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大学生可保留学籍休学创业

新浪教育
摘要|自十八大以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了各级政府的关键词。日前,大学生创业再迎新利好政策。根据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高校要实施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
《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梳理

一张图看懂什么叫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一、人才供需将有年度报告
《意见》要求,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和重点产业人才供需年度报告制度,完善学科专业预警、退出管理办法。高校要打通一级学科或专业类下相近学科专业的基础课程,开设跨学科专业的交叉课程,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破除“高分低能”积弊。
二、聘请企业家担任教师
各地区、各高校要聘请知名科学家、创业 成功者、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担任专业课、创新创业课授课或指导教师,形成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
《意见》明确,建立相关专业教师、创新创业教 育专职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制度,并支持教师以对外转让、合作转化、作价入股、自主创业等形式将科技成果产业化,鼓励带领学生创新创业。
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
《意见》指出,各高校要设置合理的创新创业学分,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探索将学生开展创新实验、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等情况折算为学分。 鼓励各地区、各高校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建设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和小微企业创业基地,作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意见》强调,实施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
休学创业后复学难?教育部:我们会负责任地解决
“如果媒体发现在复学方面出现问题,可以把案例反馈给我们,我们协调地方、高校协商解决学生因休学创业而出现的复学困难、不顺利问题,我们会负责任地解决。”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荆德刚说。
大学生创业缺钱?8条途径解决大学生创新创业资金问题
1、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整合发展财政和社会资金,促进和推动学生创新创业活动;
2、高校要多渠道统筹安排资金,支持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3、要鼓励社会组织、公益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设立大学生创业风险基金;
4、要深入实施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落实大学生创业贷款;
5、高校要设立创新创业项目奖学金;
6、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奖励基金;
7、学生还可以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获得专项资金支持;
8、通过在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解决创业资金问题。
大学生创业的现状及面临何种现实困境?
创业热遇上零经验
2015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749万人,大学生就业压力持续增加。在大学生群体中,尽管相当多人具有很高的创业热情,但实际的创业率却很低,这其中主要是因为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创业者输送的“落地”和“实现”环节还存在诸多瓶颈。
以广东为例,在《广东青年创业就业蓝皮书2015》蓝皮书中,数据显示,当前广东海归创业者中绝大多数为青年,以80后、70后为主体,创业时平均年龄33.3岁。广东大学生有创业意愿的人数比例相当高,本科、专科、中职分别为50.1%、72.0%和74.4%。 数据还显示,海归创业者2008年后回国占82%,2008年以前回国仅占18%。
从青年创业行业结构看,创业发展不平衡,结构亟待优化。创业行业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低端制造业、住宿和餐饮、农林牧渔业、娱乐体育等市场门槛较低的行业,合计比例占71.7%。另外,青年创业质量还有待提升,有的海归创业园企业三年存活率仅维持在20%—30%的水平。数据显示,广东80、90后海归创业者平均在国外工作2.4年,其中,25.8%工作不足1年,30.9%没有国外工作经历。
创业激情VS现实冷水
北京青年报刊登的《大学生休学创业调查:“友情股”成为创业障碍?》中,分析了大学生创业常遇的几个问题:
1、中关村某科技园相关负责人昨日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说:“我理解国家鼓励的是大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他们通过创业勇于创新,而不是鼓励他们凭头脑一热就创业,甚至把父母的钱和自己的学业拿来冒险。”
这位负责人说,大学生创业有足够的热情,但往往对一些现实情况缺乏准备。他遇到的最典型例子是,创业初期学生团队要先进行股权设置,但学生团队常常是好同学、好朋友,往往出于友情把股权均分,每人持股一样多。这属于股权结构不合理,对企业运营来说是一个大忌——按照企业管理的惯例,管理团队中必须有一个人持股50%以上,并对企业管理有决策权,也就是担任CEO(首席执行官)。如果一个团队的成员持股都一样多,在日常管理中就谁都说了算,其实谁都说了不算——没有一个最终决策的人。“我见过不少学生创业团队,在初始阶段过去后,因为股权结构不合理,意见纷争而走不下去。”清华创客空间协会创始人、硕士研究生毕滢昨天告诉北青报记者,他身边的学生创业团队遇到的问题往往反映在学生这个特殊的身份上。“项目好,自然有投资;学生团队都有学校孵化器提供‘物’方面的帮助;但是需要做出利益权衡的时候,往往出现问题。”
他举例说,不久前,五名清华在读研究生组成的团队设计了一款智能硬件产品,在参加比赛时得到了一位评委的青睐,表示愿意投资。但到了坐下来谈细节的时候,投资人提出,团队中至少要有一人休学或退学,全职来做团队负责人。从管理的角度说,这个要求是合理的,但团队中的五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一人愿意休学,加上考虑到后期批量生产的困难,他们打了退堂鼓,投资人也退出了,这个项目因此夭折。
“学生创业团队一般流动性比较大,在创业初期会热情高涨,一旦深入做下去,就要占用创业者的很多时间精力,需要在学业、收入乃至家庭方面做出牺牲,有人就会开始权衡、犹豫,问题也就随之而来。”毕滢说。
而天使投资人雷军在采访中也提到:“现在有一部分年轻人创业,是为了创业而创业,觉得自己当了老板就很牛。”雷军说,这种想法对创业者是有害的,容易使创业者急功近利。
昨天,北京市海淀工商分局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中心正式在清华大学挂牌成立。今后,创业大学生办理注册登记时可走绿色通道,仅需两天就可以领到营业执照。一起利好政策都给大学生创业打开了一条阳光大道,而在这里,我们只能再次重复一下雷军给青年创业者的建议:不要为了创业而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