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医疗大变局:脑科、胸科医院合并

扬子晚报

南京医疗资源布局示意图
1、支持浦口区建设南京医科大学桥北医院
2、支持栖霞区办好鼓楼医院仙林医院
3、南京市儿童医院河西医院
4、南部新城医疗中心
5、优先引进外资独资医院在江北新区落地,加快打造南京国际健康服务社区
6、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江宁汤山街道青龙山院区)
集中南京市第二医院的肝炎和艾滋病、南京市胸科医院的结核病、南京市职业病防治院的麻风病、南山医院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中心等职能
7、支持江宁区建设南京医科大学明德医院
龙虎网讯 扬子晚报记者昨日从相关部门了解到,南京日前出台的《关于优化全市医疗资源布局的近期工作方案》明确,将按照“走出城门、跨过长江”的发展导向,引导优质 基本医疗资源向城市新区和资源薄弱区集聚——严禁在老城区新建扩建大型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优化配置新城新区基本医疗资源,大力发展“精神、儿童、妇幼、 护理、康复、传染病”等发展滞后而群众又迫切需求的专科。
看点1:
胸科医院、脑科医院合二为一 传染病区全部迁出主城
核心内容>>>
整合全市传染病救治资源。将南京市第二医院的肝炎和艾滋病、南京市胸科医院的结核病、南京市职业病防治院的麻风病、南山医院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 中心等职能,全部集中到远离居民聚集区的江宁汤山街道青龙山院区,按照大专科小综合的模式建成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作为集中收治南京地区传染性疾病的医院 和承担重大传染病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心。
整合南京市胸科、南京脑科医院资源,重点发展康复医学。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完成整合后,将市胸科医院与脑科医院合并,一院两区。原市脑科医院的康 复、中医、针灸、理疗等科室调整到市胸科院区,同时在原市胸科院区重点发展康复(侧重精神、神经、呼吸和心血管专科,同时为此类病人提供基本综合服务)。 原脑科院区充分利用有限床位,扩大对重症精神病和神经内外科重症病人的收治,确保医疗资源的利用更趋合理。
南京市第二医院钟阜路院区结合服务需求及自身资源,重点发展老年病和肿瘤学科建设,同时做好传染病人患非传染专科疾病的综合诊疗及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的救治支持工作。完成南京市第一医院心血管病医院与建邺医院的整合,院址在建邺医院现址,共同打造全国一流的心血管病医院。
■解读
南京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市胸科医院、二院均位于主城居民密集区,两大医院的传染病区历年来屡遭市民投诉,将其迁出主城在多年前就提上议事日程,位于江宁青龙山地区的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建成后,“迁移”便具备了条件。
南京市二院虽是江苏省传染病院,但也是南京市肿瘤医院,传染病区一旦搬出后,将腾出300多张床位。
而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心脑血管病发病率的增高,发展康复迫在眉睫。拥有独特地理优势的南京市胸科医院,不仅毗邻乌龙潭公园有适合康复医疗的环境,且与脑科医院、省人民医院隔街相望,可有效承接这两家医院病人治疗后期的康复需求。
心血管病作为南京市第一医院的重点专科,在全国有广泛影响,但有限的空间阻碍了它进一步发展,与建邺医院整合,不仅利于这一重点专科的建设,也方便了百姓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