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教育

中国老师亲述英国教学的真相

中国老师亲述英国教学的真相

新浪教育

关注

摘要|近日,一则BBC拍摄的中国教师在英国高中教学的纪录片《我们的孩子够强吗》引发网友争议,传闻中的老师崩溃,学生爆哭都是真的吗?当事人出面回应,揭开中英教育碰撞事情。

争议|中国老师撞上英国学生都“疯了”

英国广播公司(BBC)邀请5名中国中学老师到英国汉普郡一所顶级中学,对该校的学生进行一个月的“中国式教学”,从而完成一部纪录片。结果,中国老师明显“水土不服”,而英国学生也无法适应高强度教学,被中国老师训哭。

在这部纪录片中经常出现这样的场景:一名中国老师面对一群思想开小差的英国学生大声喊道,“听我讲”;“开动一下你的脑筋”;“不要说话,不要提问”。纪录片播出的第一集中,明显看到学生无视讲台上的中国老师,公然在课堂上嬉笑玩闹。 

纪录片中,来自南京的李爱云(音)老师说:“每次我给学生留家庭作业时,我期望他们能认真地听我讲,可现实却是他们有人在聊天,有人在吃东西,还有人甚至在化妆。”

“有时候,我得控制自己的情绪,不然我就疯了,”李老师说,“全班学生大概只有一半人在听我讲话,剩下一半人不知道在干什么。”

此外,就连体育课也出现问题。纪录片中,两名英国学生无法承受中国式体育课的“高强度竞争性”,居然哭了起来。

回顾|纪录片中的争议镜头

争议镜头一:“现在不要讲话,不要问问题,听我讲”

实际情况:从最初最乱状况里挑了最乱的播出来

“目前网上流传的,并不是教学的全貌,我现在也不知道纪录片最终会被剪辑成什么样子,但是一个月的相处,我们的英 国孩子有很多可爱的地方,师生关系也并非大家现在看到的一面。”

争议镜头二:英国学生课堂上在玩纸飞机

实际情况:刚开始不适应,一个月下来变化不小

李老师告诉记者,目前媒体报道中出现的孩子课堂不好的表现,有炒作和夸大的成分。“我给英国校长写了一封信,首先我觉得此次研究项目是一个很好的事情,我们老师没有对英国孩子评价那么差。”

回应|视频剪辑为效果:真实情况超出预期

李爱云是这个“中国化的英国学校”的校长。她接受采访时表示,预告片里现在看到是最初的一些情况。

“第一集学生不适应老师不适应,大家现在看到的不仅是最乱的,而且是从最乱的里面挑了最乱的播出来。视频中播放的一些材料都是孩子们刚去的时候不适应的 片段,还有一些个人的镜头,然后提问孩子为什么不适应的一些观点,但一个月下来他们确实变化不小,这有一个先抑后扬的节奏在。”

各大网站转载该预告片时,用了许多惊悚的标题,比如《中国教师赴英训哭学生》,又比如《英国引进5位中国老师,然后他们被英国学生逼疯了》……

采访过邹老师的钱报记者认为,这些说法统统是浮云,他和其他4位老师都很喜欢那50个英国孩子,临走时还收到许多祝福卡片,师生告别的场面相当温馨感人,和预告片里的师生关系,完全是两码事。

真相一|原味复制中国式教学?YES

50名英国博航特中学的学生,由5位中国老师授课,全天的作息安排和中国学校相同。而博航特中学的其他学生,则跟往常一样,由校内英国老师教导。

两组学生分别进行数学、科学、英语、中文的测试,由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全程负责测试和后期结果分析。实验项目开始前测试一次;在实验项目结束后,对一个月的学习内容进行再测试一次,结果会在纪录片中公布。

这所特殊“学校”根据传统中国中学的模式制定课表,早上7:00到校,7:30开始早自习,11:45下课,中午休息两个小时,晚上两个小时晚 自习,晚8点离校。”孩子们从早到晚都有课,每个老师的课程在三节或三节以上。“我们老师每天要接受BBC记者采访。升中英两国国旗,做眼保健操,都用中国这套。”

