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历史

弃城鼠窜:平壤战役中的叶志超

弃城鼠窜:平壤战役中的叶志超

新浪历史

关注

导读:今年7月25日,是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的纪念日。这场战争对近代中国意义重大,既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的失败,又激发了知识界变革政体的要求。同时它也改变了东亚 格局,乃至刺激了日本走向扩张道路。甲午战争,因而乃近代中国的重大议题。新浪历史拟推出系列甲午人物列传,回顾中日等各国决策者、参战者故事,纵观两军布阵、解析各方心态,以史为鉴,品评得失。

甲午风云

人物小传:叶志超(1838年—1899年),字曙青(一说字冠群,号曙青)。1838年(清道光十八年)3月生于安徽省肥西县花岗镇径井村,行伍出身,早年早年以淮 军末弁从刘铭传,镇压过太平军和捻军起义,积功至总兵,赐号“额图浑巴图鲁”。其人得李鸿章赏识,留北洋。光绪十五年(1889),擢直隶提督。1895 年中日甲午战争,他先率领清军驻守牙山,成欢之战败后,率兵撤往平壤。后被清廷委任为驻平壤清军总指挥。9月15日,日军进攻平壤,叶氏率部突围,途遭日 军伏击,死伤惨重,其人更狂奔五百里,退至中国境内,导致朝鲜全境不保,遂以逃跑将军载入史册。事后被刑部定为斩监侯,不久赦归家乡。1899年1月8日 (光绪二十四年十二月十六日)去世,葬黄老郢。

甲午战绩:一败于牙山,饰败为胜,谎报军功;二败于平壤,抱头鼠窜,狂奔五百里,逃回中国。

(文/傅正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甲午战争,把举国上下同光中兴的迷梦击得粉碎。除了被迫俯首下心,承认西方世界在文明程度上优于中国以外,为这场失败,乃至中国文明寻找责任 人,成为了时至今日学术界思想界都乐此不疲的事。倘说北洋水师在黄海大战中虽处于下风,但尚未落败,那么淮军在朝鲜的陆上作战,则可说一溃千里。身为直隶提督,属驻朝清军最高指挥官的叶志超,因其从平壤城一路狂奔至鸭绿江边的“壮举”,而成为了人们口诛笔伐的对象,甚至载入中学历史教科书。可就是这么一个 “逃跑将军”,究竟是如何被清廷委以重任的呢?在甲午战争期间他又有怎样的表现呢?

  • 甲午战前:清日在朝鲜的利益纠葛

    1894年6月3日夜,李鸿章签发赴朝命令。从6月6日起,太原镇总兵聂士成、直隶提督叶志超和总兵夏青云分率士卒从大沽和山海关出发

    查看详情

一、初战牙山

据传说叶志超早年参加团练时,被火铳击中腰部到底,大家都以为他死了,只见他噌地窜起,继续战斗,原来是火药击中腰刀,于身体毫发无伤,时人以 为星宿下凡。这样一名出身基层,靠战功爬上高位的军管,实在不像是长了兔子腿狂奔五百里的胆小鬼。所以越来越多的人为其辩护,比较有名的是《安徽史学》 1989年第3期刊发的廖宗麟《实事求是地评价平壤之役中的叶志超》一文。如廖文的结尾处便称:“叶志超在危难之际,力疾受命,努力组织平壤防务,在给敌 人一定的打击后撤出平壤,是尽到了军人保卫国家的责任的。过去的研究强人所难,对他责备过多,这是不够公正的。”关于这些争论,看看叶志超在朝鲜的表现, 可知一二。

众所周知,1894年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史称“甲午农民战争”。起义军高举“弗杀人,弗伤物”、“忠孝双全,济世安民”、“逐灭倭夷,澄清 圣道”、“驱兵入京,尽灭权贵”的大旗,军纪严明,深得百姓支持,一时间打得官军毫无还手之力。此时朝鲜朝廷闵妃外戚集团与高宗生父兴宣大院君集团之间的 政治斗争愈演愈烈。东学党“驱兵入京,尽灭权贵”的口号显然是针对把持大权的闵妃外戚集团的,闵妃集团害怕大院君与起义军勾结,派闵泳骏秘密联系袁世凯, 请求借兵镇压。在得到日方“速代韩戡”的请求和“我政府并无他意”的虚假保证之后,李鸿章决定出兵朝鲜,“事竣即撤回”。这时叶志超更是上书李鸿章请求出 兵,因而被李氏委以重任“选带劲旅,星驰往朝鲜全罗、忠清一带,相机堵剿”。

