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价值:红色藏品拍卖过亿

新浪收藏
摘要|“红藏”前景被业内看好,这是一种特殊的收藏情结。“毛选”“国防绿”“红宝书”、样板戏小人书等是在“那个年代”司空见惯的常见物品,现在也只是几十上百元。另外还有那么一波“高端红藏”因为稀缺和所承载的特殊历史意义动辄几十、上百万,甚至达到亿元天价,那么就让我们盘点一下这批“高大上”的“红藏”。
红色经典|收藏市场上的常青树
“红色经典”题材绘画因其具有很高的美术史料价值和收藏价值历来为拍卖场上的“宠儿”。自1995年嘉德秋拍,刘春华1967年创作的著名油画 《毛主席去安源》,以605万元的高价成功拍出后,标志着“红色经典”绘画正式进入内地拍卖市场。红色主题画作在拍场上的价格也呈阶梯上升的趋势发展。而近三年来,一部分红色油画也频频放出高价。
虽然“红色经典”主题性创作较弱,但是它记录历史,反映现实的叙事方式,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审美特征,所以在拍场上一直很活跃。特别是在艺术市场 的调整期中,经典的价值尤为突出,表现十分稳健。在2014年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上,艾轩、张文源合作的《华主席和西藏军民心连心》,以460万元的价格成交。黄胄的《日夜想念毛主席》于2015年北京保利春拍中拍出747.5万的高价。
藏品盘点|拍卖出天价的红色经典

嘉德2012春季拍卖会“邮品”专场中,经典错版邮票“全国山河一片红” 以730.25万人民币的价格成交,创出中国单枚邮票拍卖新纪录。新中国邮票史上知名度极高的三枚珍邮,即俗称的“全面胜利”、“大一片红”和“小一片红”。此三版文革系列邮票存世数量极少,不过数百枚,其中“大一片红”存世仅数枚。如今这三版邮票均成为新中国邮票中的著名珍邮,并名列世界珍邮之列。

《毛主席去安源》红色邮票,2008年秋季红太阳国际拍卖公司(邮票、钱币、磁卡)第2184号拍品,一版毛主席去安源邮票估价人民币38万-58万元,成交价为52万元。

靳尚谊1966年创作的《毛主席全身像》,2009年在广州嘉德夏拍中,以2016万元天价成交。

沈嘉蔚的作品《为伟大祖国站岗》,布面油画,189×158cm,1974年作。这幅作品2009年在拍卖会上拍出795万元。

何孔德《祖国来信》是1957年中央美术学院“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的毕业作品,在2011年北京瀚海秋季拍卖会上以1840万元成交,刷新了其个人作品拍卖纪录。

《幸福渠》该作品创作于1974年,由陕西省文化局美术创作组集体完成、刘文西主要执笔。2010年11月21日,北京华辰2010年秋季拍卖会上,以4592万元人民币成交。

李可染《万山红遍》 1964年作,这幅作品在北京保利2012春拍“近现代书画夜场”中,以2.55亿落槌、加佣金2.9325亿元成交。

李可染《韶山》1974年作,2012年嘉德春拍拍出1.24亿。该作品是李可染同类题材作品中尺幅最大的一幅;是李可染革命圣地山水创作的集大成之作。

李可染《长征》 2010年11月22日,中国嘉德2010秋拍《长征———大师们的笔墨征途》专场中,以1.075亿元人民币成交。

傅抱石《毛主席诗意册》画作绘于1964~1965年间,在2011年北京翰海秋季拍卖会上,以2.3亿元成交。

2013年保利拍卖在香港举办的湘绣湘瓷艺术精品拍卖会上,一套名为“釉下五彩毛瓷碗”的毛泽东专用瓷碗以1168.4万港币成交。

当代艺术家王广义通过挖掘身边的政治素材,将可以传达的主题加以利用,创作出《毛泽东》系列作品。其中《毛泽东:P2》在2011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中以1914万元的成交价创造了个人最高拍卖纪录。

油画家常青4幅一组的油画巨作《阅兵》,2014年在上海一场秋季拍卖会上以1.1亿元拍出。《阅兵》4幅一组,每幅面积都超过两个平方米,体现了作者的艺术个性。
关注当下|当代艺术红色题材未来有潜力
提及红色题材,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表现革命历史场景,歌颂伟人事迹及标榜伟人形象等,表现在画面上是红光亮、高大全的样板化艺术特征。其实,当今社会很多画家对表现特殊时期的历史以更为理性,带有批判的眼光,结合当代艺术的表现元素,同样创造出很多具有博物馆收藏价值的作品。
红色历史的经典创作是有限的,市面上流通的作品也将越来越少,在价格不断上涨的形势下,拥有红色题材画作的藏家存在惜售的现象,藏家可以通过关注一些当代艺术家的优秀红色题材创作,来增加对红色时期的全方位、多角度的认识。
新浪收藏综合人民网、上海证券报、北京商报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