真相二|英国学生都很懒散不努力?NO

“中国实验班”是临时组建的——50个孩子都是自愿报名参加。上课的教室里有一股浓浓中国风——墙上贴着学生行为守则、课程表,甚至还有眼保健操图、“勤学”“善思”等标语。在这样的环境中上课,英国学生一脸新奇。

担任“中国实验班”班主任的邹老师,还组织过一次中国式班干部竞选,并安排英国学生做值日,负责升旗、餐厅清洁、打扫教室、主持晨会、课间操领操等。

“学生在这段时间里,能很好地完成自己的值日工作,有部分学生还很主动地帮忙打扫教室,并很享受。当然也有学生需要提醒,这都很正常的。”邹老师说,“我感觉这些事是英国没有的,让英国学生得到了锻炼。”

真相三|严格的老师教松散的学生?NO

在网友眼中,这是Hard模式老师教Easy模式学生,但邹老师不这么觉得。

头一回给英国孩子上数学课,他感觉很适应,因为本来就是按照中国模式来上,而且英国的课程难度还要低不少,教学难度不高。

班里也确实有孩子,数学基础偏弱,不太跟得上进度。邹老师认为,这是因为临时组班,50个孩子的学业水平参差不齐,放在国内中学也会有类似情况。“中国实验班”的学习,没大家想像的那么糟,班里也有好些学霸,不光会按时做完每天的家庭作业,还会自己买练习来做,甚至会主动问老师讨习题来巩固。

在英国《每日邮报》的纪录片预告新闻上,大标题写着如今英国孩子“福利太好不努力”。但邹老师观察发现,不少英国学生其实也很努力,对自己有很高的要求,也有能特别吃苦的,有个学生每天骑自行车40分钟上学,让老师们印象深刻。

  • 留美老爸:我为何送孩子去英国中学吃苦

    外滩教育讯 JM是地地道道的上海人,上世纪80年代末,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系,曾当过记者。其后,赴美留学,在知名文理

    查看详情
  • 细数英国学校对付“熊孩子”的招数

    学校“熊孩子”特指那些让家长头疼,让老师头疼,甚至让学校头疼的孩子。但是,英国学校里的“熊孩子”由于其先天因素,又带有其

    查看详情
  • 中国学生青睐英国教育 英国学校获利颇丰

    据英国《金融时报》10月21日报道,近日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和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一行访问中国,推广英国房地产、基

    查看详情

真相四|课堂纪律真让老师头痛?YES

唯一让中国老师他们头痛的,是课堂纪律,每节课都要花不少时间在维持纪律上。

和网上说的高福利制度养出懒汉的观点不同,当时刚从英国回来的邹老师分析,第一个原因是和英国实行小班化教学有关。平常上课,英国老师常会要求学生分小组讨论,课堂氛围比较自由。可是小班总共没几个小组,讨论下没啥;变成“中国实验班”这样50人的大班后,课堂上多几个人讲话,教室里就会炸开锅。

另一个原因是中国式教学的学习时间偏长,英国学生不适应。

原来英国中学早上八点半到,下午四点左右就放学了,但实验班却要从早上七点半,上到晚上七点,学生的注意力无法集中那么长时间。

“确实有调皮的学生,一直很闹。不过,哪里都有这样的学生。班里也有好学生,非常优秀。”邹老师说。

在邹老师眼里,英国学生们感到头痛的,不是课程难度和纪律要求,而是每天千篇一律的教学安排,除了上课,居然还有早晚自修和课间操,一样都不能落,还不能自由选择。有一回上数学课,就有个娃因为在操场玩HIGH了,没来上课。

  • 英国人如何看BBC纪录片之引进中国教师

    纪录片《我们的孩子够强吗》播出之前,媒体披露的内容已经点燃舆论,一场关于中西方文化冲突和教育方式孰优孰劣的争论在英展开。

    查看详情
  • 中英教学碰撞闪出什么火花?(图)

    中英教学法孰优孰劣,没法比较,也没法得出结论。但是,这次实验可以显现很多深层次的文化差别。

    查看详情
  • 中国数学教辅神书出口:将“虐”英国娃

    继向英国输出数学教师之后,被众多家长誉为教辅“神书”的上海《一课一练》也将走出国门,以“上海数学一课一练”之名在英出版。

    查看详情

声音|英国网友力挺中国老师 中国专家批不切实际

一个月的相处,从邹老师收到的祝福卡片来看实验班的孩子们还是蛮开心的。有同学写道:“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很多朋友,结下了很深的友谊。”邹老师分析,中国实验班让同学在一起学习、分享,集体氛围比较好。

