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家长帮:我一脚把儿子踹下楼对不对?

新浪教育

家长困惑
网友“西安城主”求助:
儿子上一年级了,周末一大早起床,妈妈让他读拼音,由我监督,可是他读了几遍就不耐烦了,妈妈让他练习写字又不听。
我对他说,如果不想写,那就背背拼音吧。他却反驳说那是幼儿园学的,他现在1年级了。他不肯背,我就打他手,把我手都打疼了,他竟然就是不开口!气得我拿拖鞋打他屁股,还是无动于衷。
我简直被气疯了,他开门往外跑,我追上去,一脚把他踹下了台阶。关上门老婆就和我争吵起来,说我踢的重。
孩子被妈妈安抚一下就愉快地拿本子和他妈互动学拼音去了!我不明白的是,我这招谁惹谁了?把孩子失手踢下台阶我心里难受死了,可是这孩子就是不怕我,说什么都不听。尤其打他的时候,他还紧握的拳头!再过几年怎么办啊?儿子打老子会发生在我身上吗?求教教育知识?
孩子为啥打不得
美国一位儿科医生曾做过这样一个研究:对2岁至9岁的孩子进行认知测试,结果发现,挨过打的孩子智力发展水平要低于没挨过打的孩子。经常挨打,还容易让孩子形成撒谎的恶习,甚至种下暴力犯罪的种子,可谓后患无穷,与家长的初衷南辕北辙。
除了对以上方面的考虑,这里还有教育的艺术。一个人要成长成才,外在压力固然能起到一定效果,但要真正发挥作用,靠的还是内在动力。举个简单例 子,孩子考试砸了锅,被家长打了一顿。对孩子来说,他可能记住了这顿“竹板炒肉”的痛,从而认真学习,但究其动力,恐怕是为了“不挨打”或“取悦父母”, 而不是认识到了学习对自身成长的价值。这样一来,当外在压力存在时,孩子可能会认真学习;但当外在压力一旦撤掉,孩子就很容易“放了羊”。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很多高中阶段的佼佼者,离开父母、进入大学后会变得一塌糊涂,甚至沦落到挂科补课的地步。
真正为了孩子好,不能动辄就挥起棍棒、一味从外在施压,关键是要唤醒孩子的内在动力,言传身教、入脑入心。只有让孩子从心底接受了,内化成自身动力,才能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样,不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能形成珍贵的慎独和自律。毕竟,孩子的一生不可能一直倚赖家长的羽翼庇护、 监督要求,最终靠的还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