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教育

BBC纪录片落幕中国教育赢?

BBC纪录片落幕中国教育赢?

新浪教育

关注

摘要丨 BBC的纪录片【中式学校】 8月18日播出了第三集大结局,学生们在第一集里经历了新鲜感,又在第二集里给了中国老师无数挑战,两个国家两种差异最大的教育方式,4周的教学结果,就会在最后一场4个小时的综合考试里全部决定。中英教育究竟谁胜出了?

开篇国内体育课搬进英国课堂

第三集又开始从体育课开始,在中国体育是中考的一部分,哪怕你的数理化考的再好,如果你的体育考不好的话,一样可能进不去最好的高中。在4周的授课结束后,这些英国学生同样要去考体育,然后告诉他们有没有及格。中国老师把国内体育课的一整套也带来了英国,几个英国学生体育课迟到了,结果整个班被罚做仰卧起坐。

中国老师表示,这就是现实,在中国,学生们就像机器一样在体育课上练啊练啊练啊,就是为了最后能够过关,甚至能拿到满分,才能进到最好的学校。于是,课上开始让这群英国学生们跳绳,甚至是一个更有中国特色的项目——扔实心球。Phillippa是班上的一个学霸,在中国老师的课堂上,她什么都要让自己做到最好,任何课都要听懂,测验神马的,全部都是班里第一名。然而她在体育课上遇到了挑战,实心球,怎么都扔不及格。

实心球

逆转英国学生接受中式课堂

中国老师在英国学校的前两周里,英国学生各种叛逆,各种捣乱,然而第三周之后,第四周开始,整个情况似乎开始有了转机。连Sophie这样的“问题学生” 也开始表示自己愿意听这些老师讲的了,开始学得进东西了。

中国老师也开始逐渐了解英国学生的习性,知道该怎么管理课堂,于是这群英国学生们又感受到了一个最传统的中国式教育——拖堂。

无论如何,学生表示,老师们也不像刚开始那样硬着逼迫他们去学了,于是他们也开始接受这些老师,开始听课,开始记笔记。中式课堂,不再是一个仅仅好玩的事情,而是真正的当成在上学一样。

对手英国老师爱拼爱赢有信心

与此同时,英国老师的班又怎样呢?英国9年级(初三)的数学课堂,人数规模更小一些,学生们会根据能力被分成不同的小组,老师也会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来教。数学老师表示他也是一个爱拼爱赢的人,他也希望他的学生能在这场最后考试的比赛里能赢。

再过一个礼拜,英国老师和中国老师的学生就要开始在一起考试了,中国老师班的班主任,这段时间里一直关注着事情的发展。他表示,最后考试会告诉我们,中国这样的教育方式是不是真的比我们的好。作为班主任,我讨厌失败。所以,如果最后结果真的是中国式的教育更好的话,我会很难过的。

  • 英国引进中国老师 水土不服被“逼疯”

    5名中国老师到英国汉普郡一所顶级中学,进行一个月的“中国式教学”,结果中国老师“水土不服”,而英国学生也被中国老师训哭。

    查看详情
  • 英国学生:BBC剪辑中国教师似乎有失公允

    纪录片第二集中,英国学生被组织升国旗;男孩课堂上拿茶壶烧水抗议上课时间太长;考期临近中国老师召集学生父母开起“家长会”。

    查看详情
  • 赴英中国老师质疑BBC:崩溃冲突从未遇到

    这部片子里面那些让人崩溃的情节我从来没有碰到过,中英教育理念的冲突确实存在,但这部片子本身可能有些影视的专业手法在内。

    查看详情

补课中国式因材施教有效果

在英国人强调他们根据学生不同层次划分不同小组分别教学的时候。在中国班里,中国老师们也在进行着中国式的因材施教。老师表示,会给那些最好的学生专门布置更多更难的作业,你做的更多,学得就更多。然后你就会一直成为班上更好,更好一直到最好的学生。这样学生就会越来越自信了。

然而对于一些成绩不好的姑娘,老师在上面讲向量的时候,她的内心是崩溃的,完全听不懂。她表示,当你发现别人都在谈论三角函数,可是自己连三角形都画不出来的时候,这简直让人很泄气。

补课

Luca是班上的另外一个“问题学生”,成绩也不好。之前上课就被老师赶出去过罚站。然而,对待这样成绩不好的学生,中国老师也有自己的方法——补课。下午5点,其他的学生都已经放学回家了。数学老师找来了一组平常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开始给他们补课。本来叫了6-7个人,只来了2个,包括前面说的那个Luca,都完全不见人影。

后来老师找到Luca之后,专门给他的家长打了电话。家长在家里也配合着教育了Luca,Luca表示愿意改,第二天,老师又找来Luca谈话,跟他说,其实你很聪明的。只是,你要学会变得更聪明一些!

