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流散文物拍卖TOP10

新浪收藏
摘要|北京春拍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中国嘉德前不久已经结束2015年春拍,紧接着马上是北京保利,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圆明园流散文物再一次出现在国内拍卖行。正在为春拍预展的保利拍卖公司展出了三件“放山居”文物。专家称,这些属于圆明园旧藏,不过估价远远赶不上名噪一时的圆明园兽首,总价约有1000万元左右。
圆明园流散文物将拍卖
如今,圆明园中的珍宝散落在世界各地,经常能在海内外的拍卖场上看到圆明园文物的身影。中国圆明园学会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刘阳,用了十年时间寻找圆明园文物的“收藏者”。他找到了400多件流散文物,并于近日集结成书。这些文物中的绝大部分也许现在还没有机会回到圆明园。刘阳表示,圆明园现在保存的文物数量与流失海外的那些奇珍异宝相比,可以说近似于零。现在新浪收藏就给大家盘点圆明园流散文物拍卖价格TOP10。
1、 清乾隆 浅黄地洋彩锦上添花“万寿连延”图长颈葫芦瓶 2亿2千万元 2010年10月07日 香港苏富比拍卖行

清乾隆 浅黄地洋彩锦上添花“万寿连延”图长颈葫芦瓶
此瓶浅黄地长颈葫芦瓶的形制与纹饰都是乾隆时期景德镇御作经典样式,图案设计雅致尊贵,为此类工艺品中最具格调的御瓷上佳之作。当景德镇御瓷艺匠采用乾隆早期于北京开发的崭新工艺时,这种极富奢华品位的装饰应运而生。
扎道锦地工艺源自北京内宫作坊,是一种于釉彩色地上剔划形式化图案的修饰技艺,其纹饰多采花卉重菱等织锦图案,并常出现于碗盘外壁,内壁则以自然画风绘写意景致。在景德镇,此风格渐成主流并日臻完善,其以针尖刻划精妙细微凤尾纹,极尽华丽繁缛之巧。
此瓶所绘缠枝花卉,明暗清晰有次,色调柔和微妙,盘绕于金廓矾红“万寿连延”图案周围,宛如青腾绕梁。多种颜色重叠接连,构图缜密紧凑、非常罕见。
伦敦佳士得1971年10月18日和香港苏富比2010年10月07日将其两次拍卖。在香港苏富比2010年10月07日的拍卖中,此瓶以2.53亿港元成交。由著名中国工艺品收藏家张永珍投得,刷新中国工艺品及瓷器世界拍卖纪录,也是目前圆明园流散文物拍卖价格的世界纪录。
2、 明陈栝 《情韵墨花》手卷 1.137亿元 2010年11月20日 中国嘉德

明陈栝 《情韵墨花》手卷 1.137亿元 2010年11月20日 中国嘉德
这件作品出现在2010年嘉德秋季拍卖场上,在这件作品上拍之前是王羲之《平安帖》的火爆落槌,而这件之前根本没被重视的明代苏州画家陈栝的《情韵墨花图》也是乘势追击,最终以1.12亿元成交,拍卖场内不时出现惊叹声,买家为任性哥刘益谦。
3、清雍正 御制掐丝珐琅双鹤香炉 1.11亿元 2010年12月02日 香港佳士得拍卖行

清雍正 御制掐丝珐琅双鹤香炉 1.11亿元 2010年12月02日 香港佳士得
此对仙鹤属英国富豪、收藏家威廉·贝克福德的放山居旧藏,十九世纪著名西班牙艺术家普拉西多·苏洛阿加为阿尔弗雷特·莫里森画了一幅人像画,此器其中一对鹤就出现在画中的背景里。
2010年12月2日,香港佳士得秋季拍卖会“鹤鸣九皋——放山居御制珍品”以129460000元港币将其拍出。购买者是香港大亨刘銮雄。
4、清乾隆 圆明园十二生肖兔首 1400万欧元(约1.1亿元) 2009年2月25日 巴黎佳士得

圆明园十二生肖兔首 1400万欧元(约1.1亿元)
5、清乾隆 圆明园十二生肖鼠首 1400万欧元(约1.1亿元) 2009年2月25日 巴黎佳士得

清乾隆 圆明园十二生肖鼠首 1400万欧元(约1.1亿元)
6、清道光“慎德堂宝”交龙钮宝玺 9085万元 2011年12月06日 北京保利

清道光“慎德堂宝”交龙钮宝玺 9085万元
2011年12月6日,北京保利2011秋拍夜场《中国古董珍玩夜场:“慎修思永”——清道光“慎德堂宝”宝玺》在亚洲大酒店开拍。此件白玉御制文“慎德堂宝”交龙钮宝玺以5800万起拍,在激烈竞价至7000万后又有新买家加入,最终以7900万的价格落槌,此前拍品为估价待询。
这件交龙钮宝玺,印钮圆雕双龙,一龙身雕两龙首,两首向背而吼状,龙须上卷,四龙角向后呈相连式,伏在其印背上,四爪粗大有力,紧抓印台顶面,雕工精细,立体感强。印台采用加诗文的高级制式,四周浅刻填金道光御制《慎德堂记》,落款为“道光十一年岁次辛卯季春月御制”,可知此玺制作正为慎德堂建成的那一年。
因宝玺印用新疆和阗玉,其质地致密坚硬,不易雕琢,因而采用乾隆时期大盛的“平刀直下”的特殊篆刻技法,用短程碎刀连续切成文字,一步一个脚印,犹如书法中的涩笔,表现出遒劲凝炼、厚实稳健的气象。钮系黄色丝绶,绶穗头部的纹饰及固定打结的方法也与清代大型皇帝宝玺的做法一致。
7、清嘉庆 黄地粉彩福寿万年云口瓶 7762万元 2010年12月02日 香港佳士得拍卖行

