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教育

教育八姐:在线教育为啥不赚钱

教育八姐:在线教育为啥不赚钱

新浪教育

关注

摘要:2013-2015年在线教育的发展就像新时代的大跃进,与火箭争速度,与日月比高低。而和业内一片欣欣向荣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在线教育产品普遍刷单、家长死不买账、企业基本不盈利的尴尬局面。

谈起在线教育这个词,业内的人习惯的会蹦出E-learning, coursera等一系列听着云里雾里显得高大上的词,而实际上,这只是行业内人士对自己的产品进行了PS,八姐在这儿拍着胸脯的保证,你一定接触过在线教育。

不过,今天八姐不跟你说那些产品,就说那些产品背后的事儿。看完了,各位看官再评。

外行看着热闹|在线教育咋挣钱

总有人问八姐,真的有那么多人在网上学习吗?

其实不怪各位有这么多的疑问,在线教育从2012年开始被一路看好。漫天的热钱纷纷涌入,做教育的没有个在线都不好意思出来混,恨不得谁都高歌教育市场又迎来了一个春天。结果呢?反正春天我们是没有怎么看到,基本上就混到了初冬了。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且不放眼看未来5年如何,如果我是老板,我必须要看眼下的营收(如果您找到了干爹当我没说话),而在线教育现在又几家有营收呢?

除了几家平台型的教育机构凭借早早切入市场和传统的视频课程薄利多销的模式,多数在线教育机构,无论是APP还是o2o,他们漂亮的下载OR交易数据靠什么?“刷单”。

这个词做电商的都知道。双11天猫被爆刷单、京东被爆过刷单。而教育也在刷单。

某课外培训教师在媒体活动公开放话说:“现在老师已经无心教学了,不用上门带学 生,天天刷单。”部分在线教育平台为了做流量,烧着干爹们的钱吸引教师注册,注册先返钱,然后老师拉学生上课再返钱,推荐老师也返钱,返到最后老师发现拉人头比上课挣钱,于是老师就纷纷开始拉人。于是一片欣欣向荣,你看我的平台多火热!但当机构发现人头够了我应该不用返利了吧,问题出来了:

“不返了,老师就不跟你玩了。”

  • 周鸿祎炮轰的余佳文到底是谁

    1990年出生的余佳文,毕业于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超级课程表”创始人。2014年余佳文放言“要拿出一个亿来分给员工”引起轰动

    查看详情
  • 校讯通被叫停给K12在线教育提了什么醒

    学校为商业机构入校办理校讯通等提供便利行为属违规情况,正在使用“校讯通”的学校要及时进行整改,即日起通知家长停止使用。

    查看详情

专业成玩笑|教育机构无教师

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行业有一个特别可悲的事情,最值钱的永远是技术。技术的收入之高让运营狗无地自容。

在教育行业,尤其是教育培训行业,最挣钱的是老师,尤其是名师。名师的收入基本也能气死销售和市场。

当这俩凑在一起呢?一个小调查(针对20余家在线教育机构高层)显示在线教育机构最大的人员组成是技术和研发,其次是为技术服务的人员,还有少量运营人员,少部分机构的研发团队有不足1/3的一线教育工作者,有的机构甚至没有教育从业人员。这真是一个奇葩的组合:做教育的人不懂教育。

然后他们做了一个产品,满怀信心的去找那些挣得盆满钵满的名师来拉人气,然后靠着空头支票邀请他们加入,并且用于对教育有着明确需求的人身上。

他们说:在线教育是一个趋势!大势所趋!所有人都进来了,你不进来,你就死了!

