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事件再升温.屡爆重磅消息

新浪汽车
摘要|在掌舵大众汽车近十年之后,德国大众汽车总裁马丁•文德恩大概没想到会这样狼狈谢幕。事件不断发酵,重磅消息的热度持续不减。
最新进展|官方发布声明
大众丑闻及人事调动对集团的全球部署造成一定影响,上海大众集团对德国大众北美柴油车排放事件做出了声明,如下:
在此,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郑重声明,根据上海大众汽车的生产和销售记录,该事件不涉及上海大众汽车生产和销售的所有产品。
与此同时,一汽-大众发表也发表声明称,根据公司的生产和销售记录,该事件不涉及一汽-大众生产和销售的大众、奥迪两大品牌的产品。这是大众在美排放造假事件发生后,大众在华合资企业首次发表声明。

大众尾气排放造假事件愈演愈烈,拖累大众股票本周暴跌近40%。本周前三天,大众股票200多亿欧元市值(合1570亿人民币)蒸发,仅这一损失就超过可能遭受的180亿美元罚款上限。
大众自二战结束以来一直是德国工业的象征之一,与戴姆勒、宝马等汽车品牌享誉世界。在大众承认“尾气门”涉及的汽车多达1100万辆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对大众的调查中,连联合国发言人也出面表态,称大众的丑闻“极为麻烦”。
在9月18日以前,大众品牌还象征着德国制造的非凡技艺和可靠性。仅仅几天,这一切天翻地覆,或将侵蚀宝贵的“德国制造”品牌。
最新进展|保时捷CEO或接替文德恩,多位高管将被迫离职
监事会将于今日晚间的管理层会议上确定文德恩的继任者——大众集团的新掌门。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称,保时捷现任CEO马蒂亚斯·穆勒(Matthias Muller)或将接替于9月23日宣布辞职的大众前任CEO马丁·文德恩(Martin Winterkorn),担任大众汽车新一任CEO。

保时捷现任CEO穆伦
此前外媒就有消息放出,文德恩的续任者,可能的人选将是保时捷现任CEO穆伦(Matthias Müeller)或者是大众乘用车品牌CEO 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今年大众“宫斗”激烈,穆伦实际上是其中的敏感人物。
有“大众教父”之称的费迪南德·皮耶希担任大众监事会主席(相当于董事长)多年,今年以来和文德恩之间矛盾激化,意欲扶植穆伦取代文德恩。穆伦负责的保时捷品牌是大众利润冠军。而穆伦也曾一度在4月份夸口自己“有能力出任新CEO”。但4月下旬文德恩在斗争中占得上风,赢得大众最大股东保时捷家族和公会方面支持,皮耶希黯然退幕。
继文德恩以“失察”请辞之后,大众美国首席执行官及3高管或将离职、以及两位技术负责人被迫离职。
据路透社报道,大众汽车将解雇其美国首席执行官Michael Horn,而Winfried Vahland作为大众斯柯达捷克部首席执行官,是接替Horn在大众汽车职务的最佳人选,大众品牌研发主管 Heinz-Jakob Neusser也将被迫离开。此外,65岁曾长期任职大众品牌的主管Hackenberg,及保时捷发动机和变速箱负责人,56岁的Hatz,或将在此次风波中受到波及。

大众汽车美国首席执行官Michael Horn
