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历史

基辛格点评中国五代领导人

基辛格点评中国五代领导人

新浪历史

关注

国家主席习近平3月17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

近年来,基辛格多次和中国高层政治人物会面,即使在“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这个序列中也显得罕见。

基辛格在中美高层间的活动能力有目共睹,这源于他1971年7月的那次著名秘密飞行。“波罗行动”是中美建交前站行动的代号,48岁的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假装肚子疼瞒过媒体,带着七厘米厚的文件夹从中美共同的友邦巴基斯坦飞往北京。他见到了周恩来、叶剑英等人。

因为保密需要及各自的日程安排,留给这位22年来第一个踏上中国领土的美国高级官员的总时间只有48个小时。除去睡觉、礼节性参观等安排外,双方真正讨论的时间不到24个小时。久违的对手各自表明了立场,剩下的事情就是向世界宣布尼克松将于下一年访华这一重磅消息了。

美国方面,密访之后,1972年2月尼克松公开访华并和毛泽东见面。两个尚未建交的大国能否留下纸面的成果,给基辛格很大的压力。实际上,两国领袖历史性的一个小时零五分钟的会谈中务虚的成分比较多,具体文件起草的任务分别落在了乔冠华和基辛格身上。

当时,身为总统班底,基辛格与中方达成的公报草稿被美国国务院的专家驳回,眼看就要结束访问的尼克松深夜在杭州刘庄宾馆给基辛格施加重压,他不得不再与中方协调。最终在毛、周二人的授意下,《上海公报》终于定形。

自此,基辛格开始了与中国高层的良性互动。1972到1975年短短三年间,他和毛泽东有过五次碰面,在毛的晚年,对于一个西方外交人员来说,这样的频率已经达到了极致。

  • 基辛格回忆秘密访华48小时

    中方如此潇洒的态度给了我们一种心理压力。如果我们无功而返,尼克松当然会大丢面子,他还尚未把我这趟密访告诉其他的内阁成员

    查看详情
  • 基辛格看毛泽东:高深莫测说话毫无避忌

    读过毛泽东的声明后,尼克松愁眉不展,满腹心事,以为刚见缝隙的中美关系的大门,又将封闭,自己为此所作的努力,将要付之流水

    查看详情
  • 基辛格眼中的周恩来:他像一条眼镜蛇

    周一面倾听我的发言,稍稍把头偏向一边,一面直接盯着我的眼睛。基辛格曾把周比作一条静静地待着、摆好姿势、伺机跃过来的眼镜蛇

    查看详情

1977年,中美正式建交前夕,基辛格离开服务八年的白宫,但这并不影响他作为中美关系重要参与者继续发挥作用。基辛格本人也从未吝惜对历任中国领导人的赞美之词。

他称邓小平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作为和邓小 平见面次数最多的外国人,基辛格先是以听众的视角见到这个小个子领导人的,1974年邓小平在联大第六届特别会议的发言给他留下深刻印象。1979年邓小 平访美期间两人得以正式会面。基辛格也曾向媒体透露他和邓小平私交的细节:“我们吃火锅的地 方是一个单间,但餐馆本身却是普通餐馆,不是国宾馆。中国领导人带外国客人去普通餐馆吃饭并不多见。显然,邓小平没有把我当客人,而是当成他的老朋友。”

在基辛格的笔下,“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对这位眼神忧郁、曾几度大起大落却矢志不移、顾全大局,并在日后逐步振兴中国的强悍的小个子产生了无比敬意。”

1987年,基辛格成为美中协会创会主席之一,以此身份,基辛格多次往返大洋两岸,为江泽民、克林顿互访及中国入世鼓与呼。在他眼里,邓小平的继任者江泽民“温文尔雅、精力充沛。但当认为涉及国家重要利益时,他也像其伟大的前辈一样意志坚定。”

新世纪之后,中国逐渐成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中国崛起和威胁成为西方讨论的主要话题。2008年,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百大影响人物第六名,为胡锦涛写介绍词的就是基辛格。在文中他特别提到胡锦涛的“和谐”理论,并指出胡的领导风格严谨有礼,不说没有必要的空话。

据媒体报道,最迟在2012年十八大召开之前,基辛格就和习近平建立了联系。2011年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访问美国,基辛格和美国劳工部部长赵小兰一起为其接风;中共十八大后,在接受《华尔街日报》访问时基辛格也认为新一届领导人有能力挑战腐败问题。

密访中国四十年后,一次接受新华社访问时,基辛格说:“中国历代领导人都是不同凡响的人物。”

基辛格见过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代领导人。他说,中国五代领导人,每一代都代表了历史经验的一个阶段。如果没有前一代领导人,那么任何一代都不可能取得他们已经取得的成就。

基辛格说,毛泽东是建国之父,统一了全中国。在开国大典上,毛泽东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他结束了中国人民的深重苦难。

基辛格表示,根据我的理解,在中国人民看来,毛泽东的功绩是统一了全中国。但是不可能每一代都出毛泽东。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的部分遗产,同时解放了中国人民杰出的创造力和非凡的能量。在毛泽东时代,不能想象能够说出“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这样的话。江泽民在就任之初被外界大大低估。在天安门事件之后,他将中国重新带回了国际社会。胡锦涛认为,中国已经饱受动乱,现在需要稳定。现在中国又有了新的 领导人,希望通过改革党和改革这个国家,再次使中国实现巨大进步。

基辛格最后表示,不能抽象地比较中国每一代的领导人。他们只符合所处时代的要求。

2013年7月,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上海西郊宾馆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江泽民在会谈中称赞习近平“非常能干有智慧”,江泽民还表示:“像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需要有一位强有力的领导人。”基辛格则说,他虽然仅同习近平见过几次面,但对他的“坚定意志和勇气印象深刻”。

这并不是基辛格第一次发表自己对中国国家领导人的看法。观察者网曾援引《中国经济周刊》报道,介绍了基辛格5句话评价5位中国领导人。(新浪历史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