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我们只需89万辆共享单车

新浪新闻客户端
摘要:“共享”单车的投放量要达到多少才算饱和?深圳给出的答案是89万辆。
继杭州、郑州、南京、上海之后,深圳成为第五个叫停共享单车新增投放的城市。
8月24日晚间消息,8月23日下午,深圳市交委召集市文明办、市城管局、市公安交警局、市法制办、市金融办、市市场监管委、各区政府等单位以及深圳全体共享单车企业召开全市规范管理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规范管理整治行动工作部署会。
会议指出,即日起,暂停在深圳城市公共空间新增投放共享单车;8月30日前,共享单车各企业统一配备卫星定位智能锁,向社会公开资金监管情况,对于用户违规停放的须于30分钟内完成处置,否则收车处理。

就在短短一周前(8月18日),上海市交通委于8月18日,对各共享单车企业发布的告知书,明确要求:从即日起,在上海暂停新增投放车辆,违者纳入企业征信档案。
据央视新闻报道显示,上海可供停放的单车数量在60万左右,而从各个单车企业上报的数据来看,在上海投放的单车数量突破150万台,给城市管理带来了巨大压力。
南京市交通运输局、公安局、城管局召也在本月月初召开了联席会议。会议要求,从即日起到年底前,各运营企业将暂停投放新车。杭州叫停新增单车投放,则早在一个月前。
尽管北京尚未叫停投放,但单车的停放状况也不尽如人意。本来宽阔的人行横道上堆满单车,还侵占了部分盲道。

中午12点左右7号线某地铁口停放情况
此前有人认为政府公开表态支持共享单车,或者认为官方能提供加持。然而事实已经证明了,情况并不乐观。
对于单车停放,显然是“官方来制定规则,企业严格执行,用户提高规范意识”。而重担实际落在谁身上,一望而知。
除了要压上信用之外,企业还要负担高昂的运营成本。根据此前杭州市政府提供的数据来看,搬运2.2万辆自行车的花费高达22万,也就是平均到每辆车上的运送成本接近10元。按照千分之五的比例配备下线运维人员,又是一笔高昂的人力成本支出。
显然,这是一个要有丰富资本储备才能进入的赛道。未来获胜的关键,就看在这场资金军备竞赛中,谁能拿到更多的筹码。
至于盈利预期,某单车企业员工倒是说出了实情:“主要还是服务于大众吧”。 以下为深圳市交委出台的十项要求:
一、暂停新增车辆投放。从即日起暂停在本市城市公共空间新增车辆投放。
二、全面排查投放车辆。从即日起对已投放所属车辆唯一身份标签、投放区域、车辆状态进行全面清理排查。
三、严格规范车辆停放。(一)禁止在机动车道内投放和停放车辆。(二)严格规范道路路侧带内投放和停放车辆。(三)严格规范在住宅、办公、商业、工业、医院、学校、城中村等人流密集场所投放及摆放车辆,不得占用上述场所区域的消防通道、门前两侧10米以内投放和停放车辆。企业对于用户违规停放的须于30分钟内完成处置,处置不及时的进行收车处理;对于轨道公交站点周边、主干道、人员密集的城中村等重点区域,早晚高峰期须设置专职管理员负责疏导和清理。
四、加强车辆清理。建立常态化的车辆维护机制,投放的车辆每辆车至少每2个月要进行1次检修和维护,保证运营车辆整体完好率达到95%以上。
五、配备足够管理人员。按照所投放区域投入车辆总数不低于5 的比例,配备车辆维护、维修和调度人员,对于达不到要求的企业需缩减车辆投放规模。
六、引导用户文明用车。要通过APP滚动发布文明骑行宣传公告,采取有力措施规范和引导用户文明骑行和停放,对存在违规行为的用户采取提高用车费用、停用等多种措施。
七、严格押金管理。于8月30日前通过APP向社会公开注册地开立用户押金、预付资金专用账户以及合作银行对资金的监管情况。
八、加强企业数据信息共享。积极配合将车辆运行信息接入政府监管平台。
九、建立应急机制。8月30日前制定应对自然灾害(如台风、暴雨)、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等应急预案,要在节假日或重大安保活动期间,对车辆投放及突发事件及时进行现场处理。
十、完善用户服务保障:要求企业为用户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和第三者责任险,并在8月30日前通过APP向用户公布保险内容和理赔事项;保证全天24小时热线服务,在接到投诉的2小时内处置投诉和相关问题。
本文著作权归虎嗅网(公众号:huxiu_com)以及其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新浪新闻客户端联系。
微博热议——
@中国新闻周刊:
在上海静安区某违停非机动车堆放现场,上万俩共享单车被堆放的密密麻麻,野生植物无人打扰随意生长,从空中俯瞰场面壮观。据介绍,静安区从今年1月开始清理辖区内违规停放的非机动车,统一收集运送至该停车场,并通知各家单车企业前来交涉,但至今未有任何一家企业前来领取,后续处置面临困难。
@陳辞cy(评论员):
有没有觉得跟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一样,资本家就算把牛奶倒在河里,把牛羊活埋,也不会给饱受饥饿的人吃。现在的经济是不是有些像呢?贫穷地区的人,哪里买得起一辆自行车?
@asulike12(网友):
共享单车就是资本家洗钱圈钱的工具。明知市场不需要这么多,还一个劲生产。不过好处是救活了一大堆半死不活的国营自行车厂。
@戚戚小小娇儿号(网友):
有的地方缺单车,有的地方泛滥……
延伸阅读
上海不再允许共享单车新投放
当前共享自行车企业为抢占市场份额,急进投放,疏于线下运维管理。
最近各地开始陆续控制共享单车的投放,你觉得合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