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教育

大学分专业靠抓阄.学校称公平

大学分专业靠抓阄.学校称公平

新浪教育

关注

摘要:近日,南华大学2014级500名土木工程系学生采用的专业分流的方式——抓阄分流,因每个专业发展和就业前景不同,若自由选择,必定出现各专业人数不均匀的现象,针对这次抓阄分专业一事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也是学院领导酝酿、讨论良久决定的方式。

看事件|院领导称讨论良久 也是一种“无奈”之举

抓阄作为一个传统的分配方式,随着现代管理制度以及经济学等的博兴,如今多被视为一种落后的东西。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当人们听说,大学靠抓阄分专业时,一时间充满了斥责之声。

院方称,该院共有7大专业方向,因每个专业发展和就业前景不同,若自由选择,必定出现有的专业人满为患,有的专业无人问津。学院领导酝酿、讨论良久,决定采用抓阄的方式,成绩排名前200位的学生可自选一次喜欢的专业。抓阄后,如有同学不满意,还可以找其他同学进行一次互换。结果公示三天,所学的专业就可以确定下来。

据介绍,这个专业分配方案曾于今年5月22日发布征求意见稿,6月2日发布正式稿,两次向学生和教师公示,均未引起太大的意见。9月8日晚,在该院大礼堂正式开始数百名学生排队抓阄来分配专业。

网友说|好阄坏阄都可能找不到工作

@李老本:理论上,学生想学什么专业应该让其学什么专业,但学校资源是有限的,有些专业承受不了太多学生的教学工作,现实怎么解决?喊口号唱高调没有用

@hey古力:在高中阶段学生基本没有专业概念可言,在学生都没有这样概念的时候,你说高校抓阄分专业不对,那你能否出一个更好的办法呢?学生有自主选择专业的自由这没错,但是一旦勾选了服从分配是不是也就本身意味着本身就对专业无所谓了,板子与其打在高校上,不如打在教育衔接脱节上。

@吴杭同学:只要学生愿意,还有比抓阄更公平的吗?问题的关键在于小学到高中如何让学生发现自己擅长的和感兴趣的。整个社会分工的架构应该作为一门课程。自愿抓阄选专业,难道不是小学到高中12年,埋头读书,根本不了解社会分工的无奈吗?

@刘孙驰艺:这学校真奇葩!不知道公平在哪里?对那些想要选择自己兴趣专业的学生公平吗?既然抓阄了还让成绩好的多一次机会,那就公平了?剥夺别人选择权利的公平那是什么公平?伪公平!

矛盾点|“冷门专业”越来越冷 最后进入恶性循环

如今不少高校在大类招生后的分流都是采取相似的方式:按照学生入学后1到2年的学习成绩排名,设定一定比例分流。然而,这样的结果必然不能使学生都满意,之前也有媒体报道一些名校学生在读完大二后,因专业分配不满意,从而选择退学重考的现象。

但如果按成绩排名选专业的比例过大、或者完全通过成绩将学生进行分流,就容易产生将“优秀学生”集中到“热门专业”,其他学生分流到“冷门专业”的现象。专业冷热不均,很多同学都想选择“热门”的专业,导致热门专业僧多粥少。谈到冷热门专业,现实中又有多少人们认为的热门专业,在就业时也成了无人问津的冷门专业,真是坑爹到无极限。

  • 2015大学就业红绿牌专业:法学连年上榜

    从事“多金”职业的主要专业中不乏一些在就业蓝皮书中被列为“黄牌”的专业,如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计算机网络技术等。

    查看详情
  • 12个被世人误解的大学专业你读了没读?

    妈妈知道我被心理学系录取后就一脸失望,说早知道直接送我学算命、看手相去了,上什么大学。

    查看详情
  • 最难就业的10个高考报考热门专业

    听起来高大上的专业:电子商务、网络工程、工商管理......找工作时你就能体会到热门报考专业与热门就业专业的差别。

    查看详情

面对这样的趋势,学生进入大学后,应该做的是加强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了解自己的个性、兴趣,并结合能力确定大学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而不能盲目的追逐热门。

延伸阅读|盘点深受好评的热门专业

实际上,在选择专业时,学生的喜好、意愿往往过于主观,甚至有家长包办的现象。如今学科发展瞬息万变,以前大家认为冷门的专业,可能几年后就‘热’了,那么近几年,专业冷热程度如何?

  • 2014届毕业生收入较高50大本科专业

    刚毕业半年的本科生就业质量如何?毕业三年后在职场发展后劲如何?本科和高职高专毕业生需求变化趋势如何?

    查看详情
  • 2015中国大学最佳专业排行榜揭晓

    榜单显示,北京大学雄居2015中国大学最佳专业排行榜榜首,清华大学列第2,复旦大学居第3,浙江大学列第4......

    查看详情
  • 高考状元最青睐专业排行:最爱赚钱专业

    什么专业最热?高考状元们所挑的大学与专业,可以说是现今中国最优秀的大学、最热门的专业,代表了高分考生挑大学选专业风向标。

    查看详情

有网友这样说:其实,不管校方把规则设计成什么样,我都特别想对这帮90后同学说,无论专业好坏,成绩优劣,毕业之后你都很有可能找不到工作,或者找不到心仪 的工作。换言之,专业与就业的关联度,远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强。只有承认这一点,你才有可能尽早明确职业生涯规划,少走弯路,而不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纠结上。 从这个角度说,还是要重复上面的话,即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尤其是赶路不忘看天的人。via:柴辣

新浪教育综合新华网、南方都市报、重庆晨报、新浪专栏、新浪博客、微博等报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