Luca本来还不相信自己是个聪明的孩子,但是看到老师对他的信心,他终于下决心自己也努力一下。果然,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这些成绩差的学生开始听得进补课,Luca也变得更加自信,看着他们这样,老师脸上也露出了更轻松的笑容。就像老师说的那样,我们绝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考前中国式因材施教有效果

考试前夜到了,英国这些学生们表示,要拿出中国学生那样的态度来,证明自己不比中国学生差。他们开始彻夜复习,连Sophie也在很努力的复习,她表示她的习惯是把所有的知识点全写下来,然后读几遍。这正好跟中国的教学方法很适合。Sophie的笔记记得这么整齐。彻底改变了对她之前“问题学生”的印象。

考前

另一边,学霸姑娘也在看书,她表示她一定要尽100%的力,无论中国式的教学方法有没有效,在她身上一定能体现出来。

考中4周教学4小时考试定胜负

随着节目里Duang的一声锣响考试日到了。几乎是第一次,这些学生们经历一场最正式的考试。两个国家之间,两种差异最大的教育方式,4周的教学结果,就会在这一场4个小时的综合考试里全部决定。

无论结果如何,4个小时之后,考试结束了。英国班的学生开始放松休息,然而对于中国班的学生,另一个严酷的现实等待着他们:体育考试!一共要考4项:跳绳、800/1000米、扔实心球和仰卧起坐。

学霸考的不是很好,比较郁闷,最后的结果,只有24个及格. 26个挂了。

中英

放榜英国学生破天荒获得排名

终于到了成绩出来的这一天,英国学生猛然发现,还有更加严酷的中国特色等待着他们——排名。成绩单上印着每一个学生每门课的名次,这在英国学校里是没有出现过的。他们只是会打ABCD几个等级,而不像我们会公布具体的分数。

最后的结果,学霸数学拿了满分。果然,她表示她的学术能力在这样的教育环境里绝对得到提高了。因为她努力,她上课不乱讲话,不乱搞,然后自己还花了很多的功夫。Luca的数学拿了51分,他自己不知道考的如何,老师跟他说,他是他们补课小组里分数最高的,他一下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可是,中国班这样的成绩,跟英国班比起来又怎样呢?终于到了这一天。

  • BBC中国学校走红 英国网友力挺中国老师

    英国中学生以前是8:00-8:30到校,“中国化的英国学校”统一要求7:00到校;一个课堂居然要坐50人!而英国课堂一般不会超过30人

    查看详情
  • 中英教育差异“水很深” 私校不赞同BBC

    这部纪录片引起中英教育差异的广泛讨论。不过该纪录片以普通公立中学为比较对象,或许忽略了英国私立中学与公立中学之间的差异。

    查看详情
  • 中国老师PK英国学生:谁让谁更崩溃

    无论中英正反方的观点如何博弈,仅仅根据这部纪录片就得出中英教育孰优孰劣的结论,并不客观。

    查看详情

毕业中国班三项全胜乐开花

班主任上台:“我手里拿着的信封的结果,有可能改变历史。如果这次是中国获胜的话,那对于我们,就比较有interesting了。此时此刻紧张的英国数学老师小哥首先公布的是数学的结果——中国班平均分:67.74,英国班平均分:54.84,中国老师各种庆祝。

接下来是中文,英国班平均分 36.46,中国班平均分 46.88,中国老师脸上一下乐开了花,最后一项是科学课,中国班平均分 58.33,英国班平均分 50,中国班获得三项全胜。中国老师们彻底的庆祝了!

班主任表示他们会仔细考虑未来他们应该怎么做。中国老师表示,我们来到这里,带给你们特殊的中国式的教学。对于这样的结果,我们很满意。但是我们还要说,在未来,请继续努力。无论你们未来做什么,祝你们成功!然后还给几个成绩好的学生颁了奖,中国式的奖状,三好学生神马的。

反馈难分胜负可以互相学习

中国老师表示:“我之前说,如果我们赢了的话,那真是一个奇迹。现在看来,奇迹真的发生了。”“也许我们在测试里做的更好的原因,是我们逼学生逼得更紧,让他们留在学校的时间更长,这就可以让他们花更多的时间在学习上”

然而英国老师表示,虽然这次中国赢了,可是,我们真的愿意让我们的孩子们每天花15-16小时在学习上么?对我来说,这简直不叫童年,叫监狱。另一位老师说:“是,中国学生那种尊敬老师的方式,是真的值得在我们国家里推广的。”

中国老师:“很难说哪一种教育方法更好。但是,至少们可以互相学习。”“我们的教育方法可能太死板了,我们给你知识,你就学。可是对于那些不能这么学的学生呢? 我们要像英国一样,学习用不同的方式去教他们。”“教学永远不是单方面的,那永远包括着两个方面:老师,和学生”

合影

离别大家难舍那分都哭了

时间到了最后,总要离别。

英国学生:

-这次旅途非常的愉快,我们从你们身上学到了很多;

-虽然没有我预期的要好,但是我要说,我会想你们的;

-我只想说Good Luck;

中国老师也给当时班上那个爱喝茶的Josh准备了一盒中国茶。对就是之前带电热水壶来教室泡茶喝的那个。

-这是我经历过的最奇特,也最难忘的一次经历;

-我相信我跟在座所有同学一样,一定不会忘记这一次。

Josh:我要再次谢谢周老师和李老师... 我本来如此的差,但是他们相信我,他们知道我有潜力,他们改变了我,我非常感激。

大家都哭了,不愿这一刻的分离。

(新浪教育综合英国那些事儿、新闻晨报、南方都市报等报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