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亿元撬动紫砂收藏财富神话?

新浪收藏
摘要|5月下旬的时候,中超电缆抛出一大堆“壶联网”战略让人眼花缭乱。该公司的公告称,投资近50亿元,不仅会通过实现紫砂原材料的供应管理,推进工艺师签约与作品收购的合作模式,整合紫砂产业链,搭建“壶联网”,进而形成独特的 “紫砂文化金融平台”。最重要是,中超电缆真金白银的豪掷1.04亿元购下28把顾景舟紫砂壶。
电缆企业与艺术品,这两原本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在资本市场上的这次“联姻”显然给人以上市公司“不务正业”之感,“1亿元买了28把壶”的调侃之声瞬间充斥于网络。
好好的正经业务不做,搞什么紫砂“壶联网”,这中超电缆究竟想闹哪样啊?紫砂收藏真有那么火吗?不炒作行不行啊?
天价壶出自大师顾景舟
据该公司的公告显示,中超电缆收购的28把壶皆出自于顾景舟之手。

28件顾景舟紫砂壶之一

28件顾景舟紫砂壶之一

28件顾景舟紫砂壶之一
顾景舟所制的壶是有限的,如果一家机构拥有28把,那几乎可以垄断市场。如果是现如今紫砂艺人的作品,不管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还是普通的工艺师,其作品还是市场说了算,玩壶的人还是要看具体的东西。
有知情人士透露,28把顾景舟所制紫砂壶大多来自台湾,其中既有精品也有普品甚至可能还有赝品。通过适时出售,中超电缆的企业股东会将精品留在手中。“如今,顾景舟所制紫砂壶的普品价格就要数百万元,精品则达两三千万元。如果都是真品的话,均价300多万元那是很划算的。”
中超电缆似乎很有兴趣在紫砂此行大搞特搞。2015年,中超电缆对其子公司中超利永增资1.4亿元,同时中超利永管理层等41位自然人增资6000万元。此次增资后,包括吕尧臣、谭泉海、顾绍培等数十位在紫砂壶收藏拍卖界颇有名号的制壶大师皆成为了该公司参股股东以及签约人。
布局紫砂壶的逻辑模糊不清
那么中超电缆投资紫砂壶仅仅是看中紫砂壶的升值空间吗?
中超利永总经理沈映斌表示,由于顾景舟的紫砂壶作品仅存不足500把,1.04亿元购买28把紫砂壶超值,目前市场价格超过2亿元,甚至可能达到3亿元,未来的升值预期极高。中超利永将会把28把紫砂壶归入公司存货,未来不排除出售可能。看上去,这是冲着紫砂壶的升值潜力去的啊。
事实上,2014年,中超电缆来自“紫砂壶贸易行业”的收入仅为0.51亿元,仅占其全年营业收入的1%;此外在成本分布上,该行业的成本占比也未超过1%。
据悉,今年2月,中超利永便与数家商业银行签署了有关紫砂艺术品质押融资战略合作协议,与其签订质押融资协议的银行包括中国民生银行无锡分行、无锡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无锡分行。其中2014年6月中超利永以账面价值4761.17万元、银行评估价值9285.6万元的一批紫砂壶质押给了民生银行无锡分行。这意味着中超利永4761.17万元存货的所有权受到限制。
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这里不好随便点评。最近“加号里的互联网”的风越吹越急,在风口里讲故事的人也越来越多。其实,如果只涉及股票价格博弈,讲个故事,找个交换筹码的借口,当属“周瑜打黄盖”;但如果单说公司发展战略,故事就是未来的基本面,不能有太多的漏洞,就像老子说的,“善言无瑕谪”。否则,不管是互联还是壶联,就有胡乱联系的嫌疑,造成融资浪费和资产泡沫的概率就大多了。
50亿元的投资谜团
中超电缆则同时表示,从2015年起该公司将累计投资不超过50亿元用于“利永紫砂全产业链建设项目”,并实现“以紫砂为代表的全新的‘文化+互联网+金融’的闭环生态圈”。预计5年后利永的紫砂陶交易规模能达百亿元。
截至今年5月26日,子公司利永紫砂已收到投资1.5亿元,但尚存在48.5亿元的资金缺口。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中超电缆的账面货币资金仅为7.93亿元,即使将这笔钱全部用于投资紫砂壶产业,仍然有近41亿元的缺口。
其中的风险则是:“如果公司无法按计划筹集所需资金,该项目可能无法按计划实施。”中超电缆指出。
很容易看出来,中超电缆向紫砂业界画了一张大饼,但它真能充饥吗?从长远来看,紫砂壶用来作为一个规模企业效益翻牌的工具,是缺少战略眼光的,只是一个生动而肤浅的故事而已。
紫砂壶有多大的炒作潜力
紫砂壶投资在我国艺术品收藏界较为常见,早在上世纪80年代台湾地区、香港地区掀起的紫砂壶收藏热潮。
“香港、台湾人收了很多壶后,近几年倒流回中国大陆,倒流回来一炒作,把紫砂壶的这股风又给炒作上去了。”一位长期研究紫砂壶收藏的业内人士向记者坦言,从2007年开始这股热潮便开始在内地市场蔓延,其间游资的热炒让紫砂市场一度出现泡沫,后归于沉寂,但到了最近一两年,随着金融资本与各级艺术品种类投资嫁接通道不断成熟之后,与其他门类的艺术品收藏一样,紫砂壶收藏背后的金融资本运作逻辑也被投资人士所挖了出来。
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有约16万亿艺术资产的潜在需求,届时即使市场的发展能够满足其四分之一,也意味着2020年中国的艺术品市场规模会达到4万亿。据紫砂业内权威人士透露,目前,当地拥有专业技术职称的紫砂艺人已突破2200名,从事紫砂及相关产业的更有不下20万人,紫砂行业年产值已高达 100亿。且从近年销售数据显示,消费者对千元价位的中档壶消费潜力巨大,以一亿人使用计算,此类壶型的市场需求预期将达到千亿规模。对于紫砂产业,这些数据无疑令人振奋。
新浪收藏综合21世纪经济报道、每日经济新闻、经济日报、华夏时报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