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收藏

鉴定公司的骗局:手续费上万

鉴定公司的骗局:手续费上万

新浪收藏

关注

摘要|工作人员提醒市民,不少古玩鉴定公司收取高额的前期费用,将任何“古玩”都鉴定为真品,以便在此后收取更高额的拍卖中介费,实际上都是骗局。正规的拍卖行一般都是先拍卖后交钱,遇到先交钱的拍卖行,市民们一定要小心。

  • 文物鉴定骗局闹剧频现

    近年来民间收藏热潮使得对于文物艺术品鉴定的需求暴涨,随之而来的鉴定骗局和乱象层出不穷。

    查看详情
  • 拍卖协会提醒 天价鉴定是骗局

    拍卖协会提醒市民警惕拍卖会前收取高额服务费用、“天价鉴定”行为以及不要轻信所谓的“帮助拍卖”。

    查看详情
  • 男子低价吃进4件玉器却遭天价鉴定骗局

    张先生辗转从熟人那里低价吃进一批玉器后,将其中4件送到上海诚翰投资有限公司委托拍卖,没想到却遭遇天价鉴定骗局。

    查看详情

随便看看|拍卖公司称钱币值上百万

钱币随便看看就称价值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元,主动要求帮忙拍卖,但需先缴纳过万元广告费。不久前,市民黄先生拿着家中四枚“古钱币”找了广州两家古玩鉴定公司,花了上万元的手续费后却迟迟等不来拍卖的消息,才意识到自己可能上了鉴定机构的当,懊悔不已。

上个月,黄先生的外甥女在老家找到四枚铜钱,寻思着这若是古钱币或许能卖个好价钱。外甥女找到广州某家鉴定机构,被告知铜钱值上百万元,可托机 构代为拍卖,于是,她缴纳了约1.5万元的费用,却迟迟未等来拍卖消息。黄先生得知后,觉得外甥女受骗了,对铜钱价值百万的说法表示质疑,并决定找另外一 家机构作鉴定。

6月23日,黄先生与外甥女相约来到了天河区某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一位声称是市场分析师的工作人员接待了黄先生,说明每鉴定一样物品得缴纳 300元费用。黄先生当时带的钱不多,市场分析师把价格减半,每件150元,黄先生随即缴纳了600元,共鉴定4枚钱币。交钱过后,四枚钱币经鉴定师短时 间看过后,便被分别认定为靖康通宝、太宗通宝、大中通宝以及仙台通宝。鉴定师说,靖康通宝值二三十万元,太宗通宝值上百万元,其它两枚则价值不高。

欣喜之余,黄先生提出疑问,“我之前上网查过,靖康通宝是宋朝时期的,为何鉴定师说那枚是清朝的?”鉴定师回应,它有可能是仿宋的。鉴定师没有多分析历史背景和原因,稍后又改口称的确是宋朝的。

随后,市场分析师试图说服黄先生将铜钱交给该机构代为拍卖,称广告费为估价的1.5%,若成功拍卖后则收取拍卖价8%的手续费。黄先生转念一想,机构连鉴定结果都说不准,还要缴纳上万的费用,“可能是骗人的”。于是,黄先生离开了该机构。

广东省文物鉴定站|只鉴定不拍卖 鉴定费不过百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钱币鉴定拍卖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联系水荫路的广东省文物鉴定站约定时间看货,对方只出鉴定意见书,不出鉴定证,不拍卖,会推荐有信誉的拍卖行给卖家联系;二是拿到文津古玩城,直接商量价格卖出。“如果遇到说评估高价,拿到展销会或港澳拍高价,收提前费用的,都是骗子公司。”

而据广东省文物鉴定站工作人员透露,现在有许多私人的古玩鉴定公司都是骗人的,它们收取高额的前期费用,并且无论该古玩是真是假他们基本上都鉴定为真,为的就是能在拍卖后获取更高额的中介费。

工作人员表示,广东省文物鉴定站归国家管理,具有严格的鉴定与审核程序,只负责鉴定,不负责拍卖,鉴定费用为30-100元不等,并且不与拍卖 行有业务上的联系,只是向市民们介绍一些正规的拍卖行,古玩所有者拍卖完商品之后也不用向文物鉴定站上缴任何费用。提醒市民,正规的拍卖行一般都是先拍卖 后交钱,遇到先交钱的拍卖行,市民们一定要小心。

  • 多管齐下破解艺术品鉴定难

    艺术品市场鉴定难、诚信度低的问题在国内可谓“历史悠久”,一方面年代久远难以考证;另一方面不少投机分子“钻空子”的机会。

    查看详情
  • 古玩鉴定:光线辨伪很是关键

    我们一般说古玩辨伪,关键是知识,其实一些不起眼的方面有时却至关重要,会影响辨伪的准确,其中光线就很重要。

    查看详情

造假技术升级|鉴定难度不断升级

伴随层出不穷的鉴定丑闻,各地文物造假的内幕也浮出水面。从制假到售假的产业链条在中国已经发展成熟,作假的手段五花八门。

众多造假地区中,“河南造”是一个让收藏界和鉴定界都头疼的词,不少专家都曾经栽在“河南造”上。

北京大学文物学院院长李彦君曾提供一组数据:2007年,全国的艺术品拍卖行拍出的官窑瓷器达2万件。2006年到2009年乾隆玉玺共拍出100多件,而实际上乾隆玉玺真品流出的仅有3方。

李彦君解释,之所以没有人追究,是源于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霸王条款。这个条款由拍卖行业制定:拍卖行不负责拍品的真伪和瑕疵。

除了造假井喷带来的鉴定困难,造假技术“升级”,也使文物鉴定急需寻找新方法。

  • 真古董价值百万 竟被代销公司鉴定为赝品

    听信百万余元的古董被买家相中,愿出1800万元购买,武汉蔡先生向代销公司交纳了1.5万元检测费。

    查看详情
  • 碳-14鉴定古玩靠谱吗

    碳-14鉴定古玩靠谱吗:探测范围为五六万年古物

    查看详情
  • 11件疑似秘色瓷被鉴定是现代工艺瓷

    成都藏家于先生第二次前往浙江慈溪,展示11件疑似秘色瓷,浙江中立越窑秘色瓷研究所所长闻长庆端详片刻,表示:这是现代工艺瓷。

    查看详情

科技鉴定没跟上|经验鉴定存在历史断代

在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著名文物鉴定专家赵榆看来,文物鉴定目前除了科技鉴定没有跟上之外,经验鉴定亦存在历史断代。

“1949年之后文物市场没有了,鉴定专家只能在文物市场里培养,没有市场就没有课堂。老一代的鉴定家在市场中锻炼,解放之后进入文博单位,所以现在的 博物馆陈列,特别是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各个门类的物品都是标准件。因为它们是被鉴定领域里公认的权威所鉴定的。”赵榆说。

“鉴定技术整体来说需要科学化,大陆的科学研究体系就是师徒相传,看什么像什么。虽然器物类有采用科学检测,比如瓷器的热释光、木器的碳-14检测,以 及青铜的金相学检测和自然锈蚀检测,等等,但这方面目前的鉴定队伍我觉得做得不够。”著名秦汉考古学家刘庆柱说,目前高等学校缺乏这方面的系统学科,“还 谈不上是个学科,只是根据市场流传的一些东西进行摸索,相当不成熟。”

新浪收藏综合羊城晚报、今晚报等报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