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资讯

共享充电宝爆火背后的逻辑

共享充电宝爆火背后的逻辑

中国企业家杂志

关注

摘要:王思聪和陈欧针锋相对各执一词,为共享充电宝开撕,将它再次推上风口浪尖。

文|陈贝蕾

5月5日凌晨5点06分,王思聪在朋友圈发文表示:“共享充电宝要是能成,我吃翔,立帖为证。”

王思聪的这一举动瞬间引燃公众情绪,这条朋友圈截图也很快登上了微博热搜,引发网友大量讨论。

王思聪怼共享充电宝:能成我吃翔

有网友暗指,王思聪此次怒批共享充电宝的行为针对的是聚美优品创始人兼CEO陈欧,原因是当日凌晨充电宝租赁品牌“街电”(深圳街电科技有限公司)获得 了3 亿元人民币的融资,而这笔投资由美妆电商平台聚美优品注入。

据悉,聚美优品注入的这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其充电宝、机柜等产品线的生产铺设以及下一代产品的研发。此次战略投资后,陈欧将出任“街电”董事长,这也是聚美优品的历来投资中,唯一一个由CEO亲自坐镇的项目。

目前,聚美优品已拥有街电科技将近六成的股份。陈欧对媒体透露:“聚美优品对该项目的投资不设上限,并且会投入大量战略资源,相信街电在获得聚美这样的投资之后能够快速扩张。”

王思聪事件发生后,陈欧也在微博上快速做出反应:

王思聪和陈欧针锋相对,各执一词,为共享充电宝开撕,将这一资本新宠再次推上风口浪尖。

剑拔弩张

共享充电宝是当下的一个风口。据不完全统计,仅2017年4月,被披露的共享充电宝融资案例便有9例,融资额从数百万元到亿元级别不等。详见下图:

事实上,一个多月前,共享充电领域的几家代表性公司及其背后资本已经剑拔弩张。3月30日,深圳来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来电科技)就将深圳街电科技有限公司和湖南海翼电子商务股份公司告上了法庭,理由是专利侵权,涉及的专利前后共计6项。

3月31日,智能化无线充电设备“小电”宣布获得数千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由金沙江创投和王刚领投,德同资本、招银国际、盈动资本等机构跟投;4月初,街电科技也获得亿元级A轮融资,IDG资本、欣旺达参与领投;4月5日,来电科技获得2000万美元A轮融资,由SIG和红点中国领投;同日,移动电源租赁项目魔宝电源也宣布获得数百万元天使轮投资。

获得注资后,来电科技创始人袁炳松更豪言:“要在3个月内烧光1亿元。”详情回顾:共享充电宝火了。这家创业公司准备舍命狂奔,创始人要在三个月花光一个亿。

业内专家表示,未来3至6个月,将是共享充电宝市场竞争的分水岭,行业洗牌加剧,大部分中小型企业将被淘汰出局。

市面上的共享充电宝从使用场景来分,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

一是移动模式下的移动共享,代表是“来电科技”,主攻大场景:人和充电设备都是可以移动的,比如从A地借充电宝到B地还,主攻大场景大设备,包括商场、高铁、火车站、机场、景点、医院等人流量大的地方,一台单机设备可放几十个充电宝。

二是固定场景下的移动共享,代表是“街电科技”,主攻小场景:人在A点附近活动时,有借充电宝的需求,可以从一个没那么大的机柜里付押金后借出。主攻小型柜台,场景包括餐厅、咖啡馆、酒吧等,一般单柜有6个或12个充电宝。

三是固定场景下的固定共享,代表是“小电”,主打的是每一张桌面:线机一体,桌面上有共享充电宝时,不需要交付押金,扫码付费后就可以直接充电。

狂冲背后的隐忧

在上述三种场景下,共享充电宝的操作流程、缴费方法和归还方式都大同小异,并没有很强的壁垒。由于产品门槛不高,快速跑马圈地成了所有行业从业者的共识。来电科技创始人袁炳松上月对媒体说:“去年我们制定的目标是百城万点,这种情况下我是可以挣到钱的,但现在行业突然起风了,更多的玩家涌了进来,资本跟我说这目标定得太低了,于是我们现在的目标改成了百城十万点,2019年上半年达到百城百万点,先跑马圈地扩大规模。”

在资本市场的驱动下,行业创始人要想尽快保住自己的地位,需要的不是小步快跑,而是火箭式的狂冲。

近期曝光的iphone8即将采用“无线充电”技术的消息,又给壁垒不高的共享充电宝带来了很大麻烦,让共享充电宝行业面临尴尬。除此之外,三星、索尼、摩托罗拉等企业也都在研发无线充电技术,整个行业面临着迫在眉睫的技术革新风险。

此外,共享充电宝的安全问题也令人担忧。据中国信息产业网称,如果共享充电宝内部被别有用心的人做过手脚,加上特制的芯片,它就会在手机接入充电宝的一瞬间将木马程序传到手机后台,不法分子就可以控制这部手机,包括查看相册、通话记录以及安装各种未加密的手机App,甚至接收验证信息。而不法分子改造一个这样的充电宝,成本不到300元。

具有私密性的手机如何避免信息泄露?共享充电宝领域如何健康发展?这些恐怕也是各路资本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

本文著作权归中国企业家杂志及其作者陈贝蕾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新浪新闻客户端。

延伸阅读

VC圈新风口:“共享”充电宝

下一阶段充电宝企业的竞争重点在于,如何抢占到更多的线下场景。

查看详情

微博热议——

@来去之间(微博CEO):

感觉还是有点戏的,一个市场,80%的存量都是闲置,理论上用租用更有效率。充电宝算一个,而且租金几乎等于成本。

@于小洋是少年啦(自媒体):

看到陈欧和王思聪为共享充电宝能不能成在撕。其实大家何必靠“因为所以但是而且”呢?建个模算一算不久可以了么?这个商业模式大致判断一下的建模实际上是不难的。就充电宝有没有未来,是可以尝试建立一个模型去分析它——正如之前建立模型分析“公共车位置信息分享”能不能成为一个商业模式一样。

@专业戳轮胎熊律师(自媒体):

其实我倒是真的不看好这个项目,未来只要电池技术一革新,使用时间能超过8小时,谁还带充电宝……而电池技术不可能没人研发。

@李亮(自媒体):

还是有点机会的吧,1,存量移动电源闲置率太高,2,快充普及更是促进买向租转移更有效 3,商业上可能不在租用本身,4,市场看不清时可能就有机会。

@电商运营小王子(微博网友):

陈欧这下应该感谢王思聪,免费给聚美和街电打了个广告。共享充电宝前期10天融资3个亿,聚美3亿收购街电,陈欧担纲董事长准备大干一场。先不说能否成功,共享经济给大家带来的便利有目共睹。我支持这些人的探索和努力,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更好的服务和体验。为每一位创业者加油喝彩。

你看好共享充电宝的发展么?为什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