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媒体称中国雾霾影响韩国

环球网
摘要:环球网:这一次,韩国终于承认有东西不是他们家的了。
近日,韩国首尔等多地质疑受中国牵连,遭遇严重雾霾。有韩国媒体称,来自中国的雾霾,“折磨”着韩国民众的呼吸器官。

韩国首尔市中心的龙山区,近日持续灰蒙蒙。
我们来看韩国媒体是怎么说的:
朝鲜日报:来自中国的雾霾流入韩国的原因在于冬季主要刮西北风。随着天气变冷,中国火力电厂的开工率增高,加上韩国大气不能顺畅循环,这都让空气状况恶化。
韩联社:从韩国一些研究机构的调查看,不排除周边国家的雾霾对韩国产生一定程度影响。首尔市政府引用的2011年韩国安阳大学和水原大学联合研究报告显示,2011年首尔市PM2.5的污染总量中,来自周边国家的污染占49%。
所以,这个锅该我们来背?

不过,对于韩国媒体的这种说法,韩国官员的表态就客观得多。
韩国环境部国立环境科学院预报员申东浩(音)表示,现在北京几乎没有风或吹些许东风,因此雾霾不太可能吹到朝鲜半岛,受中国雾霾的影响而在韩国出现可吸入颗粒物的概率非常小。
韩国《中央日报》报道中也提到,中国的雾霾几乎不会对朝鲜半岛产生影响,北京的大气呈现停滞状况,雾霾不扩散。
不管韩国的雾霾是不是来自中国,咱自己地盘上的雾霾到今天还没散去却是不争的事实。旷日持久的霾伏下,谁都无法置身事外,朋友圈里有抱怨的、反思的、分析的、呼吁的、建言献策的……雾霾正在穿越时空,蔓延至大家的内心。

治理雾霾需要打持久战,这已经成为共识。既然不好“治”,“防”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对孩子们。有人提出: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能在防霾治霾具体措施上优先考虑孩子,作出统一安排。