大众汽车美国公司的负责人Michael Horn曾于周一晚间在参加重新设计版本的帕萨特的发布会上表示:“我们对美国环保署(EPA)、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CARB)和你们所有人都有所隐瞒。用我们德国话来说:我们完全搞砸了。我们必须防止这种情况再次发生,我们必须现在就这样做。这种行为完全不符合我们的品质。”
据德国《图片报》报道,大众正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轻柴油机排放丑闻的影响。当地时间9月24日下午,奥迪的研发总监Ulrich Hackenberg和保时捷的发动机负责人Wolfgang Hatz也将以“承担技术方面的责任”而被迫离开大众集团。
其中Wolfgang Hatz还曾长期担任大众的品牌高管。而现在,Ulrich Hackenberg还是奥迪监事会成员,而Wolfgang Hatz还兼任保时捷监事会成员。截至目前,大众、奥迪和保时捷都拒绝对上述报道发表评论。《图片报》指出,这两位高管将在本周五大众监事会上被免职。
最新进展|涉及造假车辆或超1110万辆,承认在欧洲也作弊
北京时间8月24日,根据德国媒体《Automobilwoche》报道, 斯柯达相关发言人证实,2009年-2013年生产的Fabia (国内为晶锐),Roomster,Octavia(国内为明锐)和 Superb(国内为速派,此前名为昊锐) 都使用了与出问题的柴油发动机相同型号的引擎,不过车型暂时未受影响 。
位于布拉格的交通部已经开始了对斯柯达的调查,希望以此对最终的召回行动产生帮助。与此同时,西雅特方面也证实,在西班牙生产的车型装备了同样的柴油发动机与尾气排放操控技术,具体数量未知。
西班牙《El Pais报》报道,从2009年起,西雅特有50万辆车装备了这项操纵技术,而消息的来源是一位与企业有联系的内部非官方知情人士。如消息属实,大众可能涉及的问题车辆将超过1110万辆的总数。
紧接着,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德国政府周四表示,大众汽车承认在欧洲也操纵了尾气排放测试结果。
德国交通部长Alexander Dobrindt表示,大众高管向负责调查这一丑闻的委员会承认,在欧洲销售的安装1.6升和2.0升柴油发动机的车辆也受到了操纵问题的影响。
他补充称,德国政府将对其他汽车制造商生产的车辆进行抽查,以确定排放作弊情况是否仅存在于大众。
技术解读|汇率将受波及,工业面临风险
大众汽车销售占德国出口比重的近18%,是德国工业的中流砥柱。多位分析师 指出,大众的柴油车排放作弊丑闻的影响已大得不同寻常,不仅导致欧股走低,欧元也可能遭遇伤害。丑闻不仅在短期内损害外界对欧洲最大经济体德国的信心,伤 及德国产品信誉,进而将在外汇市场产生回响。
法兴银行全球策略师Kit Juckes报告称:“一个单一公司的事件成为全球市场的驱动力很不寻常,但这正是现在大众汽车身上所发生的事。”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外汇策略师 Jeremy Stretch表示,“未来此事如果的确在国际贸易方面产生实质影响,意味着欧元中期内的积极影响因素略减。”
德国《日报》网站9月22日报道称,尽管这种态度或许可以理解,但鉴于大众汽车集团问题的严重性,如此幸灾乐祸是不合时宜的。说得重些:大众汽车要是垮了,德国也就垮了。而德国要是垮了,欧洲也就垮了。
报道认为,这不只是大众汽车的危机。这起丑闻不仅损害了德国其它汽车集团的声誉,而且也破坏了整个德国工业的形象。“德国制造”这一德国工业品牌的声誉 为此蒙尘。既然连德国汽车制造工艺的旗舰品牌大众汽车和奥迪会靠作假来谋取出口业绩,那么还有哪个德国品牌值得信赖呢?
