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120年校庆.江泽民送贺信

新浪教育
摘要:2016年4月8日,是一个值得所有交大人永远记住的日子。风云两甲子,弦歌三世纪,花已开好,百廿交大,共同绽放!
2016年的交通大学,是繁忙、快乐、幸福和充满爱的。

4月8日零点,上海交通大学发布校庆视频《让爱带我们回家》,拉开2016年五大交通大学系列校庆大幕。在建校120周年之际,江泽民学长再次为母校发来贺信。这应该是最牛的贺信了吧~

江泽民贺信

上海交通大学现场
五所极其优秀的中国大学庆祝他们同根同源的双甲子生日,这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大学史中,都是极其罕见的。百廿交大因图强而生,因改革而兴,因人才而盛。今天小编带着大家重新了解交通大学。

五所交大校徽
一、交通大学名字和生日的来源
一般提到交大的滥觞,必须提及盛宣怀创办南洋公学一事。盛宣怀,江苏常州人,清光绪廿二年(1896年)被任命他为督办铁路大臣。有鉴于清廷屡次败于列强、 国力积弱不振,盛宣怀认为“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并与培育技术人才为主的天津北洋大学堂有所区隔,便奏请在上海设立南洋公学,该校以法律、政 治、商务为优先,隔年便在上海徐家汇正式设校(今上海交大徐家汇校区)。

上海交大徐汇校区
1920年12月14 日,是交通大学校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日。时任交通总长的叶恭绰在提交徐世昌总统的呈文中提议,为统一学制起见,将交通部部属的4所学校以大学总其成,名曰:交通大学。1921年5月,交通大学正式合组成立,上海工业专门学校相应改组为交通大学上海学校。从此,交通大学这一校名虽历经风雨,却传承不辍。

1921年的交通大学
为何交通大学校庆之日定于4月8日?这有两个说法:一是取交通“四通八达”之义,故定为四月八日;二是盛宣怀写给南洋公学首任总理(校长)何嗣焜的信中,内容提到南洋公学第一班的开学日期为四月八日,台湾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硕士许陈品先生称,台湾新竹交大取后者的说法为准。
今年5所交大的系列校庆时间分别是4月8日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4月9日、新竹交通大学;5月15日西南交通大学及9月10日北京交通大学。
二、一张图让你看懂交通大学的历史
在交大校史馆里,中国第一位物理学博士的论文、中国近代最早一批教科书、清末民初最早的一张大学文凭……这些已然超越了学校的历史,记录的是中国高等教育的起步。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系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1934届高材生,毕业后即考取清华留美公费生,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航空工程系学习。他刚 到MIT就有一个“惊人”发现:交通大学课程安排大部来自此校,就连实验课的实验内容也是一样的,交通大学是把 MIT搬到中国来了!交大就是中国的MIT。
新中国成立后,交通大学跨入了“建设新型的人民交大”的历史阶段。
1949年下半年到1956年,学校前后经历过大大小小8 次调整。
1955年4月,根据全国工业的布局和国防建设的需要,国务院决定将交通大学内迁西安,1957年对迁校方案进行了调整,形成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和西安部分的新格局,1958年暑假,西迁任务顺利结束。
1959年7月,国务院批准交通大学上海、西安两个部分分别独立地成为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从此,上海交大和西安交大这对同根兄弟,共同继承和发扬交大的悠久历史和办学传统,为中国的教育和科技事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校史沿革 图片来源:上海交通大学校史博物馆网站
在校庆前三天,经过全新改造、面积500平方米的上海交大徐汇校区校史博物馆正式开馆,它是120年前的南洋公学主体建筑之一,开馆后,将成为展示上海交大校 史、校情的文化窗口。博物馆首次展出交通大学历史上,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重要文献实物,多件“镇馆之宝”也由此揭开了神秘面纱,让你从另外一个角度可以更多的了解中国搞定教育的历史。
三、交大那些人:中国进步的力量
上海交通大学,人才辈出,贡献卓著。秉执“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之传统,百廿载风云砥砺,桃李春风;卅余万学子陶钧,蓝缕筚路。经文纬武,才智摇篮;励志竭精,栋梁渊薮。更涌现出江泽民等治国英才,钱学森等科学大师,及殷众文化精英、社会翘楚和实业巨子。且夫以国家富强为己任,诚愿尽酬;于民族振兴之基图,砥柱中流。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有200余位交大校友;在国家23位“两弹一星”功臣中,有6位交大校友;在18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有3位来自交大。

