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教育

韩国人疯了?双11申遗筷子日

韩国人疯了?双11申遗筷子日

新浪教育

关注

摘要:中日韩三国专家学者10日在韩国清州举办了“筷子国际学术研讨会”,一致希望共同为筷子申遗。

事件|韩国将“双11”定为筷子日:与中日共同申遗

据韩联社11月12日报道,中日韩三国专家学者10日在韩国清州举办了“筷子国际学术研讨会”,一致希望共同为筷子申遗。

中日韩三国参与人员在“筷子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一致表示,筷子在中日韩三国维护和平,走向合作、和谐、共生的目标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希望通过此次会议,能够推动中日韩三国共同将筷子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

此外,会议还决定11月11日为“筷子节”,中日韩三国将为共同申遗和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人文网络而召开事务会议 。

主办此次学术会议的东亚文化城市委员会名誉委员长李耳令称:“中日韩三国如果携起手来共同成功申遗,那将为人类文明史增添新的历史,可能将筷子文化扩展到全世界。”

背景| 中韩相继申请的世界记忆名录是什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0月9日公布,将中国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纳入“世界记忆名录”。10日,有一则新闻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除中国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被收入外,韩国申报的《儒教雕版印刷木刻板》也成了“世界记忆”。

这则新闻一出,不少媒体都以“韩国将儒教典籍雕板成功申遗,内含大量中国经典”作为文章标题刊载。不得不感叹,这些年中韩之间的隔阂不仅仅是“足球”,还有申遗“世界记忆名录”是什么。

在和大家探讨这个话题前,先给大家介绍一个背景知识。这次中国和韩国分别成功申报的“世界记忆名录”是什么?

据了解,世界记忆名录,又称世界文献遗产或世界记忆遗产,是继“世界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同属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之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2年启动的一个文献档案保护项目。

该名录主要收录具有世界意义的手稿、图书馆和档案馆保存的各种介质的珍贵档案、文件等。每两年评选一次,每个国家申报项目不能超过两个。加上《南京大屠杀档案》,中国已有10份文献遗产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其他9份文献包括著名的《本草纲目》《黄帝内经》等。

2005年,韩国的“江陵端午祭”被收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江陵端午祭”是属于“世界文化遗产”这一类。换句话说,这些行为都属于“申遗”,只不过类别不同。

延伸|这些年韩国申遗了中国哪些东西

在“申遗”这件事上中韩网民不止一次“较劲”,最初是“端午节之争”,此后,韩国申遗成功的暖炕、泡菜都曾引发两国网民和媒体的热议。

此后,2013年12月,韩国的“泡菜文化”被收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让部分同胞又生出一丝遗憾,认为泡菜也是咱中国发明的啊。2014年韩国拟将“暖炕技术”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该消息一出,又引发了一场中韩两国的“申遗”之争。

不过,韩国的暖炕是否申遗成功,小编在公开资料中并未找到最终答案。据了解,韩国计划申报的取暖设施学名为“温突”,翻译成中文时被译为“暖炕”。正是这一译名让人产生联系和误解。温突专指朝鲜民居特色的地热取暖系统。公元7世纪开始在朝鲜半岛上广为流行的温突主要为整间房间全铺式地暖,是适应当地居民“坐式”文化而诞生的设置。至今保持低坐卧起居习惯的韩国人并不少。一些观点认为,韩国拟申遗的“暖炕”和我们的东北大炕并非完全重合的概念。

至于此次韩国申报的《儒教雕版印刷木刻板》,主要是朝鲜李氏王朝(1392-1910)时期一系列儒家学说相关作品的雕版印刷用木刻板。媒体在报道中发现,这些古籍中不仅包括朝鲜李氏王朝时期儒学家的著作,也包括一些原汁原味的中国儒教经典,例如朱熹和吕祖谦合著的《近思录》(1794)。

  • 韩国端午节申遗成功

    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沸沸扬扬的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以韩国胜利告终。

    查看详情
  • 韩国“暖炕”申遗

    韩国拟将暖炕技术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该消息一出,有中国网友呼吁有关部门把与暖炕技术类似的火炕技术申请非遗。

    查看详情
  • 中韩印刷术发明权争夺战回顾

    韩国将金属活字印刷术视作其文化符号之一,在中国公众特别是学术界引发争议,近几年韩国试图争夺印刷术发明权的行为并没有停歇。

    查看详情

解惑|韩国人为什么这么热衷申遗?

韩国人对申遗的热衷由来已久。包括宗庙祭礼乐、板索里、江陵端午祭、泡菜和越冬泡菜文化在内,目前韩国已拥有至少1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申遗热”丝毫未减。

不过,韩国“申遗热”并不被认为是这个问题的根本所在。分析认为,韩国人在此类申遗项目上,往往用的名义都是文化的“在地化发展”。比如端午祭,比如这次韩国申报的《儒教雕版印刷木刻板》。然而,一个两个项目没问题,如果项目多了,形成系统了,对外树立形象了,那就很有问题了。

那么,中国方面又是怎么看待韩国申遗“中国东西”这件事呢?在韩国去年打算申请“暖炕”时,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的工作人员曾对媒体表示,中国暂不会将火炕技术申请非遗。一些专家当时分析认为,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需要有价值、有积极意义及濒危亟待保护。而中国文化遗产项目比较多,每年在文化部申请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都有几百个。因此在决定何种项目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时须有“轻重缓急”。但是很多业界人士也承认,韩国的申遗体现了韩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自觉传承、国家认同感,以及对文化产业的独特开发和推介。

如果跳出“申遗”这件事,从泡菜到韩国服饰到韩剧再到“鸟叔江南Style”为代表的韩国流行音乐一度风靡亚洲和世界,这些年韩国对自身的文化包装和推介的确是有独到之处的。

结语:结语:近年来,韩国在申遗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可谓是“资深专家”,从活字印刷术到端午节,从泡菜到暖炕,再到今天要申遗的筷子。究竟什么时候韩国人才会停下他们疯狂的申遗脚步呢?

新浪教育综合三晋都市报、国际在线报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