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教育

公考生口述:为了铁饭碗死磕!

公考生口述:为了铁饭碗死磕!

新浪教育

关注

摘要: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已进入报名确认阶段,据统计,今年国考较往年报名人数减少,招录人数却在增多,竞争比达到5年来最低水平。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并没有改变,有的“公考”战士数年不离不弃。

公考“战士”|为了“铁饭碗”,“死磕”到底

应届生:备考4个月,图书馆、食堂、宿舍三点一线

从7月暑假就开始看书,为今年国考做准备,张丽已经备考4个月了。今年读大四的她,和大部分考研党一样,暑假没有回家,而是留在学校,每天图书馆、食堂、宿舍三点一线重复着。大四开学后,除了少量课程外,也都在为公务员考试准备。

往届生:考了数年没考上,如今媳妇都不好娶

“考不上公务员,媳妇都不好娶”,这话听起来好像有点夸张,但在李峰看来,并不是用来调侃的笑话。

李峰2012年大学本科毕业,因为专业“冷门”,找工作频频预冷,他决心考公务员。毕业当年李峰便参加了国考、安徽省、江西省、江苏省省考,不幸的是,最终都落榜了。“江西和江苏的考试,当时都进入面试了,结果还是被刷了。”

最后,李峰决定先考大学生村官,考上后他这一干就是三年。现在,李峰已是村里第一书记。但是村官毕竟不是公务员,“无论是待遇还是工作性质,都没有公务员好。做村官的这三年,我每年都在考公务员,省考、国考,考了不下于10次,却从来没有考上过。”

让李峰感觉“压力山大”的还远不止这些。“现在的工作和身份都比较尴尬,以后再考不上公务员,媳妇都不好娶,村官不同于公务员,没有稳定的工作和差不多的收入,别人想给介绍对象,一看我这没有个稳定的工作,都又绕开了,父母也着急。”

父母施压|一心“考公”,培训花掉好几万

周云2011年大专毕业,就一直在考公务员。

“父母都觉得女孩子,毕业了能找个轻松稳定的工作就好,所以我从毕业开始一直在考公务员。”周云说,因为家里条件还不错,每年她都有报公务员培训班,“每次报班少说也要几千块,贵的多达一万多,总共花费不下于五六万了。”

今年上半年,周云终于考上了县公安局,成为一名公务员。

  • 国考天价培训班隐匿 线上1年通过班受追捧

    一些培训机构玩起新噱头,过去的“天价”培训班难觅踪迹,线上课程崛起,尤其是倡导“打包培训”理念的“一年通过班”成新宠。

    查看详情
  • 国考培训玩噱头 要价两三万赚钱靠概率

    “一年通过班”协议价格是2.58万元,可参加国考、省考、选调、事业单位、教师招聘等多次培训,如果一年内没有考上退款1万元。

    查看详情

现实心声|公务员其实就是个围城

有人忙死、有人闲死,有人挤破头想进去,有人进去又想跳出来。公务员究竟怎么样呢?已经有几年工作经验的张丽认为,公务员其实就是个围城。

她告诉记者,公务员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光鲜亮丽,岗位不一样,劳动强度也有所不同,有的岗位很清闲,有的人则比较忙。“公务员在工作上背负的压力其实很大,上有领导,下有下属,尤其从事文秘岗位的公务员,加班是常事,久而久之精神压力也特别大。”

在公安部门工作未满半年的周云对这一说法深表同意。“当初就是冲着公务员工作轻松、稳定、体面,才不惜一切代 价坚持考公务员,现在考上了,觉得也没有理想中的那么好,虽然稳定,但也如温水煮青蛙消磨人的意志,加上没有年终奖,工资并不算高。这就是一个大围城,体 制外的人想进来,同时也有很多体制内的人想出去。”

  • 数据新闻:辞职官员逾七成从商

    近年来,不少明星官员先后选择了辞职,数据显示,辞职官员七成选择了从商,大多数都有比较好的归宿。

    查看详情
  • 80后女副局长辞职:工资比不上丈夫缴的税

    25岁硕士毕业,入职便担任县人社局副局长。她说,基层公务员待遇低,晋升途径狭窄,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查看详情
  • 工资8年未涨 公务员辞职被指好日子到头

    据智联招聘4月发布数据,2月来已有超1万名公务员提交简历。工作8年依然是科员,是安于现状继续等待还是大胆跳出,他们必须选择。

    查看详情

调查分析|公务员辞职的三大原因

原因一:薪酬水平偏低

眼下公务员薪酬福利水平相对于企业人员来说,仍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在当前形势下,原来一些隐性福利减少,甚至完全没有,一些基层公务员感到不适应。

原因二:晋升空间狭窄

一些公务员辞职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晋升空间狭窄,升职靠熬年限、拼关系。

原因三:压力大、幸福感低

多位已辞职或有辞职打算的公务员抱怨,他们离开或希望离开公务员岗位,还有一个原因是基层工作强度大、压力大、风险大,“经常加班”、“5+2”、“白+黑”,幸福感低。

  • 基层公务员为何辞职:副区长开咖啡店背后

    考公热”高烧不退。但近年来,尤其是今年以来,省内外仍有一些基层公务员因种种原因辞去公务员职位。

    查看详情
  • 怎么看待官员辞职背后“新50岁现象”

    这一现象说明无论是从国家层面传递出的信息,以及来自市场的预期,都在为这个社会的有志之士提供了更多选择的可能。

    查看详情

小编想说,“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各行各业如此。但“考公党”需要扪心自问的是:考公务员是你自己的选择,还是父母的意愿,抑或只是跟风?考虑清楚,愿意为它死磕到底,你是个“战士”;没想清楚,糊里糊涂,“一入侯门深似海”,再想冲出围城,可不是那么轻松的事了。

新浪教育综合市场星报、中国新闻网、中国青年报等媒体报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