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汽车

揭秘区间测速:两点抓照咋回事

揭秘区间测速:两点抓照咋回事

新浪汽车

关注

摘要|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的高速公路都引入了“区间测速”。那么,你知道什么是“区间测速”吗,“两点抓照”又是怎么回事?

我国的高速公路测速模式正逐步由我们熟知的“定点测速”改进为“区间测速”。接下来就来跟大家聊聊关于区间测速的那些事儿。

  • 这些区间测速路段,请看清楚

    序号测速区间限速值1 G75兰海高速公路四川至重庆方向   合川收费站至草街收费站路段   小客车限时速10

    查看详情
  • 区间测速需注意 160人最后关头轰油门被拍

    上月16日至今,主城及其周边高速固定测速点累计查获超速车辆160起

    查看详情
  • 司机不超速受罚 交警:区间测速属超速

    4月1日,河南省公安厅高速交警总队公布了今年一季度在我省高速公路上违法违规车辆名单,不少司机是因为区间测速吃了罚单。

    查看详情
  • 重庆高速实行区间测速摄像头前减速无效

    区间测速是在高速公路同一路段上布设两个相邻固定测速点,以车辆通过前后两个监控点的时间来计算车辆在该路段上的平均行驶速度。

    查看详情

怎么算|区间测速是个啥?

区间测速是指在同一路段上布设两个相邻的测速点,通过测量车辆经过前后两个测速点的时间来计算车辆在该路段的平均行驶速度,并依据该路段上的限速标准判定车辆是否超速,更科学公正。

比如,某高速路段两个测速点之间的距离是120公里,该路段限速每小时120公里,车辆如果用1小时或多于1小时的时间跑完,那么其平均时速就低于120公里;如果在1小时之内跑完,那它就超速了。

区间测速系统不仅能实时监控车辆通过区间起点、终点的时速,并计算出车辆在该区间内行驶的平均速度,还能实时抓拍。车辆经过测速点时,车牌、车型甚至驾驶人的衣着、面部表情等都清晰可见。

测速效果|变换车道有用吗?

由于区间测速是通过前后两个检测点进行测速的,有些驾驶人可能会发出疑问,如果在这个区间内变换了车道,会不会影响到测速效果呢?

据了解,区间测速是通过车牌自动识别系统实现的。在前后两个测速点的监控设备均是分车道抓拍,即便车辆在行驶过程 中从最左边车道变线到最右边车道,电脑系统也可以进行自动识别比对,不会影响区间测速的结果。另外,如果车辆在测速终点前由出口离开测速路段,则不纳入测 速范围。

由于区间测速不可能将道路上的每部车均进行拍照再进行对比,据交警有关人员介绍,一般采用“两点抓照”的方法:即在第一点时,如果有车超过额定的时速,就会先拍一个照,然后在一公里后的第二个点也是进行测速,并抓拍在此点中超过额定速度的车。

如果两个点均出现同一部车,就进行时间测算,将预设的距离除以两张相片时间,就可以计算其是否存在平均时速超过额定速度。如果不是就消除,一般是通过电脑对车版的自动识别功能进行计算的。

方法|怎样安全“通关”?

首先,躲避区间测速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超速,毕竟高速公路上超速行驶安全隐患多多,所谓“十次事故九次快”也是这个道理。与其绞尽脑汁地躲避测速,不如规规矩矩开车,安全又稳妥。

其次,如果第一个拍照点不小心拍了,那么接下来,一定要将平均时速定在额定时速下,到了第二个拍照点时,只要平均时速不超过额定时速,前两张相片的时间计算出来也不会超速。

小结:有了“区间测速”真真是苦了那些把握“关键地形”的司机朋友们,不过超速驾驶毕竟是不安全的,小编劝大家以后还是规规矩矩的开车吧!

新浪汽车综合报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