、内阁大臣、司法部门人员、国会议员、外国领导人以及来自各行各业的新加坡人出席。仪式上有10人致辞。其中新加坡总理李显龙首先致辞,其次是总统陈庆炎,最后一位致辞者为李光耀的二儿子李显扬。

  • 李光耀国葬印度降半旗全国哀悼

    印度政府宣布,新加坡29日为建国总理李光耀举行国葬这一天,为印度国家哀悼日。印度全国将降半旗,当天暂停一切官方娱乐活动。

    查看详情
  • 后李光耀时代从今天开始

    后李光耀时代,新加坡没有这样一个人能得到欧美国家的重视,随着欧美国家直接与中国接触,不再需要新加坡这个“月下老人”了。

    查看详情

葬礼细节解读

走这一路,是极具人情味的安排,让他最后再走一遍曾经奋斗的地方,也让新加坡人民再一次怀念他。

外交部礼宾司前代司长鲁培新说,用拖曳炮架运载灵柩,是此前英国军队运送已故领导人的传统。而从出席葬礼的人员规格也足以看出,新加坡在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之大,从独立到现在的几十年来,取得这样的功绩与李光耀的政策有密切关系。同时,这样的场合本身也是一场葬礼外交。

拖曳炮架移灵

受礼人的遗体由拖曳炮架(Gun Carriage)运载,延续了英国军队使用炮架载送已故国家领导人棺木的传统。以炮架载遗体的传统可追溯到1800年代。当时以马匹拖拉的炮架运载大炮时,也顺便用来运载阵亡兵士。

当拖曳炮架经过时,沿途列队的宪兵步枪的枪管是朝下的,象征对已故者致以最高的敬意。

八人抬灵柩

海陆空三军和警察部队,各派两名代表负责把灵柩抬上拖曳炮架。由八人组成的抬棺杖队抬灵柩时都必须脱下绒帽,以示尊敬。

鸣21响礼炮

炮兵队在国葬礼上该响几下礼炮,取决于受礼人的地位。只有国家元首或王族,才能获得21响礼炮,代表受礼人获最高敬礼。

军舰鸣笛“鞠躬”

新加坡国内空军四架“黑骑士”将在上空以“陨落队形”向建国总理致意,移灵队今天经过滨海大桥时,这两艘军舰将长鸣三次笛声,象征对李光耀行三个鞠躬礼,这些都是最高的国葬规格。

新加坡民众冒雨送李光耀

【民众守候】

当地时间2015年3月29日,新加坡,民众冒雨在街头守候,等待已故前总理李光耀国葬举行。冒着雨聚集在国会大厦的公众们,看到灵柩出来,都大声喊“李光耀”,“李光耀”。

28日就有许多民众在移灵路线沿途守候。47岁的李春吉早上9时就与太太和三名子女来到移灵路线沿途的惹兰红山第111座组屋前,是这一带其中最早前来“站岗”的居民。“我和太太星期五晚上至昨天凌晨排队8小时进入国会大厦吊唁李先生。他为国家付出那么多,我们现在理应来送他最后一程,守候到下午1点算不了什么。我希望孩子们见证这历史性的一刻。”他说。

28日到国会大厦吊唁的张玉萍(34岁,房产经纪)准备到红山一带送别李光耀。她在李光耀逝世当天曾到总统府致哀,28日她和友人排队两个半小时进入国会大厦向这位巨人道谢。

她眼眶泛红地说:“他逝世后,我每天都在家里哭,今天是吊唁最后一天,不管等多久都一定要来,就像是到医院送别已过世的爷爷一样。”

张玉萍自认是李光耀所指的“最会抱怨”(champion grumblers)的年轻一代,之前对他的了解不深刻,到他逝世后才阅读到许多有关他的大小故事,例如他为人如何节俭,家里还使用大水缸舀水洗澡。

她哽咽地说:“很遗憾我们要等到他已经不在了,才真正体会和明白到他的苦心。”

两天前已带母亲和儿子排队3个小时进去吊唁的林盈盈(40岁,商业营运经理)昨天又独自去排队,问她为何要去第二次,她只简短地说:“只觉得有必要再来,不然会遗憾。”

过去四天,超过44万人到国会大厦吊唁,也有约100万人到社区悼念处向李光耀致敬。

李光耀灵柩移出国会大厦 民众冒雨送别

出席国葬的外国政要】

多国政要名人吊唁李光耀

(按国家英文名称首字母顺序排列)

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

文莱苏丹博尔基亚

不丹国王旺楚克

柬埔寨首相洪森

加拿大总督约翰·斯顿

印度总理莫迪

印尼总统佐科

以色列总统里夫林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哈萨克斯坦总理马西莫夫

老挝总理塔马冯

马来西亚最高元首沙阿

缅甸总统吴登盛

新西兰总督迈特帕里

菲律宾参议院议长德里隆

中国国家副主席李源潮

韩国总统朴槿惠

卡塔尔元首塔米姆

俄罗斯第一副总理舒瓦洛夫

泰国总理巴育

英国首席国务大臣威廉·黑格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

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多尼伦

越南总理阮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