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去年平均工资与全国差距拉大 省内南昌工资最高

综合

2014年江西省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童孝飞制图)
中国江西网讯记者王樊报道:6月5日,江西省统计局发布了2014年江西平均工资数据。数据显示,去年江西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46218元,同比名义增长8.82%,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6.35%;全省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30149元,同比名义增长8.38%,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6.0%。
省统计局在数据解读中指出,去年我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人均工资水平保持稳定增长,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差距越来越大。由于工资分布是典型的偏态分布,即少数人工资水平较高,多数人的工资水平会低于平均工资,因此统计数据会与很多人的实际生活感受存在差异。
私营、非私营单位
年平均工资差1.6万元
去年全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46218元,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30149元。
数据显示,去年城镇非私营单位比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高16069元,差距比上年扩大1415元。2014年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非私营单位人员的65.23%,比上年略有下降。
工资水平稳定增长
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拉大
去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和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水平比上年分别增加3745元和2330元;虽有稳定增长,但仅占全国平均数的82.03%和82.85%,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少了10121元和6241元,差距比上年扩大了1111元和1354元,呈扩大的趋势。
据悉,去年我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企业再次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增幅仍在13%,调整发布的企业工资指导线,取消了上线限制,基准线为14%,下线为6%;各设区市行政事业单位津补贴和绩效工资进一步调整,这成为平均工资水平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

2014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分设区市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2014年城镇私营单位分设区市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11个设区市间最高差27.7%
南昌“钱景”居首
去年南昌城镇非私营单位年均工资50592元,私营单位33696元,均居省内11个设区市首位。
此外,11个设区市中,景德镇城镇非私营单位年均工资“垫底”,为40150元;私营单位方面吉安市24352元为最低,较最高差27.7%。

2014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分行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非私营单位金融和信息软件业
年平均工资破6万元
分行业门类看,年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金融业71160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54倍;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60482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31倍;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58120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26倍。
有11个行业的平均工资低于全省平均数,最低的的三个行业分别是农、林、牧、渔业26877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58%;住宿和餐饮业30722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66.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40161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86.9%。最高与最低行业平均工资之比是2.65,相差44283元,而去年为相差44038元,差距有所扩大。

2014年城镇私营单位分行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私营单位年均工资最高的行业
“勉强”破3.5万元
私营单位方面,年均工资局首的依旧为金融业35701元,“勉强”破3.5万元“大关”。其次为房地产业34886元,卫生和社会工作33996元。最低的三个行业分别是农林牧渔业24906元,住宿餐饮业25066元,批发和零售业25342元。最高和最低行业的平均工资相差10795元,最高与最低行业平均工资之比是1.91,与去年相比,差距有所缩小。
相关阅读:
去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年均工资56339元私营单位36390元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4年平均工资情况。数据显示,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56339元,同比名义增长9.4%,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7.1%;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36390元,同比名义增长11.3%,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9%。
注:
上文所述“工资总额”是本单位在报告期内(季度或年度)直接支付给本单位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工资总额”是税前工资,包括单位从个人工资中直接为其代扣或代缴的房费、水费、电费、住房公积金和社会保险基金个人缴纳部分等。
私营单位就业人员:是指在本单位工作,并由单位支付劳动报酬的人员。在工资统计调查中的私营法人单位主要是指:在内资法人单位中由自然人投资设立或由自然人控股,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营利性经济组织,包括按照《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私营股份有限公司、私营合伙企业和私营独资企业。 2014年私营单位工资统计全省共调查1.1万家单位,抽样比约9.6%。
单位就业人员:指在各类法人单位工作,并由单位支付劳动报酬的人员,包括在岗职工和其他就业人员。城镇地区全部非私营法人单位,具体包括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等单位。工资统计是统计单位的就业人员,而个体就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非单位就业人员不在工资统计范围内。 2014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全省共调查4.49万家,就业人员465.26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