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少年自杀:来世不生穷人家

新浪教育
摘要|“我死后,请不要再去烦其他人了,我的死只和我个人有关。我死后尽量保持我肾的完整,卖掉后应该值些钱……”8月31日,六安市17岁高二学生家祎留下“遗书”,称要在7天内“脱离”,随后离家出走。
下辈子不做穷人家孩子|17岁少年留绝笔信自杀
8月31日,班主任一直没有等到家祎来报到,随后赶紧联系了远在上海打工的家祎父母陈先生和潘女士。夫妻俩第二天一早急忙赶回家中找不到家祎,却在抽屉里发现了一封“遗书”。
“爸,妈,没想到现在才写这东西,其实很早以前就想写了的,唉,现在匆匆忙忙地都不知道写些什么。嗯。首先,我其实已久(经)计划了很久的,只是因为很多事情才耽误这么久。第二,我死后,请不要再去烦其他人了,我的死只和我个人有关……下辈子不做穷人家的孩子。”
在抽屉里还有另一张字条,也含绝笔之意。“亲爱的爸妈,我实在忍受不了了,也实在不想多说,这个世界太累了,而我又是个弱者,我走了,不用找了,七天,就七天,我便可以脱离了。”

父母愧疚|真的平时对孩子的关心太少了
潘女士与陈先生一 直在上海打工,就在家祎离家出走前一周,潘女士还与儿子通过电话,“当时就是问一些学习上的事,作业做完了么,再问吃穿上还需要什么。”
“孩子当时有一些情绪,他说我天天就问这个事。”潘女士说,她和丈夫并没有在意,不料再接到电话时,已是儿子离家出走的消息。“真的平时对他的关心太少了。”陈先生满心内疚。
9月4日,六安下起了雨,陈先生在朋友圈里写下:“下雨了,孩子,我不知道你是否淋雨了……我不知道下一秒怎么过……”“今天就是第七天了,他妈妈 已经崩溃了,再找不到,我自己也要疯掉了。”电话里,陈先生又在抽泣,“孩子你告诉我一个消息,上不上学都没关系,不怪你,回来就可以了,过得平安就可以了。”
网友热议|不怕身体疲惫,就怕心承受不了
@不思量自难忘:穷人家的孩子苦,穷人家的爸妈要生你养你岂不是更苦 ?心理素质差,价值观扭曲,只想着自己,有想过处于崩溃边缘的父母吗,!虽然现实社会物质至上,充斥着许许多多不公与黑暗,但只要努力上进,总会改变的,只要是光,就一定会灿烂 !
@_江跃芬:父母为他在外拼搏打工,只为给她好的生活跟学习,养了十七年,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他父母着想吧,命运又天定,人生由自己,不喜欢现在的生活,为何不好好努力将来有更好的生活,死以为就可以解决一切,那活着的人呢,真是个窝囊费。
@单人单个游:畸形的社会价值取向,导致了畸形的思想,生活压力硬生生的压垮人们的思想,不怕身体疲惫,就怕心承受不了。
@Rocket燕十叁:马云发家之前,不比你丑?人家都没自杀,而且还发财了
@Top_MissLic:狗还不嫌家贫,愿你下一次出走,留下的笔信是要出去闯出一片天地。
警惕|孩子自卑多源于父母的心理暴力
青少年心理咨询专家指出,不打孩子不等于孩子就没有忍受家长的暴力攻击。家长可以回顾一下自己的育儿经历,看看有没有对孩子说过“你再不听话就不要你了,让外人把你领走算了”、“这个小孩怎么这么烦人”、“我没有时 间陪你玩,有玩的时间你不如去多看会书”、“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别问了,你记住就好了,都被你问烦了”等等话语。
在中国的家庭教育 当中,这些话出现的频率相当的高。而在临床的儿童青少年咨询案例中可以发现,大量的孩子问题行为往往就来自于之前父母不恰当的语言表述,和由此而产生的矛盾和误解。当一个孩子长期处在这种言语的软暴力环境中,他的问题行为有可能固化或延伸。
建议|九大绝招调节孩子自卑心理
1。全面地、辩证地看待自己,正确地认识、评价自己。
2。学会正确地归因。不能因一次失败,就认为自己能力不行。
3。提高自信心。当你在干一件事之前,首先应有勇气,坚信自己能干好。
4。体验成功。经常回忆因自己努力而成功了的事,或合理想象将要取得的成功,以此激发自信心。
5。运用积极的自我暗示。当遇到某些情况感到信心不足时,不妨运用语言暗示:“别人行,我也能行。”从而增强自己改变现状的信心。
6。建立新的兴奋点。当你处于劣势或面对自己的弱项时,如可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感兴趣的也是最能体现自己才能的活动中去,以淡化和缩小弱项在心理上造成的自卑阴影。
7。正确地补偿自己。为了克服自卑心理,我们可以进行两方面的补偿:一是以勤补拙。二是扬长避短。
8。注意自我激励。自卑的人一般都比较敏感脆弱,经不起挫折的打击。因此应当注意,要善于自我满足,知足常乐。
9。选准参照系。在与别人比较时,为了避免自卑心理的产生,我们应该选择与自己各方面相类似的人、事比较,否则与自己悬殊太大;或者拿自己的弱点与别人的优点相比,总免不了自卑感。
(新浪教育结合新安晚报等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