  • 朝鲜成欢之战:清军守将叶志超遁逃

    朝鲜皇帝高宗软弱无能,闵妃当权。高宗父亲大院君与闵氏一族恩怨深重,于是决意与日军合作。1894年7月23日,日军与朝鲜王宫卫队

    查看详情

洋人眼中的清朝人

不想此时日方却出尔反尔,先是不承认清廷“保护属邦之旧例”,接着又以“保护使署、领事及商民”为由,出兵朝鲜。1894年6月10日,朝鲜政 府与起义军达成全州和议,起义平息,撤军问题就此浮出水面。起初袁世凯与日本驻朝公使大鸟圭介之间关于撤兵的谈判十分顺利,可在6月15日交换协议公文 前,日方突然抛出“中日两国共同协助朝鲜改革内政”的方案,非但不撤兵,反而增兵朝鲜。时至6月26日在朝日军已达8000多人,形成了对清军的绝对优 势。这时李鸿章既没有听从叶志超、丁汝昌等人的建议增兵朝鲜,又没有按袁世凯、聂士成等人的建议由清军先撤兵,而是寄希望于通过外交手腕利用西方列强迫使 日军撤兵。此时英国希望通过日本在远东牵制俄国,而俄国则担心日本过于倒向英国,其它如美德法等国亦多观望,清政府外交努力失败,而日本则从列强那里得到 了它梦寐以求的支持。7月14日,日本向清政府发出了“第二次绝交书”,不仅拒不撤兵,更污蔑中国“有意滋事”,并扬言“将来如果发生意外事件,日本政府 不负其责”。至此中日谈判破裂,战争大幕徐徐拉开。也正是此时,李鸿章迫于国内压力才仓促增兵朝鲜,而日本人则基本完全了战争准备,可谓蓄谋已久。

战事首先在汉城西南面的牙山展开,其本为朝鲜的一个县邑,因其地东北有二山,状若牙形而得名。其城三面向山,一面临水,地扼朝鲜忠清、庆尚、全 罗三道,是清军海路通向汉城的要道。正如时任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所言,日军若攻占牙山,则“汉城附近已无中国军队的踪影,朝鲜政府完全在我帝国掌握之中”。7月25日,日本联合舰队不宣而战,于牙山湾外丰岛海面,悍然击沉了悍然击沉了清军借来运兵的英国商轮“高升”号。战争正式爆发。李鸿章不再向大同 江口以南海运士兵,这使得牙山清军陷于孤立无援的状态。

此时清军在牙山原有2400余人,加之7月24日到达牙山的江自康部1400余人,共计3800余人。而日军负责进攻牙山的大岛义昌旅团则计有 4000多人,具有一定的兵力优势。鉴于牙山无险可守,聂士成、叶志超分别遂移师牙山东部的成欢和公州。成欢驿位于朝鲜忠清道平泽县东南,是汉城通往天 安、全州的南北咽喉要地,易守难攻。公州则位于成欢之南,背山面江,亦是兵家攻守要地。聂士成部2000余人赴成欢后立即构筑工事,分左、右两翼展开。左 翼部署在成欢西北约2公里的牛歇里高地,集中了主要炮火及兵力,以阻击日军由成欢趋牙山的道路。右翼在月峰山一带,兵力较为薄弱。叶志超率1000余人退 守公州,以为犄角。

在之前的短暂接触后,大岛义昌得知了清军布防,于7月28日晚在素沙场把军队分成“左翼队和右翼队”,以右翼牵制清军主要布防的左翼,而以主力 为左翼,迂回攻击清军防守薄弱的右翼侧后方。尽管聂士成身先士卒,

但仍不能阻止日军强大攻势,时至次日凌晨五点半,成欢失守,聂士成率部退向公州,在去公 州的路上,遇上北撤的叶志超部,叶认为成欢失陷,公州亦不可守,遂决定绕道北撤平壤。牙山战役以清军全面撤退而告终。可以说,叶志超作为前线最高指挥官, 并没有率部投入作战。然而在牙山之战后,叶志超却上演了一幕谎报军情的闹剧,上报清廷“牙山大捷”,此后又屡次上报击败日军。李鸿章不辨真假,据此上奏光 绪帝,这当然引得龙颜大悦,以叶志超“战功夙著,坚忍耐劳,即著派为总统督率诸军”,此一消息传来“一军皆惊”。这一谎报,为叶志超惹来了无尽的麻烦,光 绪帝以为他特别能战斗,而委以统领全军保卫平壤的重任。这一任命使叶氏大为慌张,赶忙复电请辞:“握荷圣上优容,过加宠任,当此圣忧巨辱,正疆场效命之 秋,苟可从事,何敢言辞。惟超望浅才庸,实难当此重任,况诸将才智均胜超数倍,深惧指挥未协,督率乖方,贻误大局,必须威望卓著,老

