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15万元读大学换来一场4年骗局

新浪教育
摘要:毕业季,站在熟悉的公寓楼下,22岁的张鹏(化名)愤怒、无奈。在武汉大学度过美好“大学”生涯后,竟发现4年可能是一个骗局,没有毕业典礼,也没有武大的毕业证书。到手的是一纸假借别的学校名义的假毕业证书。

13157759106874850170
2011年高考,从小在苏州长大的张鹏参加高考失利。就在家人烦恼之时,他的父亲经人介绍,认识了自称“有关系”的同乡陈东(化名),陈自信满满称只要张家愿意出15万元,就可将张鹏送进武汉大学读统招本科,4年后,拿到正规本科生毕业证。
张父与儿子在酒店见到陈东与同行的刘万成(化名),陈东在收到张父当场支付的8万元现金后,拿出了一张武汉大学录取通知书:张鹏被该校金融学专业录取,请于9月15日至18日到校报到,落款时间为8月29日,并有武汉大学公章。
张鹏和家人高兴离开酒店,与陈东相约,报到时在武汉大学见。随后,张家又向陈东转账7万元。
四年间,在大学里,张鹏遇到了一些奇怪的事情,比如张鹏等6人被分配到“金融6班”,入住教工新三栋3301房。这是一栋博士生公寓,他与4名舍友觉得奇怪,但更相信了“这是特殊渠道”的解释。而在上课的时候,金融6班的花名册上没有他们的名字,没有学生证、进不了图书馆、没有饭卡、考试也与其他同学不在一起。因为自己“交钱入学”,他不好向同学求证,只能询问王杰,可每次都得到“特殊渠道”的答复。
一直到2015年春季开学,张鹏大学的最后学期,王杰就此失去联系。
5月18日,张鹏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竟查不到自己的信息,而另一名“中介”周泰告诉张鹏,称正在处理此事,不要着急,并称“你要想读研究生还可以找我。”
六月高考季即将来临,往年各地出现的借高考进行网络诈骗的现象今年提前抬头。据悉,与高考相关的钓鱼欺诈网站从5月中旬起就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诈骗手段也较往年更多,比如以考卷泄露为幌子兜售考题和答案,付费购买名校学籍等都较往年迷惑性更强。
骗术一:谎称考卷泄露可预知答案
距离全国高考仅剩半个月,各种考题预测的信息层出不穷。有的诈骗网站以“专家组押题、猜题、提前获取作文命题方向”等为幌子,称其掌握高考出题老师命题方向,忽悠家长和考生购买。更有骗子通过修改网页代码的手段,制作出往年提前知道考卷的假象,对不熟悉网络知识的考生和家长极具迷惑性。
高考试题是国家教育部一等机密,在高考前出题老师一律全封闭管理,不可能与外界联系,所谓押题、考卷泄露都是子虚乌有。
骗术二:谎称有“内部指标,给钱就能上名校”
这种骗术更为“高明”。骗子伪造高校招生文件、印章,甚至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假扮成高校招生人员。与家长见面时,骗子就拿出伪造的证件和空白录取通知书,谎称手中握有某些高校“内部指标”,并表示家长可以先付一部分定金,其余等录取后再付,提高迷惑性。
而如果有家长追问这些内部指标从何而来,骗子就会摆出“特殊培养”、“试验人才培养”等名目,把家长骗的团团转。
骗术三:山寨查分网站“钓鱼”黑手伸向账户钱款
高考结束后,考生和家长都会急切地想知道考试的分数。一些不法分子就利用这种心理,在网上发布虚假查分网站,盗取考生手机号、身份证、银行卡号等资料,进而盗取考生的网络支付账号,甚至复制手机SIM卡盗取网上银行。
对此,网络安全专家建议考生和家长使用全国统一的高考查分网站,以避免误入虚假网站。
骗术四:无中生有的“补录”骗术
一般来说,如果在首批志愿录取结束后,名额没能招满的部分高校会放出补录信息,而这也成为骗子诈骗的手段之一。但据记者了解,高考补录是各地招办对落榜考生进行的网上公开征集志愿录取,并不针对具体人头,更不会以此索取钱财。
专家表示,傍着高考的诈骗每年都会出现,通常有“高考前夕”和“查分录取”两个欺诈高峰期,骗子利用家长渴望孩子上大学的急切心理,先以考题答案进行第一轮行骗,后以花钱就能上大学收尾,而今年很多诈骗出现在互联网上,诈骗高峰期提前来临,家长和考生更需提高警惕。
高考警惕“野鸡大学” 别让十年寒窗毁于一旦
日前,210所中国“虚假大学警示榜”引起社会关注。榜单中,标注办学地点为北京的虚假大学最多,超过95所。这些虚假高校大多打着“中国”、“北京”字号,通过注册多个网站骗取生源、出售假文凭等方式获利。
所谓“野鸡大学”:据教育部新闻办公室的公开回应,不在“2014年全国高等学校名单”内的即有可能为虚假大学。目前国内被认为是虚假大学的有四类:一、没有办学资质;二、不具备招生资格;三、涉嫌非法招生;四、借“大学”为名实施网络诈骗。
2014年9月,江苏省淮安市清浦警方侦破一起网络诈骗案件,犯罪团伙虚构了包括上述“学校”在内等945所“大学”,承诺能够办理“真的民办大学毕业证 书”,骗了25万余人,涉案金额高达一亿余元。再如“中国民航学院”,实为没有办学资质的培训机构,却故意与中国民用航空局直属高校、旧称“中国民用航空学院”的中国民航大学取相似的名字,并设置大量推广链接,四处广告,从而迷惑学生及家长。
为此,教育部官方网站21日晚间公布最新版2015年全国高校名单,截至2015年5月21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845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553所(含独立设置民办普通高校447所,独立学院275所,中外合作办学7所),成人高等学校292所,这一份名单敢在高考之前出来,也是立求让野鸡学校无处遁寻。
而截至到现在,花15万读了四年大学的张鹏依然在等待调查结果。
据了解,这些钱经抽成后最后集中到“辅导员”王杰和“中介”周泰(化名)手中,由他负责搞定入学手续。目前,王杰仍去向不明,洪山公安分局已经介入调查。
4年里,张鹏等人以什么身份上课?如何进入学校宿舍住宿?考试试卷从何而来?无从可知。而实际上,15万占且不说,谁为孩子4年的青春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