报道称,亚洲和美国的竞争对手要高兴了,德国则必须敲响警钟。因为出口工业是德国富裕的基础。出口一旦崩溃,德国就将发生社会冲突,而其严重程度会令地方上反对接收难民的游行示威活动显得微不足道。
“德国制造”一向是高质量的代名词,造假不仅要让大众为 “汽车业史上最昂贵的愚蠢行为”埋单,也向“德国制造”这块金字招牌泼去一盆污水。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教授杜登霍夫说:“‘德国制造’是质量和信任, 现在信任不再。没有人能够想象这样的规模,其对德国工业造成的损害将持续下去。这只是冰山一角。”
技术解读|政府卷入丑闻,或开展刑事调查
大众丑闻是否涉及到官商勾结也逐渐浮出水面。德国反对党绿党称,在丑闻 公之于众前,德国总理默克尔的政府就了解大众试图在排放问题上欺骗美国监管机构和 消费者,德国政府对此予以坚决否认。德国交通部长Alexander Dobrindt周三向记者表示,绿党称政府早已知悉大众的违规做法,这种指责是“完全错误的”。
但是,英国《金融时报》却爆出了完全 不同的说法:有证据表明,德国政府至少在约3个月前,就知晓大众用于检测作弊的失效保护器(defeat device)的生产和使用问题。通过失效保护器,大众的柴油车能轻松通过检测。据了解,这种设备可轻松识别出检测环境与非检测环境,从而“智能”地规避 环保部门监管。
《金融时报》还指出,事情或许还远不止于此,也远不止于大众一家公司。针对绿党近三个月前即7月28日的一项质询,德国交通部给出过书面回复,回复的内容是这样的:“联邦政府对(失效保护器)确实知情,也知道这一装置被用于识别检测的环境。”
德国交通部表示,该部门将对沃尔夫斯堡(Wolfsburg)进行一次实地调查,获取相关资料并对公司高管进行查问。
据知情人士向路透社透露,美国司法部已经对大众发起司法调查。纽约州首席检察官Eric Schneiderman表示,纽约以及其它州的检察官也正在组建调查小组,同时欧洲以及亚洲国家也将开启调查。
此外,加拿大、法国政府都表示将展开调查,其中法国能源部长赛格琳·罗亚尔(Segolene Royal)将大众本次作弊事件描述为“非常不负责任的欺骗行为……我们(的态度)将极为彻底、严厉”。
技术解读|欺骗EPA,大众是如何办到的
众所周知,要在美国市场卖新车,其中一个必要条件是按照美国环保署(EPA)的要求进行排放考核。考场大多设在车厂自己的试验室里,开卷考试。但评分标准堪称世界最难,测量方法也有严格的规定。对于符合要求的厂家提供的自查报告,EPA直接签收,只是抽查15%作为监管。
试验是在专门的转鼓试验台上进行的。打个比方,转鼓试验台就如同汽车跑步机(Rolling Road),任你如何飙车,车辆都不会发生位移。但是,转鼓可以记录汽车的行驶速度以及动力性能等指标。
汽车的尾气与一个十分复杂又精密的采样和分析系统相连。试验员按照指定的运行工况驾车(考试大纲),超过或低于标准速度都是有严格要求的。美国的乘用车和轻型卡车(含SUV)运行工况是FTP-75和UC-06,涵盖美国典型的市区道路和高速驾驶。
考试结束后,含有废气分析结果的试验报告(成绩单)将交付给EPA备案。由于美国的行驶工况出台比较早,与今天的实际情况有偏差,所以修改工况的工作一直在进行中,这是题外话。
为了应付考试拿到满意的成绩单,大众的工程师专门准备了一套标准解题方案,从降低喷油率等方面入手,降低柴油机的 燃烧温度,这样确保氮氧化物的排放达标,因为氮氧化物是空气中的氮气在发动机气缸内高温氧化的产物,降低燃烧温度或者缩短高温停留时间,都能够显著降低排放。问题是,如何判断车辆处在测试状态?