最有意思的是,有位英国妈妈还发信息告诉邹老师,她觉得自己的孩子很适合中国教学,希望邹老师能继续教下去。

“他们(中国老师)是对的,”一位网名叫诺卡的英国网友在社交网站留言道,“英国老师没有老师的样子,学生没有学生的样子,英国政府应该对此负责。”这条留言获得了4600多个“赞”。

还有一位外国网友表示:“我不是英国人也不是中国人,但我绝对不会把孩子送到英国去接受基础教育,中国老师说得非常正确。”

而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认为,不同的教育方式背后上是不同的文化背景,要想完全照搬是不切实际的:“中国是面向大多数人进行严格训练的教学方法,国外是比较轻松、自然的,基于学生兴趣的学习(和教学方式)。

网友|中英教育到底哪方出错?

对此,微博上网友议论纷纷,话题#中国教师赴英教学# 瞬间达到400万阅读量,登上微博热搜榜。不少网友分列阵营,热烈对抗。中国老师上课高呼纪律而英国学生置若罔闻,这样的状况出现到底是哪一方的教育出了错?

很多人看到后觉得这十足的违和感戳中萌点,@Christinez:“矮马,好玩儿!尤其是升中国国旗,在大英帝国!他们居然同意了!太萌了!简直就是英奸啊!”。

也有人讨论到学生素质,@苍苍脉脉:“不评价中国英国的教育制度,但是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下面无所事事嬉笑玩闹,随意走动,这不是制度的问题,这是尊重别人的问题。”

更有留英学生站出来,@长胖达人一颗蛋:“评论里怎么那么多人把西方教育捧成神?不知道公立学校的情况,至少我在英国读的高中数学老师都觉得教中国学生很开心因为只有教中国学生的时候会有讨论其他人根本不懂你在讲啥,而且现在很喜欢找中国人出的数学题好吗。国外的课堂也没有你想的那么free,一样会收手机让你别讲话,还真没见过上课化妆的 ”。

@善待智商六九君:因为中国学生出人头地靠考试,还有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的可能。这些英国学生没钱的上公立学校,有钱的上私立学校,命运多数已然注定,再加上福利还不错,那还学个屁。

  • 为什么中国孩子到国外会变了一个人

    为什么同样一个孩子,在中国和美国上学的结果是如此不同甚至截然相反呢?

    查看详情
  • 差劲美国教育为何能培养出世界一流人才

    国人都存在一个错误观念:中国的基础教育比美国的好。好多文章都提到美国的初中生还在学算术四则运算,小学连课本都没有

    查看详情
  • 家长吐槽:送孩子到美国读书原来害了孩子

    假如有人警告说:太小把孩子送到美国读书,有可能害了孩子,很多国人都会扣以“五毛”的帽子,不相信这样的警告。

    查看详情

观点|国内外教育理念的争执这并不是头一回

其实关于国内外教育理念的争执这并不是头一回。从《虎妈战歌》起,关于中美教育孰优孰劣的讨论已经进行了十余年。随着近年来留学趋势的低龄化,越来越多的国人参与到这场教育理念对抗无声的硝烟之中。中国人引以为傲的教育真的是好的吗?英国人肯定了,并引进中国老师,但纪录片展示的效果让人啼笑皆非。

很多华裔和教育家称颂的美国式“自由教育”或者“放养教育”在近年来受到不断地冲击,当更多的中国学生进入美国学校后,似乎以往所歌颂的美国教育也有了不少弊病,一些优秀的中国孩子“出口”后的反响差强人意,甚至出现小留学生海外校园暴力被诉和留美女博士失业遣返的案例。美国教育真的能教育好中国孩子吗?“水土不服”是否真的可以靠学生自己调整来克服?而西方不断看好的中国教育,到底好在哪里?这些问题,都值得家长和学生深思。

新浪教育综合新闻晨报、环球网、南京晨报、等报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