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军事

解放军首批士官长上岗 平均工资7000元以上

解放军首批士官长上岗 平均工资7000元以上

新浪新闻客户端

关注

摘要:全军首批士官长上岗。首批士官长分率团营连四个级别,从优秀士官中选拔,最高可服役29年。平均工资7000元以上。

解放军首批士官长上岗 平均工资7000元以上

据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全军首批士官长上岗。首批士官长分率团营连四个级别,从优秀士官中选拔,最高可服役29年。他们比同级别的普通士官每月多400元岗位津贴,平均工资7000元以上,并有独立的办公住宿房间。士官长制度有利于优化兵员结构,提高基层指挥效能。

此前报道,2014年初总参指示某旅组织士官长试点工作;2014年11月19日,北京军区第一期士官长预任对象集训在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结束。士官长主要负责部队日常军事训练、管理教育工作。各级士官长选入党委,在制度上将士官长的作用他凸显出来。

在西方军队有谚语:士官是军队的灵魂。我军初创在烽火硝烟中成长,强调的是官兵一致;而后我军依照苏联军队进行正规化建设,虽然一直设有军士的军衔,但一般是专业技能士官,并不担负指挥、管理职责。随着军事科技却逐步提升,我军列装了更多的高科技装备,而义务兵役缩短为2年,令解放军需要更多的拥有专业技能与管理能力的士官长。

士官长制度可以提升军队的职业化程度,提高对现代化先进装备的运用水平,强化军事技能、作战经验的传承、延续和开拓。

首批士官长挑大梁开训现场

士官长制度缩小军官队伍

从试点情况看,实行士官长制度,一是有利于解决基层单位忙乱低效的问题。士官长的出现,为基层军官减负,使其专注于战法和指挥问题上。二是有利于提升士官队伍的自我认同感。随着士官长管理权限的获取,他们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激情得到充分释放、待遇得到相应提升,增强了他们的存在感、自豪感,也增强了士官队伍的吸引力。三是拓展了士官队伍的发展空间。各级士官长岗位的设立,让一些进取心强的士官看到了宽阔的奔头,容易形成活跃向上的内部竞争环境。四是可为军官队伍的改革提供条件。原先由军官担负的部分职责剥离给士官长后,可以促使军官能力素质的转型。原先由军官任职的部分岗位交付给士官长后,可以缩小庞大的军官队伍,优化军事力量结构,减小人力成本。

在士官长制度试点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经验,下一步还要着重探索和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存在三大难题

一是士官长的角色如何定位、职责如何厘清、与单位主官的关系如何协调。单位主官与士官长的关系,可以大致类比为医院里的主任医生与护士长的关系。

二是如何合理确定士官长的待遇。现行士官基本工资由军衔级别工资和军龄工资两部分组成,士官最高军衔级别工资的“限高”标准定位在相当于正团职军官。在不动“限高”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增设不同级别的士官长职务工资、岗位津贴,在家属随军、住房分配和退役安置等方面,应出台相应的倾斜性政策。

三是如何把握士官长制度的推进过程。在横向上,各军种出台士官长队伍建设的计划和法规,不一定有全军统一的士官长制度,各军种推进的进度也不必同步。在纵向上,可考虑先设营连士官长,而后设置更高级别的士官长,用5至10年的时间培养遴选出军种总军士长,从而完成士官长队伍的梯次配置。

学历不够大专虽然优秀也不选

白铁军介绍,为能真正把士官长队伍选准配强,他们专门成立宣讲团,围绕士官长是什么、做什么等问题在全旅巡回宣讲,积极营造声势。专门成立领导小组,研究确定了政治思想、指挥素质、管教能力、作风形象、经历经验、文化水平等6个方面选配标准,明确了“六公开”“六优先”“十不选”的选配原则,以及“个人申请、民主评议、基层推荐、机关考评、三级联审、集中培训、任前公示、党委审批”等8个选拔步骤。

“这名士官学历达不到大专以上,虽然很优秀,但还是建议不选!”“这名士官民主评议结果靠后,尽管是训练尖子,建议也不选!”这是该旅自创的一套“三级联审”机制。旅、营、连三级代表坐到一起,根据基层推荐排名、民主评议、机关考核成绩、政治考察、体检等5个方面,全旅74名预选对象排大榜。从头至尾,逐个选拔,三级分别提出意见建议,最终36名士官长脱颖而出。

杠杠定得高,才能选得好。据该旅政治部主任尹伟介绍说:“这36名士官长个个是新一代‘四有’军人,基本上每个人都有三等功以上奖励,在各自岗位都是过得硬的尖兵、叫得响的标杆。”步兵三营士官长孟祥士曾先后被评为全军优秀士官人才奖三等奖、军区“特战精兵”、集团军“优秀一线带兵人”,个人4次荣立三等功,连续8年被评为“优秀士兵”。很多战士表示:“他的荣誉证书摞起来能近一米高,让他当我们的士官长,我们既佩服又信服!”

顶层设计,一切改革都聚焦战斗力标准

连队有连长、指导员、副连长、司务长,还有排长、班长,缘何还要配备士官长?2014年年初,刚刚接到试点任务的该旅步兵三营官兵,一开始有些不解。当认真研读上级的相关规定后,步兵三营营长崔双深有感触地说:“设置士官长不仅很重要,而且很必要。”

去年年初,他们进行了深入的调研,炮兵营火箭炮连连长丁广立说,“连队大小专业10多个,骨干力量还比较薄弱,组训基本靠我一手抓,连队训练抓得不错,可自身训练却欠了账,在旅里组织岗位练兵比武时,我差点成倒数,虽说要官兵分训,可战士没个牵头的,真是分不开。”

该旅负责管理工作的副旅长白铁军回忆说:“多年来,我军施行干部、战士‘二元制’,虽然干部骨干队伍齐全,但吃喝拉撒睡基本还是靠主官一手抓,繁杂的事务让干部学军事、学指挥、学科技的时间大大缩短,直接影响战斗力提升!如果增设士官长,很多问题将不攻自破。”

接到试点任务通知后,旅党委非常重视,常委会上,旅党委书记杨春文提议,“要想完成好士官长制度改革,首先要完成思想认识上的转变,增设一个士官长,对基层来讲‘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加强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定位和摆位?该旅党委感到,士官长制度的试行,是适应新形势下部队细化分工体系、强化领域职能、密切内部关系,进而提升战斗力的一项重要举措。依据这样的定位和摆位,应该称之为“主官的助手,士兵的领导”。

有了定位,还要有职责。该旅明确了营(连)士官长担负的职责,即在本级主官领导下,抓好以日常管理和训练为重点,兼顾训练中的思想、保障等工作,尤其是在单兵训练及班组训练阶段,基本由士官长负责,真正实现官兵分训;连士官长还要在连主官领导下,指导排长做好士兵的日常训练、管理等工作。此外,还要协助主官对士兵进行经常性教育、管理,承办请销假、探亲休假等日常事务。

士官长的设立,让军官处理繁杂事务的时间少些,练指挥、练技能、练本领的精力多些,这符合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据旅作训部门统计,在2013年年底的复补训阶段,军官的训练时间比以往增加了34%,同样课目同样阶段的考核,优良率就已经比以往提升了6个百分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