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盛阳衰:教授三年难招男硕士

新浪教育
摘要|在2010年我国女硕士首次超过男生,此后研究生男女比例差距持续扩大,就连一些理工类专业,女研究生的人数也呈大幅上升趋势。面对越来越多的女学霸们,一位连续三年没招到男研究生的教授感慨道:“男生都去哪儿了?”
数据|当女孩们开始征服研究所和实验室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我国的女研究生"逆袭"了:2010年,全国女硕士首次超过男生,在当年的硕士研究生中,女生占50.36%,比男生多了近万 人;而到了2012年,在全国143万余硕士研究生中,女生已比男生多4万人。此外,据新东方在线考研的后台数据显示,使用新东方在线考研辅导的女学员占 到了55.63%,足足比男学员多出了11.26个百分点。中国的象牙塔,离女儿国越来越近了。
在《2015年全国研究室招生数据报告》中,研究者对2009年至2012年四年间的数据进行梳理。发现全国女硕士招生规模连续4年高于男硕士,女硕士增幅达18%左右。
而女研究生们偏爱攻读的专业,也呈现出一定规律。偏文科专业,如会计学、教育学、翻译学等最为女研究生们青睐。
无奈|教授们被迫抢起来:求你把男生让给我!
“我已经连续3年没招到男生了!”建筑与环境学院建筑系李伟教授说道。目前,他共带了7个全日制研究生,从研一到研三清一色“娘子军”。他想不通,自己研究的景观设计及营造领域,并不是文史哲那种女生“打堆”的专业,怎会看不见男生的影子?
李教授说,他们经常要到乡村调研规划,缺了男生就多了尴尬。有一次,团队去汶川萝卜寨,因为条件受限,一个星期都没洗澡,“男生下河冲一下就行,但女生 不能啊。”后来,走山路、背采集数据的机器、拎行李……虽然女生们都“练”出来了,但李教授还是心有不忍,“所以希望有男生加入”。
李教授从1997年开始带研究生,当时男女数量基本对半开,很多时候男生还比女生多一点。但从2010年起,他明显感觉到女研究生增多,以至于此后3年再无男生。
李教授的尴尬并非特例。在被公认为工科男打天下的西南交通大学, 男女研究生比例也在发生急剧逆转。在该校,被认为男生占绝对主导的数学专业,女研究生已远超男研究生,男女比例达0.6:1。
理工科尚且如此,在女生打主力的传统文科专业,要招到一个男研究生,更是逼得导师们到了出手开“抢”的程度。
一所“211”高校文科专业的教授透露,他们专业研究生的男女比例如今已经达到了1:10。“面试时,男生被刷的可能性极低,只要不是差到没底,即使还有几个女生比他成绩好,最后也会录取男生。”
这位教授说,有一年,全专业只招到一名男生,但导师却有五六个。起初,男生被分给一名教授,为了得到这块“宝”,另一位教授连续3天找到同事谈,表示想用自己的一名女研究生换那名男生。教授恳求说,自己4年没招过男生,搞得女学生们都有意见了。最后, 该教授还承诺:“你把男生给我,以后你有事上不了课,我全部帮你上。”在这种软磨硬泡下,那名教授才抢到了唯一的一名男研究生。
困惑|男生们都去哪儿了?
“男生挣钱去啦,女生继续读书!”四川大学教授张小元也常把这个问题抛给同事和学生,“他们都是这么回答我的。”
报考李伟教授研究生的小伙杨涛说,自己有10个好兄弟,在2013年本科毕业后,只有他坚持考研,而要好的五六个女生,个个都有考研经历。
男生们到哪儿去了,他们为何不深造?杨涛说,他的铁杆兄弟曾劝他,现在工作那么难找,不如快点到社会上磨练,多点经验和阅历。有人说得更直接:“我们又不是找不到工作,以后还要娶老婆养家,读研3年就少挣3年钱,不划算嘛。”
李伟教授也从身边的“考研落榜生”中看出了些原由。每当有男生向李教授提出想考研时,他都喜出望外,但结果总不如意。不过,这些考研失败的男生们在就业后都过得很滋润,“他们有的去了外企,有的去了房地产公司,每月七八千吧,在成都算可以了。”
“我们真的很想要男生,至少拍片子时,可以扛很久的摄像机。”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林教授也为招不到男生困扰,曾经,林教授很看好一名男生, 他在国家级报刊实习,发过头版文章,潜力无限。林教授亲自找到他,希望说服他深造,但无奈该男生不为所动,还是工作去了。
延伸阅读
男孩危机?标准化教育模式的创新危机
高校男女比例失衡是全球性话题,中国的应试教育加重了男孩危机,并将影响到基础教育的质量。长远来看,还将影响到国家的创新力。
显性的性别失衡与隐性的“性别歧视”
男生数量太少打破了男女两种性别互相影响的均势’,不利于学生的培养;而且女生数量过多,也不利于她们就业。
缓解“男孩危机” 男子中学或将重现上海
上海重点中学男女生比例失衡的现象已延续多年,对创办男子中学的呼吁便源于此。
追问|是什么让女生更爱考研?
对于我国目前研究生招生中的阴盛阳衰现象,有学者指出,抛开学生个人的追求和选择不谈,造成该现象的伏笔其实早已埋在我国的教育体制及现状中。在此摘取以下几种观点以供读者思忖。
【说法一】男女比例高中开始明显
著名教育学者熊丙奇分析,一方面,根据教育 部统计的数据,从初中开始,男生辍学率就高于女生,不想读高中念大学的男生比较多,父母也放心男孩出去打工,而女孩辍学打工的相对少一点;另一方面,现行 的教育评价体系下,女生更有优势,这也导致读大学、读研究生的女生比男生多。
【说法二】女生更适合中国教育体制
浙大学工部部长金海燕说,从近一二十年的情况看,女生读大学的比例一直呈增长趋势,女生进入大学后表现也很优秀,“说明女生更适合目前的教育体制。”
【说法三】男生就业空间更大
“就目前的就业形势而言,男生找工作、就业选择的空间更大、机会更多,无形的就业压力也迫使女生更加努力,使自己更加优秀。”某高校就业指导办老师分析。
【说法四】文科专业扩张迅速
另据分析,近年来高校扩招,由于文科办学成本较低,文科专业迅速扩张,而填报这些专业的学生中以女生较多。
新浪教育综合新华社、扬子晚报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