据猜测,大众是根据多种参数来进行综合判断的,如方向盘转角、车辆震动、车身周边的空气压力,这就是所谓的失 效装置(Defeat Device),也是这次“柴油门”的主角。靠做这个失效装置,大众连续八年保持排放不挂,直到今年在报批2016年车型时才被EPA戳穿。
问题在于,这个考试版在实际行驶过程中会带来性能下降,导致用户抱怨。于是,大众准备了另一个版本——实用版。 汽车一旦驶出考场,这个实际运行版立刻将喷油恢复正常,配合其他的各种标定,经济性、动力性和操控性得到了保证,至于有害排放,自然就高上去了。
由于博世是大众的燃油系统供应商,所以也被牵扯进来了。
技术解读|大众造假原因的几种猜想
大众为什么这样干?真正的原因目前还不明朗,这里只是几种猜想。
猜想一:成本受限
柴油轿车本来就贵,排放系统上如果能省一点,算上批量就是一笔大数目。
起初,大众在这款TDI 2.0升柴油机先是采用了降排效果较差但相对便宜的LNT系统,这两年才开始采用公认效率高但需添加尿素的SCR。无论哪种系统,道路实际测量氮氧化物都 会超标,只是幅度不一样——配置LNT的Jetta(国内称速腾)TDI超标高达35倍,而配置SCR的帕萨特TDI超了20倍 。
作为对比的宝马X5 xDrive 35d车型,同样配备了SCR, 在实验室和道路上都顺利通过。可以这样猜测,初期大众选用LNT是从成本的角度考虑,标定的重点放到应付考试上面,不考的部分排放太难调,于是用失效装置 来作个切换,省下了大把的欧元。近年迫于压力用上了SCR,失效装置用熟了,多模式切换变成了传统,本来可以全面优化的,也没有利用这个机会进行补救,一 错再错。
猜想二:为保住TDI的美誉
在欧美市场,大众的TDI发动机有着动力强劲、油耗经济的口碑。然而为了达到日益严苛的排放法规的要求,动力性和经济性都必须作出牺牲,这就让TDI发动机名不副实。
为了保全其名,大众不惜以失效装置来迎合消费者对性能的追捧,而把排放挤到了次要的位置,谁知弄巧成拙,酿成了一场灾难。
技术解读|谁推倒了文德恩
有消息称,文德恩下台并非美国环保局(EPA)调查的结果,而是一位叫Peter Mock的行业人士在实验中发现的端倪。
国内对该人物鲜有报道,Facebook上都难以找到他的身影。目前只有Linkedin上存有他的信息,他的简历如下图所示:
Peter Mock是一位德国科学家,现为国际清洁运输委员会的欧洲常务董事,此前曾供职于德国航空航天中心,研究方向则是未来汽车驱动技术和燃料CO2排放情景模 拟。2004年6月-2009年12月,Peter Mock曾在戴姆勒集团的环境保护署担任分析师,专门负责相关汽车产品的环境保护工作。
“其实对于这个结果我并不是特别的惊讶,我们在一年前就发现了车辆异常。”Peter Mock在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表示。早在去年5月,Peter Mock就和他的同事在欧洲对帕萨特、捷达和宝马X5三款德系车进行道路排放测试,实验中他发现大众的柴油动力车在行驶过程中会喷射有害废气。于是他萌生 了在美国做实验的想法,其目的是要表明德国的汽车在美国比欧洲更“干净”。
“当时我们还想测试一辆奔驰,但没有得到相应车型。”于 是,Peter Mock和他的同事John German 向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的替代燃料、发动机和排放中心(CAFEE)寻求合作,将车载尾气检测系统(PEMS)插入汽车排气管,让测试的三款车沿着美国西海 岸,从加州的圣地亚哥行驶到了华盛顿州的西雅图市。结果,2012款捷达的氮氧化物超标15-35倍,2013款帕萨特超标5-20倍,而同测的宝马X5 顺利通过测试。
紧接着,西弗吉尼亚大学和Peter Mock所在的国际清洁运输委员会联合向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CARB)、美国环保局(EPA)发出预警。调查数月后,2014年12月大众集团同意对 50万辆搭载作弊软件的车辆实施召回,做法是对软件进行升级以达到美国法规对氮氧化物排放的要求。然而遗憾的是,经过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CARB)的两 次检测,大众车型均未达标。检测人员仅用手持设备就发现了问题。
这些通过欧洲实验室检测的车辆之所以一直未能通过“道路测试”,其实是 因为搭载了“失效保护器(defeat device)”,而这种装置会自动检测汽车周围环境,确认是在正常行驶中还是实验室环境,从而根据不同的环境状况选择“作弊”还是“不作弊”。直到9月 3日,一直未能“通过测试“的大众集团终于向两家机构坦白了作弊一事。
技术解读|大众造假,如何收场?