就在前天,一封《关于呼吁北京市教委统一安装新风系统的提议》引发广泛关注。昨天,好消息传来,北京市教委已部署中小学、幼儿园安装空气净化设备试点工作,要求各区充分听取专家意见,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市级财政将给予补贴。
微博热议——
@共青团中央
人在家中坐,锅从韩媒来
@博联社马晓霖(媒体人)
【韩国雾霾】中国的文化遗产你们抢注,雾霾你们不抢了?算盘打得精啊!
@权倾(网友)
这种东西怎么不去申请文化遗产了
@你走失的as(网友)
你中国爸爸给你送温暖来了 怎么 吸一口草莓味的霾敢吗
@魑魅落鸾(网友)
日常任务:四面八方的锅(1/1)
@舍边柳(网友)
啥锅都往这甩 啥好的都抢 看你们不但总统演女一 举国都能演女二
@和暖的火(网友)
应该是韩国唯一一次不跟中国人争产地的声明。
@青岛记(本地资讯博主)
不以为耻…
@驴耳同消万古愁(网友)
实事求是的报道,新闻最好别加自己的看法,这样容易左右群众,还有就是最讨厌没脑子的小粉红。
延伸阅读——
如何辨识“小粉红”
来源:博客天下
如果要和“小粉红”们打交道,最好学会使用网络黑话和表情包,对耽美文化表示宽容乃至欣赏也是加分项。但有一条底线万不可践踏:不要轻易批评指责政府和国家。
文 / 刘竹溪
编辑 / 王波
2016年,互联网舆论场中崛起了一些新的群体,其中最有代表意义的,当数“小粉红”。“数量庞大的‘小粉红’凝聚在一批共青团系统官方微博周围”,“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对体制的捍卫。”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近期发布的报告《“小粉红”群体是如何崛起的》里这样描述。
小粉红到底是什么人?人民网选取的统计样本是2016年第三季度共青团系统关注度最高的三个微博账号当年新增的29.6万粉丝。据统计,这些网友58%出生于1992-1998年之间,近六成是女性,绝大多数生活在二三四线及以下城市,各省份中以山东人数最多。
人民网对“小粉红”的这种分法,标准不无道理,但过于简单粗暴。
“小粉红”的名字源自著名言情类文学网站晋江文学城,晋江论坛的页面背景是粉红色,所以论坛用户又被称作“小粉红”。十几年前,上网的女性十分罕见,甚至被称为“恐龙”,而晋江用户九成以上是女性。这些用户的共同爱好除了传统意义的言情小说外,也有因为女性自主意识觉醒而来的“耽美文学”。
晋江上的作品经常涉及同性恋、历史人物、性描写等内容而被责令整改,因此,早期的“小粉红”们大都小心翼翼地和政治保持距离。
但随着晋江用户的迭代,更低龄的网友出现了。这些人出生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之后,恰逢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对国家模式和发展道理认同度更高,民族和国家自豪感分外强烈,并且“乐于在网络中传播正能量”。
重要的分水岭是2008年。这一年先后发生了南方冰灾、西藏骚乱、奥运圣火被抢、汶川地震等事件。新一代网友和1999年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事件中的中国青年一样愤怒,决心站出来“保卫国家”。漫画编剧“风息神泪”就在这一年完成了从不问时事的“死宅”到“小粉红”意见领袖的成长过程,后来写出了被很多“小粉红”引用的金句——“愿我有生之年,得见您君临天下”。
以男性用户居多的“反CNN”就在此时上线,后来转为四月网。但由于晋江的孤立主义传统,新生代“小粉红”发现,即使自己想要为体制辩护,相关文章在晋江论坛也很难发布,因此这些关注政治话题的新生代最终分裂出去,成立了“凤仪美食论坛”。
直到2015年,微博知名网友、人称“特师”的大咕咕咕鸡在微博跟人吵架时把对方称为“小粉红”,这个词在社交网络上的内涵,正式从“晋江文学城的(女性)用户”变成了“拥护体制且愿意为之辩护的青年女网友”。
如果按照这个定义,那么“小粉红”群体还是有一些共性:
-
喜欢耽美文学,尤其是汉族历史人物题材,并且热衷于“掐CP”。比如“刘卫”就是虚构的汉武帝刘彻和卫青的同性感情关系。
-
喜欢把国家、民族进行“拟人化”,配对成“国家CP”,这个传统滥觞来自日本漫画/动画《黑塔利亚》。在对本国的历史、社会进行描述时,通常也会用亲缘关系进行比拟,例如“儿不嫌母丑”。
-
语言风格和词汇一定程度上受到日本文化影响,喜欢引用令人热血沸腾的动漫台词,最典型的如“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银河英雄传说》)、“愿我有生之年,得见您君临天下”(《黑塔利亚同人·为龙》)。
-
从《那年那兔》中学习历史知识。
-
使用小圈子语言,比如用“种花家”、“兔子”代指中国。
-
喜欢日韩欧美明星,但同时认同“国家面前无偶像”。
-
大量使用表情包,离开表情包就不会说话。
-
对中国文化的优越性高度自信,认为仅仅依靠中餐便可以征服世界。
-
认为对体制的批评是谣言和阴谋,所以往往会去举报相关言论。
-
同样会用举报的武器去对付自己不喜欢的文艺作品。
当然,拥有这些特征中的一项或者几项并不就意味着这个人是“小粉红”,“小粉红”也并不像名字所暗示的那样全是女性,这个群体更多是随着时代更迭产生的,而非性别。
如果要和“小粉红”们打交道,最好学会使用网络黑话和表情包,对耽美文化表示宽容乃至欣赏也是加分项。但有一条底线万不可践踏:不要轻易批评指责政府和国家。
“小粉红”的爱好
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统计,共青团系统这批生于1992-1998年的粉丝,微博兴趣标签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为搞笑(9.04%)、幽默(8.98%)、旅游(8.84%)、音乐(7.30%)和明星(5.59%),总体爱好偏娱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