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收藏

另外一种归来:大圣是不会死的

另外一种归来:大圣是不会死的

新浪收藏

关注

 摘要|今年夏天,一部《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点燃了人们对国产动画的无限热情,那个傲娇的马脸猴子一出现,他的画风、他的情怀就感染了我们。从明至今五百年了,话本里的猴子传唱了五百年,他一直是文学、戏剧、绘画等艺术上久经不衰的题材,祖祖辈辈我们都在被他打动。

 《孙悟空》|艺术家王瑞琳作品

王瑞琳的雕塑《孙悟空》

这是另外一种大圣归来,这件《美猴王》又名《Monkey King》,出自于青年艺术家王瑞琳。人们心中的踏着七彩祥云的盖世英雄已经寂寂入定。雕塑作品宛如看尽红尘般,生亦何哀,死亦何苦的孤寂无奈。看来看去,还是悲剧性的英雄最为打动人心。

是啊,这不就是元杂剧《西游记》的结局吗,“想象在灵山脚下,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纷纷与唐僧告别,然后一个个含笑圆寂,退场而去。原本亲密无间的取经队伍,只剩下唐僧一人孤独地肃立。”

创作这件雕塑的艺术家王瑞琳是个80后,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他说天性爱马,他在小的时候,见徐悲鸿《奔马图》很受感动,于是开始学习画画。

 《闹天宫》|组画连环画宗师刘继卣

刘继卣组画《闹天宫》

在北京,上世纪50年代以后最有名的连环画家叫刘继卣,曾在国际上获得过金奖,他画过《闹天宫》,欧洲那里的评论家称他为“米开朗基罗”。

《闹天宫》是用工笔重彩画的。需要过硬的线描、造型、设色的基本功。一片盔甲,一朵云彩,一撮猴毛,要先用淡墨一遍一遍的晕染,一般要染上十几遍以至更多,然后上色,这色才浓重深厚。在这组作品中,还可以看到刘继卣的一手绝技——劈笔丝毛,是由其父刘奎龄独创的一种特殊绘画技法发展而来。群猴的皮毛,孙大圣的面部都采用了这种技法,表现细腻入微,令人叫绝。

《闹天宫》组画一共八幅画,包括:“降石猴禀议天庭”、“弼马温怒归山中”、“齐天大圣战神兵”、“蟠桃园内问真情”等8幅,在画画期间,他闭门谢客、废寝忘食画了将近一年才完成,1956年《闹天宫》组画一共8幅作品以年画的形式在全国大量发行,受到老百姓的强烈欢迎,被美术评论家誉为“中国画世纪经典”。

现在这版最经典连环画《大闹天宫》原稿正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感兴趣的朋友们可千万不要错过。

  • 刘继卣:经典连环画世纪第一人

    刘继卣创作的连环画册《鸡毛信》一经出版便轰动了美术界。他笔下的羊群真实生动,小放羊娃质朴机智……

    查看详情
  • 刘继卣令人叫绝《大闹天宫》组画(图)

    刘继卣1918年出生于天津的绘画世家,其父是著名画家刘奎龄,他秉承家学,从小就喜欢画画,再加上天赋聪慧,少年时就被视为奇才。

    查看详情
  • 刘继卣《苏武牧羊》创作始末

    刘继卣《苏武牧羊》创作来历不仅颇具传奇,而且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过程中也令人称奇。自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以来……

    查看详情

《大闹天宫》|漫画家张光宇的经典动画片

提起中国的经典动画片,就不可不提《西游漫记》和《大闹天宫》。作为传统的中国动画片,这两部动画曾经影响了几代人,堪称中国动漫史上的丰碑。而许多人也许并不知道,《西游漫记》是根据张光宇创作的同名漫画改编的,而《大闹天宫》的美术设计也是张光宇。

张光宇的设计则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动画片《大闹天宫》的人物造型和场景设计、十大建筑的装饰设计、国徽的设计方案……甚至人民大会堂屋顶的“满天星”,都是来自于张光宇的创意。他被美术界称为“杂家”,是因为他所涉足的艺术领域广泛得令人难以置信:广告设计、书籍设计、舞台设计、电影美术、动画、漫画、壁画、插图、月份牌……以及被他称作“新中国画”的装饰绘画。

令人殊为可惜的是,中国的优秀漫画传统没有完全传承下来。以至于改革开放之后,以日本动漫为代表的一批外国作品蜂拥而至,成为少年儿童熟悉的卡通形象。中国本土动漫则逐渐萎缩,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虽有所起色,但仍无法与历史上的辉煌时期相比,不过今年夏天的《大圣归来》似乎又让人们看到了一丝希望。

为了纪念《大闹天宫》诞生50周年,上海电影博物馆二楼正在展出相关珍贵资料。一只抓耳挠腮的猴子是如何落在笔端,又经过多少道工序被拍成动画,在大银幕上腾空而起?50余年前的大师手绘原稿、赛璐璐片人景合成画面原稿、动画导演分镜头原稿、中英法德日韩等多种语言版本的电影连环画等等,同一只猴子幻化出上百个孙悟空,一下就把观者拽回过往。时间:6月16日-12月31日。

  • 张光宇:不该被遗忘的艺术大师

    作为中国现代漫画运动的旗手,他是名副其实的领军人物;作为中国装饰性绘画的开拓者,他为中国现代绘画标明了发展方向。

    查看详情
  • 漫画家张光宇:被滑落的旗帜

    张光宇的历史篇章始于上世纪20年代的旧上海。那时的上海城虽然在政治上是一个被殖民的通商口岸……

    查看详情
  • 张光宇艺术回顾展在百雅轩举办

    张光宇于1945年完成的长篇讽刺漫画《西游漫记》,创作之时正值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他在编绘故事时,揭露了当时的社会面貌与现状。

    查看详情

新浪收藏综合光明网、新浪微博、新民晚报等报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