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资讯

英首相访华:“旋风三日”行

英首相访华:“旋风三日”行

澎湃新闻

关注

摘要:特蕾莎表示,希望通过此次访问将中国拥有的大量经贸机遇带给英国企业。

1月31日起,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将正式开启她的中国之行。

三天行程里,梅首相将“旋风般”到访武汉、北京和上海三地。澎湃新闻从英国官方消息人士获悉,在首站武汉,梅首相将参观武汉大学,登黄鹤楼,眺望长江;在北京,她将会见中国国家领导人,并出席新一轮总理年度会晤;在上海,她还将参与中英商务论坛,与中英两国商界精英“亲密接触”。

出发前一天,当地时间29日,特蕾莎表示,此次访问会进一步加深中英两国“黄金时代”下的双边关系,希望通过此次访问将中国拥有的大量经贸机遇带给英国企业。

这也直接点明了她此行的重要目的:贸易。

根据中国商务部最新数据,2017年中英贸易额高达790.3亿美元,英国对华非金融直接投资额为15.3亿美元。截至2017年底,中国对英国非金融类投资累计有191.4亿美元。

彭博社最新消息称,将有50名商业领袖随同梅首相一同访华。

法国捷足先登?英大使:“良性竞争”

事实上,这是一场“迟到”的访问。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早在2016年9月,履新不久的特雷莎在赴华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时,就收到了正式访华的邀请。2017年2月,英国首相府唐宁街10号宣布,梅首相将于当年晚些时候访华。但直到最近,她就任首相后的首次正式访华日程才最终敲定。

对此,英国驻华大使吴百纳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解释道,自从特雷莎出席杭州峰会以来,中英双方一直在尝试尽早开启她的访华行程,但双方领导人的日程都非常繁忙,寻找一个双方都合适的时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另一方面,中英领导人也在去年的G20汉堡峰会上再次会见,所以中英双方领导人之间的沟通一直是非常畅通的。

就在中英双方继续就梅首相访华协调时,法国总统马克龙“捷足先登”,成为今年首位来访的外国元首。

在马克龙1月初访华时,英国媒体曾经报道说英国“吃醋了”,这才要着急开启梅首相的访华行程。对此,吴百纳告诉澎湃新闻,英国和法国是“良好竞争”,英方非常关注马克龙总统对华的成功访问,希望在对华关系上英法都能够取得进展。

“在这点上我们之间应该说是友好竞争的关系,而且抛开这种友好竞争不谈,重要的是保障欧洲作为一个整体,继续保持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吴百纳说,中国希望看到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而欧洲作为一个整体对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也起到重要作用。

访中部城市:展现英国教育软实力

虽然“姗姗来迟”,但特蕾莎此行仍然拥有诸多看点。和马克龙访问古都西安和北京两站相比,特蕾莎此行还在北京上海之外多加了一站——并选择了中部大城市武汉。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健对澎湃新闻分析称,从行程上看,三个城市分别代表了不同的领域,北京代表政治,上海代表经济,武汉则代表教育。

崔洪健认为,行程是双方商定的,英国希望维持自身的软实力,“把英国的优势东西拿出来,同时去提高英国的能见度。”

“从行程来看,英国一方面是在打它的优势牌,比如教育,因为现在教育已经成了英国比较大的一个产业了,尤其是中国留学生。”崔洪健说。

特蕾莎访华的首站武汉,是中国的教育重镇。她将在这里参观武汉大学。武汉与英国曼彻斯特早在1986年就成为友好城市,而随同特蕾莎访华的就有曼彻斯特大学校长。

在武汉大学,梅首相将参加“灵动青春”活动并致辞,此次活动的主题也是教育,参与者有高中学生、大学生和青年企业家。届时,梅首相将与中英青年互动。

“灵动青春”活动是由英国政府,以及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和英国旅游局在中国共同领导的一项活动,旨在激励中英两国的下一代领袖,促进两国间更深入的合作与交流。

据《长江日报》报道,武汉拥有百万大学生高素质人才资源。武汉与英国在诸多方面都在不断增强合作和交流,2016年,英国驻武汉总领事馆新馆开馆,成为国内第5个设立领事馆的城市。

上海出席论坛:与中国商界大佬互动

1月31日结束在武汉的行程后,梅首相当天还将马不停蹄赶赴北京进行下一站的访问。

崔洪健认为,在北京,中英双方将在政治层面寻求更多共识。“中英关系‘黄金时代’提出快三年了,其间,经历了脱欧这个比较大的变动,尽管习近平主席和梅首相之前见过两次,双方也确立了中英‘黄金关系’的前景,双方还需要在北京再次确认,在政治层面寻求更多共识。”

在崔洪健看来,“现在两个国家都处于关键时期,中国进入了新时代,英国面临着怎么处理脱欧以及脱欧以后的定位问题,所以我认为要重新确认双方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在政治层面要看到。”

2月1日在北京的行程结束后,当晚,特蕾莎将前往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

在上海,她将参与中英商务论坛,发表演讲,并与中国多位商界大佬进行互动。

据澎湃新闻从相关人士处了解,英国方面为此进行了精心的策划和准备,包括财务大臣哈蒙德、国际贸易大臣福克斯等人都在之前先后来华为此做铺垫。

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亚洲项目副研究员、莱顿大学区域研究助理教授王珏(Jue Wang)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特蕾莎此行目的:一是扩大贸易,签订长期自贸协定;二是稳固并扩大金融领域合作;三是这次她带领的访华团除了包含贸易商会、传统汽车工业、金融服务业,还有教育行业,以及清洁能源、生物科技、医疗行业、儿童食品这些在中国有很大发展潜力的行业。

“金融合作,以前是中英合作的一个重点。但在脱欧背景下,英国在金融方面首当其冲是受影响的。”崔洪健认为。

中国去年宣布将放宽金融业的外资投资比例限制,崔洪健认为,“其实英国也希望能够从中国的改革开放里受益。双方在这个问题上能够达到多大程度的共识也是一个问题。”

王珏认为,英国希望发挥自己在金融、法律和监管行业的优势,凭借这些优势来展开和中国的合作,比如上月在谈的伦敦-上海股市对接。王珏预计梅首相访华期间将有比较实质性的协议签署。

本文著作权归澎湃新闻以及其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新浪新闻客户端。

延伸阅读

英首相今访华 除商业代表团还有哪些看点?

中英双方政府和市场机构都有意愿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发掘更多合作机遇、拓展更广阔发展前景。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