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职业证书“吃空饷”靠的是什么

职业证书“吃空饷”靠的是什么

新浪博客

关注

文/刘义杰

花费数万元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但出租证书一年即可收回成本;通过网络为持证人与企业牵线并从中分一杯羹;企业为获资质拿工程,每年支付百万元挂证费用……记者调查发现,职业证书“挂靠”背后有着一条完整的利益链条,这是“考证热”的一个原因。(11月16日新华社)

这个年头,特权往往带来吃空饷问题。这没想到职业资格证书也可以“吃空饷”,这是为了证明知识也是生产力吗?恐怕未必,有人吃空饷,那么,就意味着有人被吃,吃与被吃总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记者调查:药房执业药师证多挂靠

记者调查,在一家挂靠网上一级建造师的挂靠价格:建筑工程3万-3.5万元,市政公用4.0万-4.5万元,矿业工程5万-5.5万元,民航机场5万元……此前,就有媒体报道,在东南沿海省会城市,有些职业资格证书一年的挂证费用达到15万甚至更高。职业资格证书之所有有这么多“空户”原因很简单。一个是考证族太多;另外从事相关职业,拿不到应有报酬,于是把证挂到外面挣钱。

其背后道出的问题是,职业资格考试制度的漏洞。我国的职业资格证考试都是有一定门槛的,往往都是从事相关工作多年,报考必须有单位证明的。既然,虽在这么多考证族,就说明相关的考试把关很不严,让很多没有资格的人考了证。此外就是,职业资格证制度的落后的脱轨,众所周知,在事业单位等单位中,资格证书就意外着职称的评定,还有相应的待遇。但在企业中,这一制度并没有“继承”下来,很多人还是靠本事吃饭。这个本事就是实践能力。

  • 证书“吃空饷”是一种犯罪

    想杜绝证书“吃空饷”现象,就必须细化、完善行业监管条例,改革现有行业资格证书考试、管理制度,加大对租赁证书现象查处力度。

    查看详情
  • 正视“挂靠资质谋利”背后的现实土壤

    人与证分离、资质与能力分离、理论与实践分离,都是“挂靠”资质存在的吊诡之处。

    查看详情

由此来说,职业资格避免有人吃空饷,首先要做的是严格把关考试资格,避免让那么多考证族浑水摸鱼,扰乱职业资格证制度,也应出台相关规定,对浑水摸鱼者追究法律责任,坐实职业资格制度的存在价值。其次,那就是改革考试的内容,让实践和纸面彻底接轨,这样避免有能力的考不上,没实践能力的光靠背书就考过了。

最后,进一步提高职业资格考试的含金量。今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决定取消11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很多企业之所以挂证,就在于相关的规定不能够接地气。由此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审批,取消没必要和含量低的资格考试。

  • 扼杀“人证分离”的行业潜规则

    消费者适当提高自己的审查效能,在寻求相关持证公司的帮助之前,理应有意识地对公司真实情况加以调查,未雨绸缪。

    查看详情
  • 挂证热下,烹制出多少豆腐渣工程

    当务之急是监管部门要想尽千方百计查找、切断挂证利益链的每一个环节。

    查看详情

总之,就是通过法制手段落实职业资格考试制度:减少行政手段对企业的干扰,提高职业资格考试的含金量,对职业资格证“吃空饷”进行一番长期、有效的法制管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