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牌中国区降价引抢购

新浪新闻客户端
◎每经记者 蒋佩芳 发自上海
这两天香奈儿(CHANEL)中国市场降价遭疯抢的消息刷爆了微信朋友圈。
香奈儿宣布于2015年4月8日起协调全球各市场的价格差距,香奈儿中国内地门店已悄然降价。不过,记者了解到,普拉达、LV等品牌暂未跟进降价。
据了解,香奈儿宣布自2015年4月8日起协调全球各个市场的价格差距。首先调整的是经典款(11.12和2.55)与Le Boy Chanel手袋系列。在欧洲售价上调约20%,中国内地则下调20%,最终缩小全球市场的价格差异,价差将不超过5%。除了手袋,香奈儿的腕表等其他产品也在降价,且幅度不小。

中国区和欧洲区降价前后对比图
不过,目前来看,香奈儿的降价尚未引起大规模跟风。普拉达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暂无降价消息;LV官方客服中心人员也表示手袋目前没有降价计划;古驰(中国)贸易有限公司方面则表示对“调整价格”类问题不作回应。
奢侈品中国区降价引抢购
原因:或为电商渠道做准备
走秀网CEO纪文泓对此表示,香奈儿重新梳理各个市场的价格,缩小各个市场之间的价格差,是奢侈品牌接地气的开始。除了为打击不规范的代购市场、提升顾客在精品店内的购物体验之外,还出于整体消费环境的考量。
纪文泓称,2014年中国人76%的奢侈品购买发生在海外市场,中国内地大量的奢侈品门店销量不佳。萧条的经营状况逼迫奢侈品牌不得不重新考虑定价体系。“此外,中国的电子商务发展太迅猛,使得信息更透明,而跨境电商的发展,使得线上零售快速增长。”
记者从天猫国际方面了解到,阿里和意大利方面正在酝酿一系列重大合作,利用欧元汇率波动造成的价差,以及跨境电商的创新模式,把意大利品质商品,特别是 消费者长期受到价格歧视的大牌商品,同价送上天猫和天猫国际。届时,红酒、火腿、橄榄油,甚至是Prada,阿玛尼等意大利大牌将和欧洲同价,登陆天猫和 天猫国际。
尽管跨境电商平台目前的发展对奢侈品品牌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周婷表示,香奈儿未来也可能会走上电商之路,这是在做整体的战略考虑。“一旦香奈儿自建电商渠道,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调整全球的价格体系;第二步是调整全球的供货体系;第三步则要调整全球的服务体系。”但该说法未得到香奈儿方面的回应。
影响:香奈儿降价 市民排队扫货
香奈儿降价了。降价消息传出后,国内部分香奈儿专柜昨天人满为患。
此次价格调整包括手袋、皮具与服装,但不包括香水。香奈儿称调价主要原因是应对欧元贬值、抵制代购对品牌形象带来的困扰等。
因高额关税,中国的奢侈品价格高出法国40%,巨大的价差使得中国消费者更愿意在欧洲或亚洲其他关税相对较低的国家血拼,还催生了代购族群。
尽管香奈儿官方宣布4月8日起调价,但是国内一些香奈儿专柜已经迫不及待提前下调价格。
记者了解到,在一些提前降价的香奈儿门店,昨天已出现了人满为患的情景。
奢侈品的现状:利润下降运营成本大
对于奢侈品品牌的现状,奢侈品专家、财富品质研究院院长周婷表示,“第一,中国的门店成了广告牌和体验店,销售非常惨淡;第二,销售收入是增加了,但营业利润严重下滑;第三,品牌在中国发展十几年,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开设了大量门店,运营成本一直在增加,市场反而倒挂国外。如果中国地区价格依然居高不下,最终受害者是品牌自身。所以,必须让一部分消费回流到中国市场,重新调整全球价格体系,让品牌的渠道重塑、定价策略、客户管理形成良性的全球运作机制。”
在周婷看来,相较于其他奢侈品品牌此前的各种悄悄地“打折”,香奈儿直接宣布降价的举措显得非常勇敢,它在行业中的示范作用势必会形成风潮。相较于进奥特莱斯的Prada和Gucci等,香奈儿与LV从来不进奥特莱斯,更不打折,甚至年年还要涨价,非常坚定地保护自己的品牌形象。她特别提到,“在奢侈品行业,全球价格一体化是必然趋势,而香奈儿的做法会加速奢侈品全球价格一体化的进程。”
奢侈品的身价之谜:国内奢侈品缘何卖得贵
中国已经是世界奢侈品的第一大消费国,但七成东西是在境外买的。相同品牌境内外价差少则两三成,多则近一倍。以香奈儿为例,调价前算上欧元对人民币汇率大跌的因素,上海外滩门店比巴黎老佛爷要贵上百分之七八十。奢侈品牌基本如此。通过亲友、买手到欧美日韩购买钻戒、包包、手表、板鞋等等烧钱货的蔚然成风,还滋润了无数代购。
税率和流通费用是奢侈品牌经常用来辩护价差的工具。的确,国内对进口奢侈品从进口开始就征税。经过关税、增值税和奢侈品消费税几道税种复合作用,再算上租金等成本,价格比境外原产地高个两三成就显得很正常。这也实际上是不少品牌在内地和香港之间的价差。在香港中环买个蒂凡尼的钻戒,差不多就相当于国贸的八折。
这远不是故事全部。很多品牌的价差明显高于两三成,背后是商家有意为之的“高价位策略”。奢侈品牌仅在一线城市黄金地段置办店面,同时利用限量供应、提前订制等供货策略搞“饥饿营销”,将本来的奢侈品面貌烘托得更加高大上。这种气氛之下再相应加价,水到渠成。
但要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才行。中国一些本地化的原因显然要负更大责任。这其中,送礼文化和虚荣心理非常突出。官场和商场成了奢侈品重要的阵地。在送礼越贵越显诚意的逻辑下,光环下的奢侈品显然提供了绝佳的选择。同时,由于大量消费并不实际出自购买者的腰包,买家的价格敏感性也相当低。因此某名品店里一掷千金如超市买猪肉一般的报道屡见报端。
更重要的购买力量来自于年轻人。中国奢侈品消费主力的平均年龄比欧美要低15-25岁,明显年轻化。同时,奢侈品购买金额占收入的比重也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美国人平均只拿不到5%的钱来买奢侈品,而中国白领们每年拿出两个月的工资给自己买个包买块表则很常见。进口奢侈品背后的文化认同度竟然在国内还高于国外——很多年轻人买这些只是为了在朋友聚会的时候能够拿出来不至于丢脸。
奢侈品的未来:奢侈品中国调价或成必然趋势
财富品质研究院院长周婷认为 ,香奈儿作为奢侈品行业的标杆品牌,它的调价对其他品牌会有一些影响,各个品牌都会重新设定自己的全球价格体系,整个行业调价是必然趋势。
也有业内专家分析,“香奈儿调价之举必然引来其他品牌的效仿。”首先,香奈儿在欧洲市场涨价已初步提升了其全球业绩;其次,香奈儿在中国降价,将大幅刺激中国消费。“所以,从销售总额的角度,此次调价导致的总业绩必将不降反升。”(综合北京青年报 京华时报 信息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