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槽点和饕餮一样多?

头条文章
摘要:《长城》毁于参半,网友口水激战:张艺谋已死还是景甜魔咒太难破?
张艺谋新片《长城》上映了。

写这篇文章前我真是绞尽了脑汁啊……关于张艺谋,大家还有什么没说过?赞的,批的,好像全都说尽了。关于张艺谋的电影,有哪一部我们没有拿着放大镜仔细研究?找不到了。
不光是赞美张艺谋说不出新鲜话,批评他的照样都在老生常谈。所以这样一个从头到脚都被研究得透彻的大导演,新片实在是难写。

要想说出点新的东西,除非张艺谋哪天完全颠覆了自己,拍一部面目全非的电影出来,这可能吗?
曾经以为不可能,但看完《长城》发现,尽管美学上张艺谋不可能突破和超越巅峰的自我,但在某些局部层面,他这次确实颠覆了自己。

《长城》不就是一部打怪兽的爆米花商业片吗?我知道你不信,听我慢慢解释。
张艺谋生涯前期和中期的绝大多数作品,从作品接受的角度来说,有一个始终贯穿的主旨,那就是如何处理东方和西方的关系。
他的做法已经为我们熟知,尽管这也曾招致了无穷的批评:他在作品中(向西方人)呈阅经过改造的东方文化,让国际影坛承认了中国新浪潮电影的崛起。
在曾经的这个东西方权力关系中,我不想用老掉牙的「迎合」说法,但总之张艺谋的东方美学是处于一种被欣赏和被认可的地位。

《英雄》(2002)
这种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张艺谋执导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这场让西方人盛赞不已的盛会,将过去的「呈阅」转化为了「展示」甚至「炫耀」,相应地,张艺谋所处的权力天平渐渐上升。
到了《长城》又有了一个重大的变化。这部电影讲的是,东方如何「调教」西方,最终达到世界的大和谐,东方在和西方的权力关系中隐隐然处于优势的地位,这肯定是张艺谋创作中前所未见的重大姿态突变。
这种「调教」关系,绝非偶然地体现在戏外和戏里两个层面,并理所当然地成为我们所处的真实世界的投射。

先说戏外,也就是电影制作的层面。
本片投资高达1.5亿美金,由好莱坞主投,其中五名编剧均来自好莱坞。但导演是中国人,演员阵容也以中国为主,整个故事也完全发生在中国。

张艺谋不是在美国生活几十年的李安,他也从来没在好莱坞长期工作过,他怎么驾驭这个陌生的电影制作体系?
这事在二十年前,恐怕张艺谋想都不敢想,但现在他获得了这样的机会,调用全球化背景的资金和资源,制作一部跨文化题材的电影。
这事到底是文化引入还是文化输出已经说不清了,肯定双方面都有吧。这类电影从来都是产业意义高于艺术意义的,《英雄》如此,《寻龙诀》也是如此,说白了,这样一部电影就相当是于一座军校,所有人都先把学费交了再说。

《寻龙诀》(2015)
若干年后,喜欢这部电影的观众未必还有多少,但这部电影的出现终究是让电影产业整体变得更好了一点。
再说戏里,也就是电影剧情的层面。

故事讲白人雇佣兵不远千里来到中国盗取火药,后来逐渐被中国人互相信任、同仇敌忾(打怪兽)的精神感动,从一个独善其身、为生计奔波的利己主义者变成一个拥有更高追求(团结合作拯救世界)的英雄。
在这个故事中,主角设定为白人除了戏外的票房考虑之外,他更大的功能是成为文化输出的接受方。说白了,要让你们西方看到我们中国的伟大。通过描写雇佣兵主角从初入中国的不理解到逐渐认识中国,再到跟中国人达成共识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心理变化,影片展示了文化接受的全过程。
张艺谋在接受采访时说,他希望能借这部电影向世人展现更多的中国文化信息,那么,这部影片中的文化信息到底有哪些呢?
可以说包含两方面,即物质和精神。
物质上的文化信息像中国古代各种先进发明,火药、孔明灯、热气球、长城的精巧防御措施、战争器械、独特的战术发明等。

而「窃取火药」的故事动机也将东西方的对局设在了一个不平衡的起点上——中华文明比西方更先进,所以西方人才想来窃取。

除了物质方面,影片还处处都在向西方人展示中国人的精神文化和心灵世界,并且不惜把东西方的文化略微简化,并相互对立起来。被肯定的是中国人相互信任、团队协作的伟大精神,否定的则是那一小撮西方人只为自己牟取私利的贪婪。
来自欧洲的雇佣兵威廉(主角)和佩罗一生都在为生计和金钱而战,景甜饰演的林将军曾经问威廉,你为多少势力战斗过?威廉回答了一连串势力。林将军说,那我们不一样,我们只为一面旗帜而战。高下立判。

