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儿童意外超半数发生在家

新浪育儿
摘要|随着夏季到来,户外活动的增加,儿童医院接诊的家庭意外伤害儿童有上升趋势。湖南省儿童医院统计数据显示,3岁以下的小孩最容易意外受伤。从儿童意外伤害疾病种类排名来看,气管、支气管及消化道异物占30.7%,各类骨折占26.6%,组织挫(裂)伤等各类外伤占11.2%,三类疾病高居前三,占八成以上。

数据|各年龄段孩子面临哪些意外风险?
儿童急救专家肖政辉分析,小于3个月的婴儿易发生呛奶窒息;1岁的婴儿最易出现跌伤;1-3岁的幼儿最常见的是气管(支气管)异物吸入,另外还有药物中毒、外伤等;学龄期的孩子车祸、外伤等比较多;青春期前后的少年有时候情绪低落,会有药物中毒、酒精中毒、食物中毒等。从地域分布来看,城市的孩子易从高楼跌下,农村的孩子最易吃到一些灭鼠药、杀虫剂等,溺水也常发生,城乡接合部的孩子易遭遇车祸。另据有关统计显示,52%的儿童意外伤害发生在家庭,19%发生在街道,12%发生在学校;其中学龄前儿童的意外伤害多发生在家里。就气管(支气管)异物吸入一项,卡喉异物花生米最常见。结果显示,卡在孩子气管里的异物中,花生、瓜子、豆类及带壳食物约占2/3,其中花生米高居首位,占40%以上,排在第二的是瓜子,第三是豆类。从年龄分布上来看,年龄最小的只有1个月(卡玉米糖),最大的12岁,集中发生在3岁以下儿童,男孩占2/3。学龄儿童所卡气管异物以圆珠笔帽、口哨多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尤其提防。
应急|家长学急救降低儿童伤害
专家介绍,儿童意外伤害原因多与玩耍或运动有关,由于儿童缺乏自觉防护心理和事故安全防范意识,加之多数父母缺乏预防和处理知识。家长要加强保 护儿童的意识,学习和掌握意外伤害的急救知识和方法,如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安抚孩子紧张情绪等。有意外伤害发生,这些急救方法将发挥作用,有效降低儿童 伤害。
按轻重程度,儿童意外伤害主要分为三类:一是溺水、触电、雷击、外伤大出血、气管异物、车祸和中毒等,往往危及生命,必须在现场争分夺秒进行抢救;二是各种烧烫伤、骨折、动物咬伤等,虽不会顷刻致命,但如迟迟不作处理或处理不当,也可造成死亡或终生残疾;三是轻微的意外伤害,如皮肤擦伤、小范围 浅度烫伤等,可在家里进行简单处理,必要时到医院进行治疗。
烧烫伤急救5字诀|冲、脱、泡、盖、送5步骤,是烧烫伤意外的第一处理原则
冲:以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15~30分钟,若无法冲洗伤口,可冷敷。
脱:在水中小心除去或剪开衣物,注意别将水泡弄破。如果有衣物黏在伤口上面,千万不可用力脱除,请先用剪刀将伤口附近的衣服剪开。
泡:在冷水(加冰块)中持续浸泡15~30分钟。平时可在冰箱中准备一些冰块,以备不时之需。
盖:在烧烫伤部位覆盖干净毛巾。请不要涂抹药膏,以免加重伤口感染。
送:赶紧就医急救、治疗。
如何避免宝宝意外伤害?
1、安装防护栏防宝宝坠跌
孩子爱爬高,刚刚能站立的宝宝总是试图跨越小床、小童车或宝宝专用的高脚餐椅的护栏。有的两三岁的宝宝喜欢登上高处,比如自己蹬小凳子爬上大凳子去拿想要的东西。因为宝宝平衡感尚未发育完全,很容易摔倒,如果爬到没有防护网的窗台或阳台上玩,很容易发生高空坠跌。
2、收起危险小物件防宝宝误食
儿童窒息多由于异物进入气管、气管受压迫以及口鼻被蒙所致。如外源性的异物花生米、瓜子、笔帽等,由于小儿喉头保护性反射不全,加上哭闹、玩玩具时不注意,特别容易将异物吸入气管。
平时要避免儿童奔跑、讲话时进食食物,告诉孩子异物进入气管如果不即时取出就会有生命危险,吃东西时不要玩、闹、笑;平时不要把花生豆等各种坚 果、纽扣、果核等小粒物品放在嘴里玩;不要把小东西塞到鼻子里。不要给孩子戴一些容易抓下来的饰物,如发卡、吊坠等等;图钉、钉子、缝衣针等尖锐的物品要 收好;换下来的电池要妥善存放,尤其是较小的纽扣电池,电动类的儿童玩具要注意其安全性,防止孩子将其中的电池拆出来吞下。
3、做好隔离避免宝宝烧烫伤
烧烫伤在儿童早期发生率最高,也是导致终身残疾的主要因素。尽量让宝宝与热的东西“划清界限”。热水瓶应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如厨房里的桌子 或高台上,煮熟的热粥、热汤也要放在高处。将厨房里的物品摆放整齐,不要随手乱扔,孩子一旦进入或不慎滑倒,就会造成身体摔伤或烫伤。
此外,给孩子洗澡时应先放冷水再放热水;不要让孩子靠近热水瓶、灶台、电熨斗等热源;养成用密封、隔热杯子喝热水的习惯,以免因杯子歪倒烫伤小孩。
4、不要让宝宝独自玩水以免溺亡
如果宝宝不小心掉进了澡盆或浴缸里,首先要马上把宝宝抱起来,然后叫救护车,同时检查宝宝的情况,根据情况做紧急处理。溺水者最初和最重要的治 疗是立即给予通气,迅速开始人工呼吸能增加患者生存的几率。通常对于意识不清的患者要在浅水或岸上就开始人工呼吸。如果溺水者发生呕吐,将其头部偏向一 侧,用手指或布除去呕吐物,以免堵塞呼吸道。
需要强调的是,家长千万不能让孩子独自待在家,尤其是6岁以下的孩子,而且看孩子的时候也不要三心二意,否则一点疏忽就酿成大错。