清嘉庆 黄地粉彩福寿万年云口瓶 7762万元
清嘉庆黄地粉彩福寿万年云口瓶,公元1796至1820年,此瓶口沿外翻作垂云状,长直颈,溜肩圆腹,圈足。器内施松石绿釉,口沿施金彩,器外施黄彩为地,绘粉彩勾莲纹,颈下部绘矾四组蝙蝠,蝠口衔系“卍”字绶带,下坠如意扣,足圈饰莲瓣纹一周,底施斯松石绿釉,红彩“大清嘉庆年制” 六字篆书款。此器造型俊秀,制作精细,寓意吉祥。嘉庆瓷承前朝之风,部分作品与乾隆器物不相伯仲,此瓶即为明证。如此看来,本拍品应是嘉庆初年乾隆仍为太上皇时的作品。
8、清乾隆 御制粉青釉浮雕龙纹罐 7455万元 2014年10月8日 香港苏富比拍卖行

清乾隆 御制粉青釉浮雕龙纹罐 7455万
这件清乾隆“御制粉青釉浮雕龙纹罐”雕有精美的苍龙教子图案,长龙双目炯炯,轮廓分明,身披细鳞,穿梭祥云;幼龙在下,自水而出,昂首相视,龙躯盘曲在汹涌浪涛之中。底署“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方篆款,雕工利落。
据刘阳考证,此罐于1971年从放山居拿到伦敦佳士得拍卖,后被人买走;1988年又在香港苏富比被拍卖,从此再无踪影;这是其第三次亮相并被拍卖。
9、清乾隆 圆明园十二生肖马首 2007年10月09日 (未上拍,被澳门何鸿燊以6910万港元购得)

清乾隆 圆明园十二生肖马首
10、清乾隆 御制职贡图 780余万欧元(约6200万元) 2012年6月12日 法国巴黎德鲁奥拍卖行

清乾隆 御制职贡图 780余万欧元
“圆明园到底流失了多少文物,没有精确的统计。”中国人民大学博导、圆明园研究专家王道成说。他说,根据档案记载,清漪园(颐和园旧称)留有详细的“陈设清册”,详细记载了勤政殿(现仁寿殿)、佛香阁等不同建筑的各种摆设,精确到了每一层楼、甚至每一张桌子,但圆明园的陈设清册没有留存下来,可能是在战火中毁掉了,因而失去了精确排查圆明园流失文物的依据。而如今,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圆明园文物经常出现在拍卖场上。
官方态度|一贯反对拍卖圆明园流失文物
2010年10月18日,圆明园罹难150周年之际,园方向全世界发出倡议书,希望让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能够早日回家。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也曾表示,国家文物局一贯反对拍卖圆明园文物的行为,不承认对被劫掠文物的非法占有,并将继续依照相关国际公约和中国法律规定,通过一切必要途径追索历史上被盗和非法出口的文物。
圆明园所有流失文物理应归还中国,但记者了解到,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不适用于公约生效前被盗或者非法出境的文物。而1995年国际统一私法协会颁布的《关于被盗和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中,规定文物追索的要求“在任何情况下,自被盗时起50年以内提出。”也就是说,如果一个文物从被盗时起,所有国政府50年之内不提出追索,那么,50年之外的文物追索就不受公约保护了。

圆明园遗址
历史档案|“万园之园”——圆明园
追溯圆明园的历史,有据可查的年代为1707年。康熙四十六年(1707)时,康熙皇帝曾亲临该园游赏进宴,此时的圆明园已初具规模。
后来,雍正皇帝继位,按照御园的功能要求,在圆明园的南部修建了宫廷区,并在全园大兴土木。至雍正末年,著名的圆明园四十景,当时至少已有33景基本建成。嘉庆时期的圆明园,园内约有50处主要风景群,所悬匾额不少于800幅,挂有匾额的各式园林建筑达600座,实为古今中外皇家园林之冠。
专家认为,圆明园内的建筑荟萃了全国各地的风景和建筑样式。如“上下天光”模仿洞庭湖的美景。“西峰秀色”是模仿庐山景观。
圆明园不仅是一所辉煌的宫殿、园林,而且也是收藏丰富、琳琅满目的博物馆。其室内之陈设均为贵重木材制成的桌椅床几,墙壁饰以精美之壁画,悬挂着历代名人的书法绘画。玉器、瓷器、铜炉、漆匣、珐琅、水晶应有尽有。
1860年10月18日,是“万园之园”遭遇灭顶之灾的遇难日。在疯狂劫掠之后,侵略军放火焚园,无数珍宝葬身火海。
特别鸣谢:中国圆明园学会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刘阳提供部分文字与图片,推荐关注他的微博@夏宫的刘阳
新浪收藏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