这便是虚构的历史上中国和西方相遇时发生的碰撞:一边是西方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自由逐利的西方个体,另一边是为信念而战的东方集体主义精神。我们很清楚,这并不是历史上他们倘若真的相遇会发生的情况,这就是某种主观的、现代的意识的投射。
当然,我天朝上国的道德教化润物细无声,最终所有人不管来自哪里,都达成了生命的大和谐。

在一系列事件的触发下,威廉逐渐被中国人团结互助的精神所打动,放弃了带走火药逃回欧洲的机会,加入了中国部队共同抵抗怪兽。到最后,林将军跟威廉说,我以为我们不一样,其实我们是一样的。
这个结局想表达的意涵就是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四个字:天下大同。
而对贪婪的否定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怪兽。本片的怪兽取于山海经中的饕餮,是贪婪之兽。由于远古时期人类的贪婪触动了天神,于是天神降下饕餮残害人间。也就是说,整个故事都是在跟人类的贪婪作战。

饕餮
此外,窃取火药也是贪婪的表现。与威廉同行的佩罗和二十五年前来中国窃取火药的巴拉德都因贪婪而未能得逞。而火药本身不光是中华物质文明的代表物,同时也是毁灭之物。威廉第一次见到火药的威力之后,林将军告诉他,这是种非常可怕的东西,不能随意使用。人类对于极致的追求必然会毁灭自身。

表现东西方关系的电影这几年开始多了起来,成龙的《天将雄师》也是一个差不多的故事。讲汉朝将军如何同罗马军人化敌为友,谱写一曲佳话。不过成龙过于说教的老毛病让影片用意显得过于急迫和刻意,并不如张艺谋考虑得周全。

《长城》对东西方关系的这种安排,当然不是张艺谋个人思想出现了突变。归根结底那句话:什么时代就有什么样的电影。
所以,八十年代出了《红高粱》,2016年出了《长城》。
本文著作权归虹膜(id:IrisMagazine)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新浪新闻客户端。
微博热议:
@木卫二 (影评人)
一群志在中华料理的吃货,试图从外部翻墙的惨烈故事。电影里外,景甜的背景都是本世纪之谜。从选角开始,电影就呈现了崩坏之势,最终炸裂于九层妖塔。中国大鼓跳水射箭焰火孔明灯队的节目单拉得很漂亮,张艺谋也从大红大绿彻底进化到了五颜六色,余生可借【印象·怪兽】大型文艺团体操表演走向世界。
@马钺(媒体人)
《长城》上映了,这是之前我的预测:即使张艺谋把自己漂白成一张白纸,我也不相信他能把《长城》里宣传的各种元素捏起来,赋予灵魂。怪兽、鹿晗、TFBOYS、马特达蒙、景甜,这些完全和人们熟悉的张艺谋电影格格不入的东西,由他组合起来,不会变成哪吒,多半是个杀死父亲的弗兰肯斯坦。
@嘟嘟熊之父 (影评人)
张艺谋老师真Cult!想象他一边剪片子一边哼着小曲儿:这白里透着红啊,红里透着黑,黑不溜啾,绿了叭叽,蓝哇哇的,紫不溜啾,粉嘟噜的透着那个美!
@老晃微博 (媒体人)
看了长城,这电影怎么说呢,它本身就是头怪兽。说它是爆米花电影的人,不太尊重爆米花。爱景甜的可以去看。
@奥巴马儿跑得快(影评人)
国师最惨烈的一次滑铁卢,此片宣告国内旧的大导演时代要过去了,大导们开始玩特效玩大牌玩屎一样的剧本……国师扑街,期待新人的崛起。
@乐山小佛 (影评人)
很好,张艺谋这次终于卸下他过往的艺术家包袱了,华丽转身,与以前的自己彻底说再见。
@二月鸟语(网友)
一场缩减版的奥运会开幕式。亮点是张艺谋用饕餮影射片中的高片酬无演技演员,他用惯用的人海战术勾兑出一部毫无新意的“景甜奥特曼”打小怪兽片。留给影迷讨论的只有女主角的身世背景。一个商业片、灾难片!居然不好好讲故事!你们知道魔兽世界咋赔的?长城就是下一个。不知道张艺谋为啥要接这个活儿!