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一半家庭无生育二孩意愿

新浪看点
摘要:生育二孩给女性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间的关系带来巨大挑战。
全国妇联今天发布了“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对家庭教育的影响”调查报告,这个报告经过对全国十个省市21个市区,0-15岁的上万名儿童父母进行的调查,反映了他们选择生育二孩的意愿需求。
报告显示,有53.3%的一孩家庭没有生育二孩的意愿。在发达省份、城市地区、高学历的受访者中有60%以上的家庭不愿意生育二孩。生育二孩给女性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间的关系带来巨大挑战。调查发现,教育、医疗、卫生、生活环境等这四项公共服务资源状况,是影响生育二孩决策的重要因素。另外,北京地区和城市地区的父母有70%以上的认为:母亲的精力、家庭社会经济状况、孩子上幼儿园以前是否有人帮助照料也是育龄家庭首要考虑的问题。而家庭快乐与完整、陪伴第一个孩子和儿女双全,是家庭父母生育二孩主要动机。
加强推动完善儿童托育等相关公共服务政策
二孩家庭教育、抚养现状调查显示:六成以上的家庭,在孩子上幼儿园前是由祖辈帮助带养,而近八成的父母表示与祖辈的教育观念不一致。约三分之一的家长愿意在孩子2岁前,将其送入托幼机构,超六成家长选择在孩子2-3岁时送入幼托机构。有了二孩后,第一个孩子表现最为突出的问题是:依赖性强、乱发脾气、情绪变化迅速、不太与人亲近交流。超过50%的二孩家庭对于两个孩子养育存在新的困惑,希望获得多渠道多样化的家庭教育指导;中西部省份、初中以下学历、农村儿童和流动儿童父母的教育观念和方法相对欠缺的问题也将进一步突出。专家提出,面对“十三五”期间可能出现的集中生育周期,要实现全面二孩政策的预期目标,仅仅调整生育政策远远不够,还需要完善相关公共服务政策,特别是建立灵活普惠的托育公共服务体制,才能真正解决家庭和妇女的后顾之忧。(央视记者 田晓佩)

资料图:中国老年人。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早前报道:外媒称中国“生育荒”加速老龄化 人口结构矛盾突出
境外媒体称,尽管中国已经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但持续数十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已经结出了果实。对于经济增长而言,不利的人口结构还在持续。
生育率全球最低敲警钟
据俄罗斯卫星网11月28日报道,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的总和生育率仅为1.05,而这个数据比必要的人口更替生育率低两倍,《人民日报》称这意味着中国生育水平是全球最低。
报道称,目前,中国已经敲起警钟,寻找改善国家人口状况的方法。不然的话,中国将面临困难时期。传统上,中国孩子在赡养老人方面作用极高,如果是一个孩子,那么他们可能经受养老和照顾自己家庭的双重负担。2011年中国进入人口高峰,2012年,历史上首次出现缺乏345万劳动力的情况。据官方预测,到2035年,有劳动能力人口数量将缩减11%,而退休人员数量却要增加14%。
另据香港《东方日报》网站11月28日报道,内地人口老化、劳动力下降等人口结构转变逐渐显现,但专家预测,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或将使中国总人口规模的峰值延后3年左右,于2028年前后出现,达到14.5亿人。
国家卫计委副主任王培安表示,内地劳动年龄人口规模虽然下降,但是经济活动人口和就业人口的数量仍然持续增长,劳动力供给并没有减少。他指出,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处于人口发展深度转型期,要重点研究如何化解人口总量与结构矛盾,如何保持适度生育水平,如何创建生育友好的制度环境,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二孩政策”影响甚微 年轻人追求前途
俄罗斯《生意人报》记者米哈伊尔·克洛斯基科夫指出,2016年1月1日,中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但此措施对生育数量几乎没有什么影响,而类似发达国家的因素却在起相反作用:年轻人追求前途、孩子教育成本高、不想让自己承担责任。
他称,中国人口问题威胁经济计划,商品和服务消费积极的青年人数量减少,将给中国领导人提出的从“出口型经济”向“内需型经济”转换政策造成阻力。可以期待中国最近几年内取消家庭规划中的其他限制,同时,中国医疗服务市场将暴涨,此市场对于不断增长的退休阶层和决定生育的人来说都是重要的。
他表示,如果人口减少势头得不到控制,那么主要的能源消费量也将下降,这也将对俄罗斯对华出口造成负面影响。
未婚女性面临生育难题
另据德国之声电台网站11月28日报道,中国的单身女性不仅被冠以“剩女”的外号,也没有生育的权力。虽然北京全面放开二孩,但那些希望借助辅助生殖技术生孩子的同性恋群体仍然无计可施。
中国计生委规定,只有已婚妇女提供结婚证和出生许可才能生孩子。有活动人士表示,社会普遍的传统观念只接受一男一女两人组的一对夫妻。从这个角度出发,没有其他婚姻形式的存在。活动人士还指出,婚前性行为依然在社会上受到歧视,在这个背景下,对许多人来说,婚前生育是一个更为敏感的话题。
俄罗斯卫星网记者米哈伊尔·克洛斯基科夫称,目前,在中国大多数省份,未婚生育的女子需要缴纳数额不等的罚款。另外,体外受精问题也不乐观,如果男女双方未结婚,那么在中国要做这件事情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他们不得不去泰国或者美国。
但对于不那么富有的单身女性马女士来说,未来仍然相当严峻。她表示:“我不能去其他的国家,我也非常确定未来不会和一名男子结婚,因为我是同性恋,我没有机会有一个自己的孩子。”
微博热议——
@曹景行(时评人)
尽快全面开放生育,不然中国会步日本后尘人口萎缩。今年日本出生人口首次低于一百万,为有统计一百多年来首次,原因是育龄妇女人口减少。今年也是日本死亡人口超过出生的第十年,首次达三十万!
@梁建章-关注人口问题(学者)
全面二孩政策后,2016年和2017年将是出生高峰,但出生人口很难超过2000万。从2018年开始,出生人口将下降。一是因为堆积生育效应弱化;二是未来十年育龄高峰期的妇女数量会锐减约40%
@悲天人(网友)
这调查有误导,自欺欺人,一是只调查城区不包括农村,二是选取0-15岁的一孩家庭,通常有十几岁一孩的家庭当然心有余力不足,少意愿要二孩,只凭空加大分母,如果统计0-5岁的一孩家庭,相信数据会有很大不同,生二孩意愿应该在80以上。
@吴主任 (财经自媒体)
彻底放开也挡不住下滑,然而有些地方人们还在被计生委骚扰。
@糯米小黛(网友)
妇联你多管管提高妇女权益,权益有保障了自然有人愿意生。否则你当人家是下猪崽么
@DrDilxat(网友)
数据显示全国有46.7%的一孩家庭有生育二孩的意愿,A股二孩概念即将起飞,医疗板块或将收益(就看你怎么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