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工科博士说相声:我学历高

新浪教育
摘要:那些名校出身、却不从事本专业的毕业生都做了怎样的选择?网友“蓝念”爆料,她表哥李宏烨毕业于上海交大,从本科一路读到博 士,结果却进入了一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行当——相声。
交大博士转行说相声丨相声界学历最强,学术界相声最棒

李宏烨
一个工科博士,为什么放着好好的工程师不当,要跑去说相声呢?
与相声结缘已久,学习是主业,相声是副业
李宏烨,天津人,1986年生人。2003年考入上海交大,本科、硕士和博士读的都是塑性成形专业。简单地说,这个专业就是材料科学领域的一种工艺类型。今年博士毕业后,他注册了一间公司,专门运作2年前成立的“新语相声俱乐部”,正式成为一名专业的相声创作者和表演者。
他的妻子兼学妹郑钰,还在攻读博士学位,也是俱乐部的一个重要成员。在丈夫眼中,妻子永远是“最佳女主角”,“我们这次的演出,她是演得最好的。”两人在李宏烨22岁生日时就结了婚,那时候他正在读研(微博)一。现在,他们已经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
工科博士与相声演员,似乎八竿子都打不着。但其实,李宏烨与相声结缘已久,一直都对相声抱有很大的热情,所以家人对他的决定,并不感到意外。
本科期间,他和妻子相继加入上海交大的相声协会。此后的十几年里,他们在相声协会上投入了巨大的时间和精力。郑钰说,那时候学习是他们的主业,相声就是他们的副业。
在学界得不到满足感,他用“叛逃”传递创新想法
到了找工作的时候,李宏烨却把主、副业调了个个儿,从本专业“叛逃”,义无反顾地踏入曲艺界的大门。
促成他这个决定的,是他心中压抑不住的创新欲望。而这个欲望,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在制造业业界,目前都无法得到满足。
在他看来,无法实现的原因,在于学界和业界对创新思维的忽视。
揭秘转行原因丨学界和业界对创新思维忽视
李宏烨的博士论文写的是一种全新的工艺技术,他自认为这是一个伟大的创新。当时,论文也被两家国际期刊接受、发表。但到了答辩环节,老师们问他的全是,这个工艺有什么实用价值,能带来多大的收益?这一度让他的论文无法通过答辩。“他们完全不care(关心)创不创新。”
国内制造业的创新环境也让他失望。开发新技术不是工程师主要的工作,引进国外技术进行国产化,才是业内常见的做法。
而写相声段子,正好能施展他的创作抱负。并且他认为,相比于写歌、写作等创作,相声能更好地传递思想。“相声先让你笑,你笑完后就能听得进去它表达的思想,其实也就是让观众‘得道’。”
用工科原理创作相声段子,他的导师居然很支持。
小品界低调“星二代”
虽然李宏烨最终选了一个与本专业毫不相关的职业,但这个工科博士可不是白读的。
他说,如果是本科毕业,他大概不会选相声;但博士毕业后,他得以把多年习得的研究能力,运用到相声的创作当中,这让他坚定了走相声这条路。
甚至连他的导师赵震教授都曾说过,“我的博士生李宏烨有相声方面的专长,我觉得艺术与科研结合未尝不是好事,尽可能给他鼓励和支持。”
2011年,李宏烨和郑钰合作写了一本书《相声的有限元》,他们用“有限元”这个工程界仿真技术的核心理论,对相声进行学术研究。
去年,俱乐部创作了50多段相声,在业界算得上是高产。李宏烨认为相声界对他们团队的评价还是比较中肯的——表演还欠火候,但创作能力了得。
相似丨华人工科博士白宫玩起脱口秀
黄西(Joe Wong)曾在中国科学院攻读硕士,后获得德克萨斯州莱斯大学博士学位,全职工作从事科学研究。美国深夜节目收视率冠军的“大卫·莱特曼秀”在2009年4月12日晚上破天荒邀请中国口音极重的黄西(Joe Wong)亮相,以英语讲美式笑话,近六分钟的演出,观众反应热烈。黄西一炮而红。
黄西在读中学时,喜欢逃课,上课经常做小动作,对未来的人生规 划从来没有想得太多。
上大学时,黄西第一次走出家乡来到省城长春。
到麻州工作后,他利用时间报名就读“笑话写作成人教育班”,但“也没有真正学到东西”,但经由这个管道接触到波士顿的喜剧圈,开始了他的表演活动。
第一次登台是2002年,他说,“不太容易,因为人家不愿意提供机会……”。他努力在笑话题材上不断创作,有时写100则笑话,只有一则好笑,最早的听众是黄西当会计师的太太金妍。
他的移民题材,配上货真价实的外国口音,很快就受到欢迎,他打入2003年波士顿国际喜剧节的决赛。黄西说:“美国搞笑圈是很严酷的,好笑就是好笑,不好笑就是不好笑,不分族裔,创新才是搞笑艺人的唯一生存之道。”
2010年3月的美国电视记者年会上,作为唯一受邀的谐星为总统和全国的媒体代表们表演15分钟的脱口秀。
新浪教育综合钱江晚报、黄西百度百科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