儿童最易发生的12种安全事故--烧烫伤
安全检测|请仔细回答下列问题,看看家里的安全指数究竟有多高
* 全家大人是否都知道手电筒和急救箱放在哪里。
* 阳台装设的铁窗是否预留逃生出口。
* 热水壶、热汤锅是否放在孩子碰不到的地方,并且习惯将把手、锅柄朝内放置。
* 火柴和打火机是否放在宝宝拿不到的地方。
* 使用肥皂水检查煤气管线有没有外漏。
* 煤气炉旁边有没有放置易燃物品。

安全原则|这些安全常识一定要告诉孩子
1、警惕汽车
汽车成为戕害未成年人的第一杀手。家长要告诉孩子不在停放的汽车前后玩耍。告知孩子从右侧门用左手开车门下车。
2、常年备哨
在孩子的枕头旁边常年放一个哨,遇到紧急状况吹哨,能逢凶化吉。如地震时被压下瓦砾下呼救;如孩子一人在家时有坏人撬门,孩子在门内突然吹哨,坏人没准从此就精神失常了。
3、不踩井盖
请告诉孩子不踩井盖,遇到井盖绕过去。有的井盖不牢固,可能颠覆你。靠别人不靠谱,靠自己最靠谱。要对孩子进行全方位安全自我保护教育。
4、三人行相对安全
告诉孩子不要单独去同学家,三人行相对安全。不要在房间里和他人单独相处半小时以上。孩子要主动将朋友信息(姓名性别、电话、住址)告诉家长。
5、回旋余地
请告诉孩子不要将身体的一部分放进狭小空间,如将手指往瓶子口里插,将头伸进院墙铁栏杆的缝隙,以免被卡住。身体和思想一样需要自由。
6、孩子的安全最重要
生命无价。家长要对孩子进行这样的教育:遇到危险时,保全生命是最重要的,任何物品都不能和生命相提并论。曾有学校发生火灾,学生为了拿书包丧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7、别把笔变成匕首
孩子在学校手里拿得最多的物件是笔。家长和老师要告诫孩子,笔能变成匕首,误伤同学或者自己。学校时有学生被笔扎伤的事件。笔能写出千古文章,也能伤人。
8、尿能帮你在火中逃生
教孩子遇到火灾如何逃生。例如火灾时很多遇难的人是被烟熏死的。孩子遇到火灾,如果身边没有水源,可往脱下的衣物上撒尿,再将被尿液淋湿的衣物捂住口鼻逃生。
9、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让别人碰
作为家长要反复告诫孩子,校长和教师性侵学生并非个案。作为家长,孩子一旦被老师性侵,请不要找学校领导,而是直接打110报警抓老师。
10、一定要让孩子记住父母的名字、手机、家庭地址
无论发生任何事,在别人的帮助下是可以找到父母的!
小编点评|暑期是儿童意外伤害高发期,家长要有提高防范意识。需要强调的是,家长千万不能让孩子独自待在家,尤其是6岁以下的孩子,而且看孩子的时候也不要三心二意,否则一点疏忽就酿成大错。
新浪育儿综合三湘都市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