图片来源:教育部官方微信
不过,也许你也想不到,交大校友团远不止如此:
蔡锷:1898年考入南洋公学,中国政治家、军事家。
蔡元培:1901年任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近代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
侯绍裘:1918年考入南洋公学,“五卅”运动领导人之一。
黄炎培:1901年入读南洋公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家,实业家,政治家。
李叔同:1901年就读于南洋公学,现代中国著名艺术家、艺术教育家。
凌鸿勋:1910年考入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铁道工程学家。
陆定一:1922年入南洋大学电机工程科学习,中国共产党重要作家和文化人物。
邵力子:1901年就读于南洋公学特班,中国共产党发起人之一。
他们都是交大人,你想得到吗?
交大晒不同时代学生照
四、交大创造的那些第一
一百二十年来,无数推动中国进步的科技成就,其中都蕴含着交大人的心血和智慧。
翻开近现代历史,交大人参与创造了众多“第一”:第一台中文打字机,第一台内燃发动机,第一部无线电台,第一艘万吨轮,第一艘核潜艇,第一枚火箭,第一代歼击机,第一艘航空母舰,第一台载人深潜器“蛟龙号”……

上海交大医学院,同样在医学、生命科学领域创造了许多国内乃至国际第一:第一例心脏二尖瓣分离术、第一例成功移植同种原位肝手术、第一例成功抢救大面积烧伤病人手术等。
近年来,上海交大拥有“暗物质探索研究”、“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制造”、“量子信息存储”、“国家水体安全的环境战略-洱海水治理”、“4500米无人遥控潜水器(海马号)研制”、“火箭发动机关键部件加工”、“纳米材料全新力学现象”、“合成光学活性无机材料”、“DNA磷硫酰化修饰基因组图谱破译”、“肾上腺肿瘤致病基因”、“肾上腺和胰腺内分泌肿瘤医学基因组学”、“胃癌发生机制”、“生态系统镁研究”、“生长素调控植物气孔发育”、“水稻花器官发育”、“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寻找潜在新靶点”、“治疗帕金森症天然产物”等一批重大研究成果。
正如上海交大党委书记姜斯宪表示:“致力于探索世界科技前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作出不可替代的贡献,既是交大精神文化的传承,更是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
五、百廿交大共同绽放
2015年7月5日,上海交通大学在2015年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发布了上海交大120周年校庆徽标。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席涛教授作品
这枚极具意义的纪念徽章是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席涛教授作品,图案以篆体“交”字和1896、2016两组数字一同构成交大最早的校门,取意为“思源致远、天地交通”,象征交大跨越三个世 纪,开启新甲子的征程。红色彰显出交大的广博、宏伟及辉煌。图案顶部为“人”字,象征人才培养为重。上部三个人构成“众”字,下部三行中英构成台阶,象征120周年之际,交大人众志成诚、脚踏实地,向世界一流再进发。

交大校庆时间轴
这所创建于19世纪末的、闪烁的金字招牌与学术重镇的交大,不仅度过了中国从帝制走向共和的20世纪,相信也将在21世纪的今天教育着众多莘莘学子,承担中国学术发展与反馈社会的任务,继续在这个世界上“交流汇通”它的所有成就。
今天,全国各地的交大人、全国各所大学还有整个上海都用自己的方式送出祝福。今天,我们都是交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