有些名师进来了,借着平台对自己的需求把自己包装推广,靠着高性价比的在线课程给自己积累更多的知名度及可转化的生源,自己开了新的教育公司;也有老师勤恳教学,接着在线教育的大船和自己所教课程的可在线化挣得盆满钵满;更多的老师是尝试,走了……唯一不变的是,在线教育公司没有挣钱。

为什么呢?归根结底,不懂教育的人做教育产品,第一不了解市场对教育的刚需,第二,不了解老师和学生的需求。

  • 《在线教育用户发展趋势分析》报告发布

    由好未来和沪江网在上海联合举办的第一期“未来之星”在线教育CEO创业营夏季活动上,来自互联网、投资等行业内的多位资深人士

    查看详情
  • 盘点各国在线教育:开放课程共享教育资源

    人民日报讯 在资源共享和信息传播日渐便利的网络时代,高等教育模式也在发生着史无前例的变革。自美国斯坦福大学在2011年推

    查看详情

圈内热用户冷|用户不为产品买单

中国网友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不为实用的东西买单。

你有一套很好的在线课程,按正常课程收费,多数网友就会说:有盗版吗?这个价格我还不如和老师见面呢。但是如果给游戏升级,50%的游戏用户都会买单。大家对于给自己升级的热爱远不如对游戏的升级。

那回过头,对于中小学生的家长来说,他们对孩子的升级还是舍得下血本的。下一个问题出来了,在中国现有的多数家长心中,电脑对孩子如洪水猛兽,而且多数要靠孩子的自制力和家长的监督——没准家长心里嘀咕,我送到教室了还能轻松1个小时呢!

除了用户习惯问题,一个老师也道出了实话:“其实一半多产品都没有站在家长、老师的角度看待问题,真正的老师和家长需要什么,有多少在线教育机构真正做过调查的。”

干爹说|认真的烧钱也能烧出好东西

投资人刘亚超在新浪的一个活动上说:“其实每个产业都是一样,有泡沫就会沉淀出来精华,现在的产品烧投资人的钱没有问题,关键怎么烧法,只要认认真真的烧、仔细的烧,最后烧出好东西来,投资人也是愿意给钱的。”

听到这儿,八姐基本就服了。有钱人真会玩儿,干爹们真豪气。

在线教育从2012年在国内萌芽到现在,其实已经经历了一个小高潮,现在在一个行业反思的时候。三年的时间中国的网友见识了iPhone从小变长再变大,习惯了从玩电脑到刷手机,却不知道在线教育到底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他们不知道自己给孩子下的学习类APP是在线教育产品、他们不知道自己背单词的那个玩意儿叫在线教育产品……那么这三年在线教育行业做了些什么呢?

“这个过程中可能有些路子走偏了。”某在线教育机构副总张金荣先生说。

他们可能太过于想高大上,太容易得到“干爹”们的垂爱,亦或是太过于想能改变中国教育资源不平衡解决教育不合理的现状,所以急功近利所以一意孤行,却忘记了教育本就应该贴着地气,贴着家长老师学生需求,教育说白了就是最应该脚踏实地的行业,没有需求,你别说你在线,在天上也没有用。而现在,趁着投资人还有信心,市场还在探索,踏实认真的设计一款能够解决中国式教育需要的产品,并且摆正自己的产品定位,才是在线教育行业应该做的事儿。

你说你没事儿,设计一个拍个难题就能找到答案的产品,到底是为了教会孩子玩手机呢还是教会孩子抄作业呢?我要是家长,我也不让孩子用,你信吗?

  • 从一份报告看教育类APP离赚钱还有多远

    教育类APP大致可分为五大类:外语、幼教、考试、中小学、平台及其他。且整体使用率为76.1%,超过七成用户在过去半年中使用过

    查看详情
  • 外语APP最“屌丝” 幼教APP最“土豪”

    本报讯(记者邱晨辉)一份最新的测评报告显示,截至今年11月,我国教育APP总数量已超过7万个,约占我国APP市场份额的1

    查看详情
  • 教育APP逾7万个 考试类最吸引“学霸”

    据北京考试报讯 我国教育APP总量已超过7万个,其中,考试类使用时长居首位。11月27日,新浪发布了我国第一份全面、系统

    查看详情

八姐看完《老师曝在线教育K12领域内幕:圈内热家长冷》后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