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教育

博士不如5年前硕士.扩招害的

博士不如5年前硕士.扩招害的

新浪教育

关注

摘要|大学教育的“饼子”越摊越大,毕业生越来越多,但许多用人单位指出,当前大学教育质量下滑,形成了“今天的博士不如5年前的硕士,5年前的硕士不如10年前的本科”的贬值链。

学生问|大学究竟能教给我们什么?

许多大学生对大学的失望,往往在上大学不久之后就开始了。不少人指责大学生进大学后失去目标和动力,最根本的原因其实是某些大学老师的平庸和大学课堂教学的乏味、低水平。尽管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但现实是,部分大学的本科教育质量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改善。

回顾过去一个学期的学习,杨柯感到“十分失望”杨柯告诉记者,其所学的传媒专业,公共关系是一门必修课,上课时老师颇有兴致地播放起了上世纪80年代的一部电视剧《公关小姐》,而这部所谓的教学视频,却是上个世纪90年代新闻专业学子的“教材”。

本科文聘在就业中的到底还有多少作用呢?教育产业化改革试验的牺牲品就是广大的本科学生。耗费四年光阴,蹉跎青春岁月,换来的却是比民工更低的工资、比病号更差的身板、比高职生差得多的职业技能。前后一想,高中、大学这条高考产业链上的两大利益团体才是最大的受益人。前者用高考升学率为自己做足了业绩,后者靠大量本科生赚足了学费。但就是没有人关心,本科生用四年光阴换来了什么?

延伸阅读

学历到底有多重要:硕士与博士差距多大?

本以为博士只是在硕士基础上再多努力三到四年,结果却发现是自己太天真,以前简直就是混日子。

查看详情

硕士毕业就业难 中国人学历为何不断贬值

如今甚至就连硕士毕业生也大喊就业难,种种迹象都表明学历真的不值钱了!

查看详情

高校应届生调查报告:研究生就业压力最大

据《2015应届生调研报告》,相对于本科生和博士生,研究生的压力体验是最大的。

查看详情

老师说|都是扩招害的!

“这都是扩招害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一位副教授说,大学的迅速膨胀,让"身体"走在了灵魂的前面,高校的硬件设施可能搭建了起 来,但包括师资、专业课程等在内的软功夫尚没有练好,在这种情况下,盲目的招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

他曾经听到一些说法,认为这是发展中的问题。但在他看来,扩招后的新专业,总要有学生来上,如果没有一个严格的“准入门槛”,这些学生都将不可避免地成为试验品,回过头砸的依然是高等教育的牌子。

除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也是如此。“一个导师带二三十个学生,这还不是当前硕士研究生教育中最夸张的现象。有些学校师资跟不上,一个导师带上百人的情况也是有的呀。”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

专家言|大学不该只是“论文中的大学”

内地的顶尖高校近年来在国内外的大学排行榜中,都有不错的表现,但这往往是靠学术研究的数量来获得的。大学也因此成了论文中的大学,而不是学生的大学。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教育部门就意识到大学本科教学质量出现下滑的趋势,推出了本科教育质量建设工程,可它对于很多大学来说,依然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这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快速扩招带来的优质教育资源被迅速稀释,有的大学还没摆脱“规模办学”的路径。

虽然教育部强调,要根据就业率情况,对大学专业实行停招或减招,但具体执行中,真要让已上马开办的专业减招或停招,将直接牵涉很多教师的饭碗,而为了避免停招或减招,有的学校开始在就业率统计上弄虚作假。

二是有些学校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导致教师对教育教学不重视、不投入。

很多大学制订的考核教师的指标,都强调学术研究指标,本科教学工作只是工作量的要求。如果一名教师重视教学,在学术研究中投入精力不够,发布论文数不多,哪怕他的教学再受学生欢迎,也很难在职称评审中获得有利的结果。

延伸阅读

“研究生和中专生没区别”背后的学历观

造成大学生质量下降的原因,并不能仅归结为行政力量推动下的大学扩招。

查看详情

考生多为求职考研 学历贬值成新就业压力

多数考生只是将考研作为求职的敲门砖。但在学历贬值的压力下,这块敲门砖还有效吗?

查看详情

博士投50份简历无下文 改硕士学历被录用

某企业CEO晋丽明表示,科技公司不再需要如此多博士生,不少名额以硕士学历来取代。

查看详情

他山之石|美国顶尖大学如何保证教育质量?

其实,在发达国家也存在学历贬值的现象。以美国为例,下图便呈现了美国研究生人数的增长情况。

但美国在其本科教育阶段的系列措施,却从一开始就为他们的学生质量把好了关。因此,我们或许可以从美国的经验中吸取一些精华,扭转目前日益凸显的学历贬值难题。

对此,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便曾撰文分析美国大学是如何保证本科教育质量的。

美国顶尖大学的教学是一个典型的哑铃型结构,高度重视两头的本科和博士,但对处于二者之间的硕士阶段看得相对较轻。

在资源分配上,当研究生的发展和利益与本科生发生冲突时,毫无疑问研究生要为本科生让位;当科研与本科生教学发生冲突时,毫无疑问科研要为本科生教学让位。

从招生阶段开始严把入门关。哈佛大学的招办主任威廉姆·菲兹西蒙斯在40年里,他每天的工作内容只有一个,就是阅读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申请资料。不只是哈佛,许多大学的招办主 任任职时间都在十年以上。每一个最终录取的学生都会经过几轮测试和评估。

其次,采取小班教学。小班教学是美国顶尖大学保证本科教育质量的核心手段。它最大限度地防止了教师和学生的偷懒行为。上几百人的大课时教师和学生都有可能偷懒——学生可以睡觉,教师可以念教材——但在十几个人的小班讨论课上无论如何偷不了懒。

最后,强化对教学质量的监控和评估。在韦尔斯利女子学院,听课是最主要的监控教学质量的方式之一。教授要听副教授的课程,副教授要听助理教授的课程,听课之后都要进行评估,评估结果直接影响教师的职称晋升和收入。与此同时,学生要对教师进行评估。如果学生对某个教师不满意,他就得走人。

西南一所211高校老师对媒体说,大学似乎从未认真考虑过这样一个问题:抢来的学生,再好也是高中的产物,作为大学,究竟有无尽到认真培养的义务?每年看着学校的招生部门,动用大量的财力、物力,以及抓着包括他本人在内的教师当苦力,去抢生源,他都会感慨,高校把学生抢来以后,对他们究竟怎么样呢?

新浪教育综合半月谈、果壳网等报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