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中国新闻网
摘要:物理学家赵忠贤、获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中新社北京1月9日电(记者 张素)中共中央、国务院1月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忠贤,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共同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每人奖金500万元人民币,自2000年正式设立至今,已有27位科学家获奖。
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这三大奖共评选出279个获奖项目,另外,还有5名外籍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延伸阅读
屠呦呦45年后终获中国最高科学奖励
86岁的屠呦呦今天终于获得了中国科学界的最高荣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经学科专业评审组、评审委员会和奖励委员会三级评审,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名最高奖获奖人、279个项目、5名外籍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其中: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分别授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赵忠贤院士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屠呦呦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奖共42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6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63项。 国家科学进步奖171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20项(含创新团队3项),二等奖149项。 此外,还有5名外籍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赵忠贤

资料图:赵忠贤 图片来源:新华社
赵忠贤生于1941年,辽宁新民人,中国高温超导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坚持高温超导研究已有40余年。
超导研究史长达百余年,其间高温超导有两次重大突破,赵忠贤及其合作者都取得重要成果。分别是:1987年独立发现液氮温区高温超导体,2008年以后发现系列50K(K:开氏温度,0K为273.15摄氏度)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并创造55K纪录。
赵忠贤曾在1987年获得第三世界科学院物理奖,1989年因“液氮温区氧化物超导电性的发现”获国家自然科学奖集体一等奖(排名第一),又在2013年因“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质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屠呦呦

当地时间2015年12月10日,瑞典斯德哥尔摩,屠呦呦出席诺贝尔颁奖礼。
屠呦呦生于1930年,浙江宁波人,她从中医古籍中得到启迪,改变青蒿传统提取工艺,创建低温提取青蒿抗疟有效部位的方法成为发现青蒿素的关键性突破。
屠呦呦及其团队最先从青蒿抗疟有效部位中分离得到抗疟有效单一成分“青蒿素”,按照国家药品新规,将青蒿素开发为中国实施新药审批办法以来第一个新药。
世界卫生组织从20世纪90年代起推荐以青蒿素类为主的复合疗法(ACT)作为治疗疟疾的首选方案,现已为全球疟疾流行地区所广泛使用。据世卫组织《2015年世界疟疾报告》,由于采取包括ACT治疗在内的有效防治措施,2000-2015年间全球疟疾发病率、死亡率分别下降37%和60%,约挽救了590万名儿童的生命。
屠呦呦及其团队获得多项国内外重要奖励,比如1979年“抗疟新药青蒿素”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2011年获美国拉斯科临床医学奖,2015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这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首次授予女性科学家。
他们是中国科学事业的领路人,是社会进步的开拓者。他们用尽毕生的精力,只为推动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
一个国家的强大不是靠大嗓门,也不是靠拼数量,更不仅凭一腔爱国热血……更重要的是有一支先进的科研队伍,研发出领先于国际的技术!
两位科学家获此荣誉实至名归,他们是民族的骄傲,是国之瑰宝!
希望我们的科研事业能再上一个台阶,也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为科研工作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历届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

对于屠呦呦的获奖,微博上有不少点赞:
中科大教师 @中科大胡不归:
赵忠贤、屠呦呦获2016最高科技奖。单就科学价值而言,赵忠贤的成果是对诺奖成果的改进,屠呦呦的成果是完全原创,后者更高。屠呦呦不是院士,反映出院士制度存在明显的问题。
@央视新闻:
此次得奖,她成为第一位获得国家科技奖励大会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女科学家。曾很多人劝她放弃,但她一直坚持,甚至为科研把小女儿送去寄养。她亲自试药,直到现在依然做着青蒿素的研究。在屠呦呦的字典里,只有坚持,没有放弃。
编辑 @许林2009:
屠呦呦的大奖虽然来得晚了点,但还是来了。大贺!
@南方周末:
毫无疑问,自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后,会有更多的中国人拿到自然科学类的诺贝尔奖。更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押宝几位热门人选是否以及在何时获奖,而是中国是否会源源不断地出现这样的人。这样才有可能让获诺奖变得常态化。另一个有趣的问题是,有人提出,儒家文化影响了科学创新,中庸之道不太允许标新立异。那些新近归国或刚刚打定主意归国的年轻科学家,在一个东方环境中会有怎样的遭遇,取得怎样的成绩,确实是有待观察的问题。
微博自媒体 @Captain波:
有一说一。屠呦呦的成功,是现代医学的胜利,而绝不是中医的胜利。
本文综合自中新社、财经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新浪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