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教育

点赞:支教女教师黄瓜做性教育

点赞:支教女教师黄瓜做性教育

新浪教育

关注

摘要:北大女生云南支教,给当地的孩子进行了一堂性教育课程。虽然她已离开学校两个多月,但大胆的教学犹如一块石子投入到平静的湖面,在女生心中激起了一层又一层涟漪,也在学校的老师中激起了波澜。

事件丨北大女生云南支教上了一堂性教育课

关爱留守儿童|北大支教老师用黄瓜上性教育课

这个北大女生叫岳昕,她做过详细的资料收集。联合国人口基金支持开展的首次“中国青年生殖健康可及性的政策开发研究”指出,“在中国,每100名15岁到24岁的未婚女孩中有4名怀孕”。

7月28日岳昕开始在以礼河联合学校上课。为了这10天的支教,她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如试讲,听取其他支教同学的意见等。这次教案,40%是岳昕在北京完成的。

10月15日下午,春城晚报记者到学校回访听过此课的女生时,不少女生还能清晰地回忆起两个多月前课堂上的每一个细节。

“你们说,老师为什么要带一根黄瓜来上课呢?”

“是用来吃的?”

岳昕笑了笑,拿出一个小盒子:“这就是安全套。今天咱们要一块儿把安全套套在黄瓜上,看看它怎么用。”

岳昕让第一排的一位女生走到讲台上,拆开它的塑料包装,取出安全套举给同学们看。60多位十三四岁的女孩子,晶亮的小眼珠偷偷摸摸地往这边瞟,脑袋却迅速地转过去。

实际上,上课之前,她还针对学校女生做了一份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结果是,很多女生希望老师能和她们分享一些经验,教她们正确掌握基本的生理生殖知识。同时,也希望多开一些关于生命孕育的课,让她们懂得如何进行自我保护等。

问卷调查的结果还显示,全部初二女生和逾九成初一女生都已经历了月经初潮,她们的母亲第一胎生育年龄普遍不超过25岁,然而她们先前受到的性教育只告诉她们“失去贞操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却没有告诉她们什么是有保护的性行为,也没有告诉她们性骚扰的基本分类与防范方法。而在40%学生为留守儿童的当地,这样的结果意味着极大的性侵害风险。

两个多月后,学生们在回忆岳昕的性教育课时,虽然还带着羞涩,但都是有问有答。

小琪是第一次接受这么震撼的性教育课程。事后跟母亲聊起这堂课,母亲对她说,“没想到老师还会这样上课。”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小琪,唯一的性知识就是五六岁时,母亲告诉她男生和女生的区别:一个站着上厕所,一个蹲着上厕所。

岳昕的课给以礼河联合学校580名初中女生留下了深刻印象。课程结束后,岳昕就收到了学生们雪片般的反馈,“我认为这堂课在知识上的含金量很高”;“老师用亲身经历相告也看出了老师的用心”;“虽然这两节课时间很长,但是对我终身受益。”但在以礼河联合学校部分生物老师们看来,岳昕的做法并不值得提倡。

张海鸣是该校的的生物老师,她觉得岳昕的行为挺大胆,想法也比较创新,农村的孩子信息来源少,对一些生理现象觉得很神秘,适当引入一些较为大胆的性教育,还是有必要的。“但农村孩子的思想意识还达不到那个层次,这样的教育反而会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比如教如何使用避孕套。”两位生物老师认为,当地农村的孩子基本都是留守儿童,平时缺乏家长的监护,更容易出问题。

数据丨95%的留守儿童未接受过性教育

仅有5%的留守儿童接受过性教育知识,95%的从没了解过这方面知识;有46%的留守女童,对于‘来月经意味着在性生活后有可能会怀孕’等方面都不清楚……”在暑假,共青团广州市委、广州市福利彩票发行中心在开展留守儿童“福彩夏令营”活动中,发现了这一状况。

据全国妇联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约为6102万,其中约三分之一与祖父母一起居住。而这些留守老人受体力、精力、文化程度和法律意识等限制,监护能力相当薄弱。

学校是留守儿童遭受性侵的重灾区。安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副院长桑青松认为,农村留守儿童远离父母,缺少情感支持,对很多孩子来说最亲近的人就是老师,因此对教师的师德和心理健康水平的考察比业务能力更重要。

他提出,对留守儿童的性教育要与时俱进。“我们长久以来对于性教育羞于启齿,却没有考虑过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中,孩子丝毫没有防护知识是非常危险的。”

聚焦丨关注农村留守儿童青春期

留守儿童的性教育现实状况令人吃惊:12岁的女孩不知道自己来月经了,不知道月经对女性意味着什么,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妈妈从没对她谈起即将到来的身体变化。山东省青少年研究所副教授魏晓娟对农村青少年问题11年的研究历程中,类似情况绝非个案,每次接触,她都不免“震惊、痛心”。

2014年7月,山东东平初中女生性侵悲剧被媒体曝光,青春期叛逆、性教育匮乏、家庭和学校教育缺失,更是将农村留守儿童青春期问题推进公众视野。

  • 孩子性教育最大障碍是父母 那么难启齿吗

    儿童性教育势在必行

    查看详情
  • 性教育不能错过的五大关键时间

    在儿童性教育问题上,很多家长存在误区。

    查看详情
  • 如何教0到18岁孩子防性侵

    在美国,孩子被强暴和性骚扰是刑事重罪,要受到严厉的惩处。

    查看详情

危险已经来临,并通过个体境遇折射出诸多问题,越来越多目光也聚焦于此:谁来呵护农村留守儿童的青春期?

教育部门应开发和完善相关教材和课程建设, 从学校层面切实开展好青春期教育;鉴于家长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所具有的无可比拟的优势,应依托学校对家长进行教育和必要培训,提升家长的教养能力;此外,对留守儿童的法制教育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加强学校、社区、村委的引导作用,可借鉴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将问题少年纳入司法程序的模式。此外,应加强教育、民政、司法等部门联动。

从2010年起,民政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选取云南、新疆、山西、河南、四川相对边远、贫困、少数民族聚居的120个村开展为期10年的试点工作。

每个村设置儿童福利主任的岗位,其工作职责是掌握村里所有18岁以下孩子及其家庭的情况,对需要帮助的家庭及时协调资源,解决问题,比如留守儿童家庭、贫困家庭、服刑人员家庭等。此外,每个村建立“儿童之家”活动场所。

总体来说,效果比较理想。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知道,孩子的事情还有这么多需要关注。村里还培养了一批相对专业、热爱儿童福利事业、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工作人员。呵护留守儿童是每一个人的责任,但兜底的应该是党和政府。

老师们应该像岳昕一样,教这些青春期的孩子如何自我保护,如何面对平时难以启齿的性问题,最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对错误的行为说“不”。

调查状态:进行中 欢迎参加问卷调查

学校该开设性教育课程吗?你怎么看?

应该
不应该
不知道

新浪教育综合新华网、中国青年报、羊城晚报、新华每日电讯等报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