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开性教育课三秒被抢光.图

新浪健康博客
摘要:四川文理学院新学期的一门选修课——性健康教育课开讲,当晚原本可坐50人的教室爆棚,约有10名学生还站在教室门前蹭课听讲。据该校工作人员介绍,该课在网上设置选修,学生需要操作电脑选择,因为“热门”,课程放出来后仅3秒钟就被该校学生抢完。
必须强调性教育是生理、心理、价值观、生活技能、态度、决策能力、社会文化等综合的教育,不是仅仅性行为的教育。
科普|孩子的性教育
孩子健康成长中除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以外的教育内容几乎涵盖在性教育范畴中。这些是保证孩子很好的运用自己的头脑去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基础,当然必须从小就开始培养。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孩子长到12岁以后,外界对他们的影响力就会明显减弱了,因为他们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思考、行为方式。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已经意识到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价值观、生活技能、决策能力等,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更何况我们是现代社会的人,这个道理想必是不说自明了。
因此,要让家长、老师、校长、教育部门认可儿童的性教育,首要的问题就是让他们知道我们的性教育是包含哪些内容,我们要做些什么,我们要怎么做,只要他们给我们机会,倾听我们、参与我们的一堂课,就会理解支持我们的。因为他们懂得这些对孩子来说太重要了,而他们没有正确的方式方法应对孩子们出现的种种“怪现象”。
好奇|儿童对性的好奇和探索决定了他们需要教育
性伴随我们的一生,从孩子出生开始一直到离开人世,人们对性的需要一直存在着,只是形式和程度不同而已。小孩子一旦发现触摸自己的生殖器官的感觉很奇妙很舒服,他们就会继续这样的行为。从孩子的角度来看,他们做的很正确,他们是在探索自己的身体,享受自己的身体感觉。
作为家长,我们要做的就是理解、尊重他们这样的行为,并告诉他们社会规范,让他们不仅对性有积极的意识,也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尊重别人。因此,性教育是不得不做的功课,因为孩子的成长中一定存在这样的现象,他们探索自己的身体的时候就会提出很多问题,他们有权利获得正确的答案。家长、老师有义务做到:必须回答孩子的问题;必须尽可能给孩子正确的答案;用简单简短的语言告诉孩子;用孩子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孩子并表达给孩子听。
现状|中国的孩子更需要性教育
目前中国的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社会现象的复杂性是空前的。中国的孩子们接受的应试教育已经到了极致水平,但是驾驭这些文化知识、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能力教育却奇缺,这正是通过科学的性教育能做到的。
色情文化、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中性化文化、酷儿文化等,社会文化的多元化趋势,让中国的青年人感到新奇、繁杂、烦躁、茫然、困惑、盲从。青少年容易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迷失自己而不是真正的体验自由。
只有从小就掌握了知情选择的决策能力,有了自己的一套系统的价值观和生活技能以后,才能在飞速发展的社会历史中找到自己的合理定位,实现自己的价值。国际化进程已经不可阻挡,中国人需要听得进不同的声音、包容不同的见解、尊重不同的价值观,同时也要自信的坚持自己的立场观点,有活力有特色的发展自己。这些都需要我们对我们的下一代进行早期的系统的性教育。
必要|高校开设性教育课的重要性
大学生是即将步入社会面临恋爱、结婚、生育等问题的群体,因此对于大学生而言,性教育到了必须进行的时期。在高校应当开设有关性知识的选修课程,对大学生进行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品质的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恋爱观与性价值观。
大学生性教育既不是空洞的道德说教和传统的“贞操”训导,也不是一些西方国家所谓的“价值中立”的简单的性事实和性信息传递。在性教育中科学知识的传播与价值观教育是不可分割的。
形式|多样性教育
国内外的性教育形式多样,不同国家对如何在特定人群中开展或以何种方式实施性健康教育仍存在很大的争议。由于性教育的特殊性,教学方法的运用尤为重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通过逐渐探索,总结了一些具有学科特征的教学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课堂讲授
课堂讲授法是最普遍和常用的方法,它的最大优点是具有系统性。各种性教育内容都可采用课堂讲授。教育者本身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信仰,必然会通过讲授的内容、态度和方法而传达给受教育者,因此在讲授中,一定要注意用严谨而科学的态度来讲解,要有步骤、有选择、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止把性知识庸俗化。
2.性教育讲座
讲座的针对性更强,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决定是否听某一个讲座,这也可满足没有选修上“大学生性教育”课程的学生的需求,使更多的学生受益,建立更广的师生沟通渠道。讲座内容可选择社会热点性问题及学生普遍存在的性问题进行分析讲解。
3.案例教育
在教学中,教育者可充分利用涉及有关性社会学、性法学和性人文学科的各种案例来进行教学,这些案例来源要真实可靠,如央视的道德观察、社会与法、心理访谈等栏目,还有报刊书籍、学生咨询案例、临床病例、社会热点性问题等。
4.教具对照讲解与电化教育
利用模型、图片、多媒体、电影、电视等手段,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和多信息多渠道开展课堂教学,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针对性强的性教育录像带或科教片辅助教学,如介绍男女身体发育的过程、生殖器官的结构、怀孕到分娩的全过程以及避孕常识等。
5.个别咨询
性教育内容繁多,学生中存在的性问题更是多种多样,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不可能解决每个学生的问题,课堂教学只能顾及多数,对少数学生存在的问题,可采用个别或几个同伴一起咨询的方法加以解决。
6.调查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被教育对象数量的差异。学校性教育可以从被教育者中,从学生需要出发,通过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得到足够的数据,以调查数据为依据,作为性教育的可靠依据,使学校性教育更具科学性。
7.讨论
有些教学内容,可设计讨论话题,让学生自由发言或以辩论赛的方式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恋爱婚姻家庭教育中,通过“大学生恋爱的利与弊”,“你如何看待婚前性行为”,“你想找一个什么样的终身伴侣”等话题进行课堂讨论。实践证明,学生发言踊跃,课堂气氛活跃,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能进行有效的互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8.书籍推荐法即自学
大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但由于缺乏指导,他们的性知识来源五花八门,有些知识甚至是错误的。性教育包含的内容极广,且每位学生的性需求和存在的性问题有很大差异,教师可选择性地推荐一些书籍,让学生自己去图书馆借阅。
9.书面交谈法
教师可以利用布置作业的形式与学生进行有关性问题的书面交谈。有些学生对性问题不愿启齿,尤其不愿对异性老师暴露隐私,这时书面交谈法可以很好的发挥与教师沟通的作用。这种方法有利于教师收集学生对教学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为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供第一手资料,以切实满足广大学生对性教育的需求。
10.异性教育法
鼓励大学生广交朋友,特别是参与同性和异性的群体活动,建立正常的异性交往和友谊。这种正常的异性交往可以使他们了解不同性别的异性,学会正确地评价异性伙伴,有利于他们对爱情价值的理解和确定对终身伴侣的选择标准。
11.举办性教育科普展览
开展性教育科普展览,可以达到让更多的学生和教师受到科学的性教育,在性教育教师师资不足的情况下,也可发动学生参与。根据实际隋况,其规模可大可小。
性福课堂专家:甄宏丽、曾考拉
(新浪健康综合中国新闻网、《中国性科学》杂志、新浪健康专家专栏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