目前美国市场上所有大众柴油版新车、库存问题车全部停售,包括二手车,因为排放不达标,不让上牌照。现有用户也无法转让,等待处理方案。对于车主来说,就只能自己开,价值一下子归零。下一辆车还买大众吗?比较难。
最简单的处理方法就是软件更新,这个需要重新标定、路试,直至得到EPA的批准。但是可以肯定是,车辆的动力性和经济性会显著下降,用户的满意度也会一起跳水。
要让用户满意,要么更换最新的SCR尾气处理系统,以及相应的软件;要么将所有的问题车回购或置换为汽油版,还要提供现金补偿,无论如何,大众将要付出的代价都是巨大的。
柴油门”事件的定性很容易,就是商业欺诈。
与最近发生的丰田刹车事件、高田安全气囊、通用汽车点火开关事件不同的是,大众的做法是有意的欺骗,尽管没有直接人身伤害,但对社会利益与民众健康造成了重大损失;而其他事件更多是属于设计缺陷导致的意外,主观恶意较轻,所以处罚上会有很大不同。
这也是为什么大众很快承认、道歉、并令 CEO辞职。随着调查的深入,更多的高层人员变动不足为奇。我们除了关心技术层次上的解决之道,更关心如何确定大众已经吸引了教训并不再发生类似事件?因为急功近利的“初心”,很难改正。
中国市场|大众或将全面押注中国市场,柴油车推广阻力加大
在中国市场,从最初做产品开始,到如今品牌积淀,大众先入为主的优势一直以来令其他跨国企业妒羡。这就像丰田在美国、铃木在印度一样,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
其销售业绩在中国消费者的追捧下,已经逼近400万辆大关,占整个大众集团去年的业绩超过三分之一。中国市场的表现,也帮助大众集团提前四年实现1000万辆销售目标。

但是,震动全球的大众汽车“造假”事件,不仅令这家德国著名车厂遭遇了空前的信任危机,同时也使得本来在中国就没有大范围推广的柴油乘用车前路难测。我国国四标准产业化升级并未完全实现,事实上,相比欧洲50%左右的柴油乘用车保有率,国内汽油车远比柴油车受欢迎,据称后者只有1%的保有率。
因此,大众汽车挽回声誉的同时,目前最重要的是确保中国市场的稳定与健康发展。此次,在北美市场遭受的挫折,或许将令大众汲取教训,重新审视、并更加重视中国市场和消费者。过去几年,大众在中国也发生过质量问题,对其品牌忠诚度造成不良影响,但并未像这次得到文德恩对单一市场“真诚的”致歉。
受大众造假门事件的影响,我国柴油车面临很大的市场压力。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汽车尾气中的CO、HC、NOx和PM等排放量也在近几年来继续保持增长。在如此严峻的环境污染面前、加上交通拥堵,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汽车厂商,推崇柴油车的决心都难下。相比之下,混合动力和电动车的政策环境更为宽松。
而且,尽管柴油车拥有动力强、燃油经济性不错等优点,但如果要选择SCR系统,使中重型商用车的尾气处理更清洁,就必须要强化尾气处理系统。车主的用车成本会随之提升,导致车主在购车后,自主关闭尾气处理装置。
在大众柴油车的造假事件爆发后,人们对柴油车的环保信任度可能发生质变。招商证券首席分析师汪刘胜说,未来一段时间,清洁柴油车的在华销量提升或存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