成练达知兵大臣方可胜任,务求详叙超不能胜任实情,奏请收回成命,另派知兵大臣总统此任,将超改为前敌营务处或翼长名目。”结果当然是被清廷驳回(清廷驳回叶志超的辞请,除了 受到叶氏蒙骗外,当然还有更现实的理由,原拟委派前福建巡抚刘铭传,但其“病重不出”,后又拟委派前新疆巡抚刘锦棠,但刘氏突然暴病而卒,可谓无人可派, 考虑到叶志超抵朝较早熟悉情况,故委任他为在朝清军总指挥)。

根据日方统计,此役日军“伤亡军管6名,兵士82名,负伤者中,有5人入院后死亡”,清军“伤亡约500人”。由于清政府并没有公布伤亡报告, 我们无从对比数据。但牙山战役规模不大,殆无可疑。但其影响却不小,此战过后,日军切断了中国到达朝鲜西海岸的航道,解除了攻击平壤的后顾之忧,并完全控制了朝鲜政府。更不用说它给双方士气带来的影响了。

日本人眼中的甲午战争

二、平壤战役

早在7月17日,战争爆发前,日军就制定了“作战大方针”。该方针分为两期(阶段):第一期,派陆军第五师团先行进入朝鲜,牵制清军,并出动海 军寻求与清朝海军进行主力决战,尽可能夺取黄海及渤海制海权;第二期方案视第一期战果而定,分甲、乙、丙三种情况:(甲)如顺利取得制海权,则依凭强大海 军逐步投送陆军主力于渤海湾,同清军进行直隶平原大决战;如未能取得制海权,则(乙)迫使清海军无力驶入日本近海,同时派遣陆军赴朝参战,击退清军,以达 成扶持韩国独立之目的;倘制海权为清军所得,则(丙)尽最大可能增援在朝的第五师团,加强朝鲜国内防卫,以期稳定战局。经过反复权衡,考虑到“由于海战实 行期几乎难以预测,故本年度实施直隶平原决战亦归于无望”;“陆军登陆点渤海湾北岸,每年自十一月下旬至翌年三月中结冰。即使不结冰部分,因冬季风大浪 高,军队无法登陆”;“运送四个师团,则乘船、输送及登陆时间,至少需要七十五天。即使今日能得到制海权,但实行大决战亦不得不有待于明年冰雪融解之 后”,故而日本大本营决定首先全力实施(乙)种方案。既然把朝鲜作为陆战的主战场,那么平壤作为清军主力集结的地带,就不能不是日军进攻的重点了。此时日 本在朝鲜的总兵力已达19600多人,直接用于进攻平壤的兵力就有16000多人。

清军驻守平壤的分别是记名提督卫汝贵统领的盛军、山西太原镇总兵马玉琨统领的毅军、高州镇总兵左宝贵统领的奉军以及副都统丰盛阿统领的奉天练字 军和吉林练军,合计13526人,其中又抽调了2000多人负责后方防卫,这样四大军用于平壤战役的人数大概在10500左右,加上之前叶志超率领的从牙 山退守平壤的不到2000人,大体12500人左右。战役开始前,叶志超认为“后路空虚”,又抽调1500名盛军“回扎肃州”,则清军在平壤战役的兵力大体为11000人左右。

  • 左宝贵:决死平壤城头的大清提督

    甲午战争爆发,左宝贵率军援朝,战死朝鲜,是甲午战争中清军高级将领战死的第一人。光绪帝给予他“太子少保”头衔。

    查看详情

清军在平壤的防守部署是:①在大同门外大同江面搭浮桥一座,由毅军及盛军一部防守,统归马玉昆指挥;②城南外廓筑堡垒及兵营十五处,其南端由大 同江北岸修筑长达二千米胸墙一道,墙下布雷,为南面第一道防线,由盛军及奉天练军盛字营驻守,归卫汝贵指挥;③城北牡丹台筑堡垒一处,牡丹台外侧沿丘陵高 地自东北向西北修堡垒四处,奉军及奉天练军、江自康仁字营驻守,由左宝贵指挥;④内城之景昌门至七星门一线,由叶志超所部芦榆防军驻守。

9月15日,日军在完成了对平壤的合围后,于凌晨4时30分开始了对它的总攻。战斗在大同江南岸战场、牡丹台和玄武门战场以及城西南和大同江北 战场三处展开。在三个战场中,清军在大同江南岸打得最好,连续击退日军进攻。双方在大同江北岸双方胜负未分,然而在牡丹台、玄武门一线,只有左宝贵率领 2900余人防守,而日军对此处投入的兵力为7800多人,众寡悬殊。左宝贵身先士卒,亲上城墙督战,不幸连续中弹牺牲,牡丹台、玄武门失守。此时日军尚 未涌入城内,清军弹药、粮食足以守城一个月,而日军弹药、粮食即将告罄,加上当时平壤已经开始下雨,日军冒雨露宿,处境极为困难。如清军决心坚守,战事犹 有可为。作为主帅的叶志超坐守内城,却早被日军的凌厉攻势吓破了胆,力主弃城逃走:“北门咽喉既失,弹药不齐,转运不通,军心惊惧,若敌兵连夜攻击,何以 御之?不若暂弃平壤,令彼骄心,养我锐志,再图大举,一气成功也。”此议除了马玉琨外,获得了众将领的认同。下午4时许,叶志超以朝鲜平安道观察使闵丙奭 的名义,派人冒雨送书于日军阵中,表示愿意弃城撤退,又命令各成悬挂白旗乞求缓兵。日本立见尚文少将要求城内清军立即投降。清军一面以“降雨甚,刻下兵 多,难以速散,当期明朝,开放此门”答复立见,一面在叶志超的统率下轻装简行连夜撤退。这却瞒不过老谋深算的立见尚文,他早判断出清兵要跑,遂以元山支队 埋伏于义州大道,第五师团主力埋伏于甑山大道,截击撤逃的清军。仅一夜清军在溃逃路上被击毙者就超过2000人,尸首堆积如山,血水成渠,溪流为红。第二 天,日军占领平壤。叶氏在突出重围后不敢久留,率部狂奔500里,退过鸭绿江,至此,平壤战役以清军完败告终。

  • 平壤之败:清朝陆军腐朽窳败

    平壤保卫战中,守城清军与进攻日军的兵力相差无几,装备亦无大差异,基本上是旗鼓相当。但清军为什么遭到如此惨重的失败呢?

    查看详情

三、人物评价

叶志超在平壤战前战后一再强调“枪弹粮草俱无”,为自己开拓责任,似乎平壤本来不守,叶氏撤军正是为了“保存实力,以图再起”。但事实是缺乏粮草弹药的是日军而不是清军。

本来,日本人尽管希冀利用大院君与闵妃集团的不和,而扶持大院君宣布朝鲜独立,但大院君却暗中向清军传递情报,试图里应外合。清军入驻平壤后 “朝鲜难民、义团等箪食壶浆,馈遗不绝”,平安道观察使闵丙奭积极协助清军作战。这些都是清军有利的条件,但其军纪败坏,“乃肆盗掠,大失民望”。早在平壤战前,朝鲜派人告知清军进驻黄州,叶志超也不听,左宝贵自领兵士进驻黄州时,“叶忮其得首功”,也带领人马跟随其后,行至半夜双方居然以为对方是敌军, 而自相开火,各军缺乏协调,可见一斑。撤回平壤之后,叶志超又“日夜在中军帐挟妓宴乐”,等到日军大举进攻之前,叶氏又以“敌人乘势大至,锋芒正锐,我军 子药既不齐,地势又不熟”为由要求撤退,遭到左宝贵等人的竭力抵制。可说平壤之败,主帅叶志超难辞其咎。《刑部奏审明倴军失机之叶志超按律定拟折》中称:“彼此相持不过数日,(叶志超)遂诿为子尽粮绝,窃恐无此情理”,正是对叶志超溃逃理由的最好反驳。

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叶氏被械送京师,下刑部审讯,定斩监候,后赦归家乡。1899年1月8日(光绪二十四年十二月十六日)去世,葬黄老郢。

(声明:作者独家授权新浪网使用,请勿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